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许社教 璩柏青 等
- 丛书名: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教材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3582
- 上架时间:2003-2-17
- 出版日期:2003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6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 综合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工学 > 计算机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辅助设计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本教材采用AutoCAD 2002绘图软件进行教学,并结合AutoLISP语言进行绘图程序设计,将基本理论和算法与AutoCAD软件融为一体介绍.全书分8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图形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绘图软件国际标准简介、AutoCAD绘图软件的应用与开发、AutoLISP程序设计、二维图形处理与绘制、三维图形处理与绘制、曲线与曲面、几何造型技术与真实感图形生成技术等。各章均配有习题,附录中还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本书第一版为“九五”部级重点规划教材,现修订为第二版,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学习计算机绘图的教材,也科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同时本书还可作为学习AutoCAD软件的教材。
目录
1.1 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和应用
1.1.1 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
1.1.2 计算机绘图的应用
1.2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
1.2.1 计算机绘图系统的功能
1.2.2 硬件配置
1.2.3 软件配置
1.3 计算机绘图的研究内容
习题1
第2章 图形设备
2.1 概述
2.1.1 图形设备分类
2.1.2 图形坐标系
2.2 图形输入设备
2.2.1 图形输入板与数字化仪
2.2.2 鼠标器
2. 2.3 跟踪球与操纵杆
2.3 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
2.3.1 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的组成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很多高校已将计算机绘图开设为必修课。在实施教学时,由于侧重点不同,计算机图学形成了“计算机绘图”和“计算机图形学”两个研究方向。前者侧重于实用性,而后者侧重于理论性。目前,计算机图学的教学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基本层次。在课程设置上,本科生的课程为“计算机绘图”,研究生的课程为“计算机图形学”。本科教育覆盖面广,学习“计算机绘图”课程的目的不应该是设计软件(设计软件的要求应放在研究生教学阶段),而应该把计算机绘图作为一种现代设计与绘图工具,故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工具性”。如何体现“实用性”和“工具性”呢?首先,要以先进的绘图软件为教学平台,本书选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AutoCAD 2002绘图软件作为教学平台。其次,绘图程序设计语言最好采用软件支持的开发语言,本书选用AutoCAD内嵌的开发语言———AutoLISP作为绘图程序设计语言。因为该语言功能强大、编程简洁且易学易用,用该语言进行绘图程序设计,起点高、实用性强、适应面广(使用本书不要求读者必须先修某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读者学习和掌握AutoLISP只需4-6学时即可)。第三,计算机绘图要与工程设计相结合,教材中适当引入三维绘图内容是必要的。
本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两个能力和一个基础”。两个能力是“甩掉图板”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针对实用绘图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培养二次开发能力是为专业CAD软件的开发打好基础。一个基础是掌握好计算机图学的基本理论和算法,为后续深入研究图形学和软件设计打好理论基础。
本书参考学时数为36—54学时,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因此,”计算机绘图”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比较合适。由于计算机绘图实践性较强,为保证学习效果,教学时应安排充足的上机实践,书中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练习题供上机选用。
本书由许社教、璩柏青、杜美玲、杜淑幸、严惠娥编写,许社教任主编。璩柏青编写第8章及附录C,杜美玲编写第4章和第5章部分内容,杜淑幸编写第3章,严惠娥编写第7章,其余各章节由许社教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