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电子信息卷(修订版)》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同时可供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师和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人员使用。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书是《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修订版)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分卷,是针对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编写的。该书对毕业设计(论文 )的作用、内容、基本要求、工作步骤、组织管理等作了全面论述,并给出了相关专业的指导方案和参考实例。
全书共分6章.第1章是总论,用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内容、书写层次、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答辩程序以及指导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通用原则进行介绍;第2、3、4、5、6章则分别针对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五个专业,通过典型课题及实例,给出指导性意见。书未有附录,供读者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时参考。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同时可供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师和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人员使用。
目录
1.1 毕业设计(论文)概述
1.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与任务书的下达
1.3 课题调研
1.4 毕业实习
1.5 文献检索与应用
1.6 开题报告与外文翻译
1.7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1.8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9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
1.10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考核
1.11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第2章 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2.1 自动化专业的学科领域
2.2 选题范围及课题类别
2.3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第3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3.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领域
3.2 毕业设计参考技术方向
3.3 课题类别及选题方法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大背景、大思路出发,实施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推出,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有鉴于此,在全面审视了第一版的指导手册后,感到原手册中的一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及时地更新和完善。受丛书总编委会的委托,我们对该指导手册(电子信息卷)进行了认真的修订。
本次修订的原则是,要符合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与要求;要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体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要体现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新研究成果;要将针对性与普遍性相结合,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
高等工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覆盖面很宽,编写第一版时,电子信息类专业是按照教高司[1995]168号文件精神划分的,本着着眼于对通用原则和方法的介绍,仅就自动化、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剖析。本次修订是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专业划分,也着眼于对通用原则和方法的介绍,仅就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专业进行剖析,以节省篇幅。
本卷共分为6章,第1章为总论,论述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一些共同原则,第2、3、4、5、6章分别对5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给出指导性意见,并提供了一些典型课题和毕业设计(论文)示例,使本手册的指导意义更加具体、明确。..
本卷由陈维兴教授担任主编,负责本卷的组织、统稿和定稿。第1章由许晓革教授负责,陈维兴、刘文静参加撰写;第2章由廖晓钟教授负责,冬雷、彭光政、伍清河参加撰写;第3章由李邓化教授负责,周金和、杨曙辉、高晶敏参加撰写;第4章由张有根教授负责,姚冬苹、周华春、卢燕飞参加撰写;第5章由熊璋教授负责,蒲菊华、欧阳元新、王莉莉、李超参加撰写;第6章由仲顺安教授负责,曲秀杰、白廷柱、杨爱英参加撰写。全卷由清华大学董在望教授担任主审。
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对本指导手册的修订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丛书总编委会对于本卷的修订工作给予了关怀与指导,刘志鹏同志、刘春生同志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具体工作中给予了积极支持与帮助。本卷第一版主编王明鉴教授对本书的修订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指导,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在修订过程中,各编委所在的单位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本卷提供了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示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为本卷的出版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的刘文静老师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值此书出版之际,特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本手册修订的过程中,我们曾多次召开主编会议,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尽管如此,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本卷中难免还存在疏忽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电子信息卷编委会
2007年11月
序言
在研究和探索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重点和难点;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中,要特别强调加强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大家都深刻认识到,树立起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质量观念,并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正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国家教委高教司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同志选择了当前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组织了上百名教授、专家和教学管理人员对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做了大量的调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作用、内容、形式,以至于选题、工作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经济日报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编著出版了这套《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丛书),用以指导高等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值得提倡的工作。
希望丛书出版后,编委会和出版社的有关同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再接再厉,不断完善丛书的内容,提高丛书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更好地满足高等学校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周远清
一九九七年十月
书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设计或论文,因其一般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又和学生能否毕业、能否取得学位这类重要问题密切相关,所以习惯上称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独立完成一项毕业设计工作或撰写一篇毕业论文,该过程既是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及其各种能力综合应用与升华、创新潜能得到激发的过程,也是对学校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