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Economic,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 原出版社: World Bank Publications
编辑推荐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全球变化与低碳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拓展贸易机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抵御贫困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这些国家将会寻求与世界贸易体制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结合。迄今为止,这些国家的贸易和环境政策议程(以及服务于它们的发展制度)大部分都在分离的轨道上运行。然而,如果这些国家真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举措必须留下更小的环境足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一一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从经济、法律和制度的维度,为气候政策目标和国际贸易义务之间的交叉和协同提供了一个综合视角。《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阐明了低碳经济领域目前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它们何处相得益彰,何处互相掣肘),以及制定发展和能源政策,能够刺激清洁技术的生产、贸易和投资。
内容简介
目录
书摘
第一,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将气候变化措施,即碳税和能源效率标准设计为二进制变量:如果一国实施碳税(能源效率标准)则设为1,如果没有则为0。但这两个变量不能反映不同国家对不同燃料所用的不同的标准和税收政策。为此,对分析所得的结果的解释需要十分注意,因为这一分析不能根据各国的不同条件对贸易的得失程度作出直接的评价。然而,通过对比有、无措施国家的情况,我们在气候变化政策对国家竞争力的作用上获得了有益的认识。与各国实际存在的政策差异相比,对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是在目前争论中占统治地位的问题。
第二,碳税的价值或能源效率标准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即便是针对某一特定国家也是如此。然而,由于数据的局限使得无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
2.1.5 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从统计学的角度,碳税和能源效率标准通过影响双边的贸易流动,对竞争力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取决于建模所使用的条件规定)。尤其是当分析涉及那些采用高能源效率标准同时又没获得政府补贴的产业的情况下,其实际情况也恰恰证明如此。然而在获得政府补贴的能源密集型产业这种负面作用就消失了。附录3详述了运用不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2.5是这些分析结果的概述。其中,在全部样本年内统计了OECD国家的所有制造业。
本研究的回归分析首先分析了单一碳税下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出口竞争力只有在进口国实施碳税后才会受到负影响,而出口国实施碳税则对此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实施碳税的国家对能源密集型产业或给予补贴或实行减免(碳税),而这些也恰恰都是属于他们国家的竞争行业。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