-
阅读客户端:
爱阅读客户端
如果您尚未下载客户端,点击下面图标下载 - 支持阅读载体: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纸版书: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从测试工程师到测试架构师
- Ebook价:¥30.00
基本信息
- 作者: 刘琛梅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32415
- 上架时间:2016-4-8
- 出版日期:2016 年4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0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维护

编辑推荐
资深软件测试架构师10年测试经验结晶,帮你系统梳理测试技术,建立自己的测试体系,轻松转型测试架构师!
深度解密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四步测试设计制定法、软件质量评估模型、测试方法车轮图,用通俗的语言和取自一线的案例阐述各种测试技术的细节、方法和实践。
随着测试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很多测试者会发现自己逐渐陷入了一个职业发展的“怪圈”——对产品业务已经比较熟悉,基本的测试技术也掌握了,但是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深入,如何更好地进行测试。尽管国内不乏软件测试方面的优秀书籍,但是大多数书籍都是在讲测试管理、测试基础或者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等专业测试技术,而描述如何把测试技术和业务结合起来,讲解如何有“策略”地进行“刚刚好”的测试的书籍却几乎没有。
本书作者花费3年业余时间,总结了自己10多年来在确定产品“测试策略”方面的经验,集结成本书。本书系统描述了如何制定“测试策略”,并首次揭秘作者独创的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和两份checklist——风险分析checklist和老功能分析checklist,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明确测试目标,确定测试重点和难点、测试深度和难度。其中,“软件质量评估模型”能帮助读者在项目中实时评估项目情况,调整测试策略。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四步测试设计制定法、测试方法车轮图这两个模型,其能够按照被测对象的特点来提供适合的测试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得测试设计有章可循。书中提供的模板、表格还能方便地让“测试设计”符合“测试策略”,满足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让整个测试团队有序、系统、全面地进行测试设计。
本书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书中总结的各种方法均能够直接应用到测试项目中。作者已将这套方法开发成了相关课程,并在现在任职的公司的各个研发中心巡讲、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对于所有从事或者欲从事测试类相关工作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并不是一本单纯讲述测试技术或测试管理的书籍。“测试策略”是本书的核心,本书通过大量策略把测试理念和各种测试技术串了起来,并讨论了该如何把测试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如何确定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的深度和广度、测试的重点和难点。旨在帮助广大奋斗在一线的测试工程师们系统梳理自己的测试技术并构建自己的测试体系,迅速升级为测试架构师!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模型”和“2份checklist”,其中4个模型是四步测试策略制定法、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四步测试设计制定法、测试方法车轮图,2份checklist指风险分析checklist和老功能分析checklist。这些内容不仅能够直接运用到实际的产品测试中,还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思考,梳理自身的测试技术,找到自己的知识短板,突破瓶颈。
本书一共8章,分为三大部分,组织上,我们不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展开的,而是以“软件测试架构师”来作为全书的主线。
本书先从中国的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入手,帮助大家分析自身的瓶颈(第1~2章),为软件测试者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议——如果想在测试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可以将软件测试架构师作为职业发展的目标,并讨论作为软件测试架构师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不需要关注的内容。
接下来(第3~5章)深入讲解了软件测试架构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测试技术和实用的软能力,包括软件质量模型、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设计、探索式测试、自动化测试、沟通和协商以及写好测试用例的表达技法,帮读者向软件测试架构师的目标快速前进。
最后(第6~8章)详细介绍了软件测试架构师的核心技能——测试策略该如何去分解和制定,在产品测试中如何评估产品质量并根据质量评估情况来修正测试策略,最后达到理想的测试目标,帮助读者在软件测试架构师的道路上进行自我修炼。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对各种测试技术的总结,这些不仅可以直接运用在实际测试项目中,还可以帮助读者梳理自己掌握的测试知识,建立自己的测试体系。
作译者
目录
第一部分 瓶颈:软件测试工程师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第1章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三年之痒” 3
1.1 软件测试发展简史 3
1.2 中国的软件测试行业 4
1.2.1 软件测试整体起点较高 4
1.2.2 软件测试的困境和迷局 5
1.2.3 迷茫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7
1.3 认识软件测试的优势和劣势 9
1.3.1 软件测试的优势 9
1.3.2 软件测试的劣势 10
第2章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规划 12
2.1 软件测试的职业发展方向 13
2.1.1 软件测试在管理上的发展 13
2.1.2 软件测试在技术上的发展 14
2.1.3 “角色”和“段位” 16
2.1.4 软件测试在质量领域的发展 18
2.2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规划建议 20
2.2.1 做管理还是做技术 20
2.2.2 对测试工作“跳槽”的建议 22
前言
先讲两个故事吧。
一次我面试了一位有8年名企测试经验的候选者。面试中,我能感受到他对他现在做的业务很熟悉,但他熟悉的这些业务和他现在申请的职位中涉及的业务相差甚远,于是我就问了个问题:“如果我们有幸能够邀请到您加入我们的团队,您可以给我们团队带来些什么呢?”这位候选者竟然语塞——尽管他拥有8年的测试经验,但是除了业务知识,对测试本身,他却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和总结。一旦离开了熟悉的业务领域,他就又回到了“新人”的状态,之前的经验很难复用,需要重新积累。
不过这件事情更触动我的是在面试结束后和我一起面试的另一位面试官(这是一场“二对一”的面试)的话,她说她感到有点害怕,害怕8年后她也会陷入这位面试者这样的状况……
第二个故事也是面试中的故事。一位有4年名企测试工作经验的候选者,已经开始在大公司里面做测试管理了。我们谈到了对测试技术的理解,他开始谈当前公司的流程,谈得很好。我接着他的话题,提了个问题:“您会在什么时候、从哪些角度去识别测试项目中的风险?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风险?”这位候选者的答案是:“我们的风险就是项目延期,其他没有风险,流程上写得很清楚什么时候要识别风险,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发邮件给大家,包括各个领导,请他们来解决。因为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显然,他一直在被所谓的厉害的“流程”牵着鼻子走,流程中蕴藏的测试理念、方法和实际工作已经无法落地了。
这两个故事,引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测试的核心?
作为测试人员,掌握“业务知识”是必须的,但是“业务知识”并不能和“测试能力”画等号。“测试流程”或者说“测试管理”对测试来说很重要,但是否只要严格遵循它们就能做好测试了?如果上述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什么才是测试的核心?我们又该如何去积累沉淀这方面的技能?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想和大家来分享我对“测试核心”的思考,分享这其中的技术总结。
1. 测试的核心是什么?
我认为测试的核心不是业务、测试方法、测试设计、自动化、测试管理、测试流程等,而是“测试策略”。
我们该如何理解测试策略呢?测试策略通俗来说就是“测什么”和“怎么测”,大致包含了如下内容:
测试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测试的目标是什么?
测试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如何安排各种测试活动?(先测试什么,再测试什么)
如何评价测试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基于“产品的质量目标”,基于“风险”,在充分考虑“产品研发状况”的前提下来安排各种测试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刚刚好”的测试。这也正是本书想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2. 这本书的价值是什么?
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测试策略”,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测试类书籍,但是讨论测试策略方面的书籍却比较少,本书可以为读者在测试策略的制定上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也讨论了测试设计、测试方法、缺陷分析、质量评估等大家熟悉的测试技术,本书还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在工作中使用这些技术,制定出如何适应实际情况的策略,来使测试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