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一 当代文学的概念内涵与历史范畴/2
二 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时代新质/4
三 当代文学的学科特点与本书追求的文学史编写目标/7
上编 1949--1978年问的文学
第一章 社会文化背景/13
第一节 文化批判运动与文学的曲折发展/13
第二节 政治调整与文学的迷茫/17
第三节 拨乱反正与文学的新时期/22
第二章 诗 歌/25
第一节 概 述/25
第二节 郭沫若的诗歌/30
第三节 闻捷、李瑛的诗歌/33
第四节 流沙河、公刘的诗歌/45
第五节 大跃进新民歌与天安门诗歌/52
第六节 毛泽东等的旧体诗词/61
第三章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67
第一节 郭小川的诗歌/67
第二节 贺敬之的诗歌/80
第四章 散 文/93
第一节 概 述/93
第二节 魏巍的散文/98
第三节 刘宾雁的特写/103
第四节 邓拓及其“三家村”的杂文/107
第五章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八13
第一节 杨朔的散文八13
第二节 秦牧的散文/122
第三节 刘白羽的散文八31
第六章 小 说(一)/140
第一节 中短篇小说概述/140
第二节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143
第三节 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宗璞的《红豆》/152
第四节 茹志鹃的《百合花》、王愿坚的《党费》/162
第五节 李 的小说/174
第七章 小 说(二)八83
第一节 长篇小说概述八83
第二节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八88
第三节 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195
第四节 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201
第五节 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210
第八章 “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的小说/216
第一节 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的小说/216
第二节 孙犁及其“荷花淀派”的小说/231
第九章 柳青的小说/245
第一节 时代内容的把握及其历史评价/245
第二节 形象塑造及其美学评价/251
第三节 题叙、结构与心理描写/256
第十章 姚雪垠、梁斌的小说/265
第一节 姚雪垠的《李白成》/265
第二节 梁斌的《红旗谱》/277
第十一章 戏 剧/290
第一节 概 述/290
第二节 《十五贯》等传统戏/295
第三节 《洪湖赤卫队》等新歌剧/302
第四节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现代戏/308
第五节 “革命样板戏”/315
第十二章 郭沫若、田汉、曹禺的戏剧/333
第一节 郭沫若的《蔡文姬》/333
第二节 田汉的《关汉卿》/342
第三节 曹禺的《胆剑篇》/351
第十三章 老舍的戏剧/360
第一节 新时代的颂歌:老舍前期的戏剧/360
第二节 《茶馆》:对旧社会的诅咒与对下层市民的人道主义关爱/366
第三节 老舍剧作的京味与幽默/369
中编 1978--1989年间的文学
第十四章 社会文化背景/37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现代主义的冲击/379
第二节 创作自由与审美意识的觉醒/383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精神思想的失调/387
第十五章 诗 歌/391
第一节 概 述/391
第二节 “七月诗群”的诗歌/392
第三节 “九叶诗群”的诗歌/397
第四节 昌耀、雷抒雁的诗歌/404
第十六章 朦胧诗及其他/409
第一节 朦胧诗的崛起与风波/409
第二节 北岛的诗歌/416
第三节 舒婷、顾城的诗歌/421
第四节 杨炼、江河的诗歌/433
第五节 海子的诗歌/443
第十七章 艾青的诗歌/450
第一节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450
第二节 独特的意象与主题/455
第三节 内敛的情感与深沉的哲思/458
第十八章 散 文/466
第一节 概 述/466
第二节 巴金的散文/468
第三节 孙犁、杨绛的散文/476
第十九章 报告文学/488
第一节 概 述/488
第二节 徐迟的报告文学/491
第二十章 小 说/505
第一节 概 述/505
第二节 刘心武的小说/510
第三节 蒋子龙的小说/521
第四节 谌容的《人到中年》/529
第五节 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539
第二十一章 王蒙的小说/546
第一节 中年作家的先锋派/546
第二节 历史反思与批判精神/550
第三节 政治情结与艺术创新/555
第二十二章 汪曾棋、林斤澜的小说/567
第一节 汪曾祺的小说/567
第二节 林斤澜的小说/577
第二十三章 高晓声、张贤亮、路遥的小说/585
第一节 高晓声的小说/585
第二节 张贤亮的小说/594
第三节 路遥的小说/603
第二十四章 莫言、马原的小说/613
第一节 莫言的小说/613
第二节 马原的小说/626
第二十五章 戏 剧/637
第一节 概 述/637
第二节 《丹心谱》等戏剧/640
第三节 《狗儿爷涅磐》等戏剧/654
第二十六章 沙叶新、高行健、魏明伦的戏剧/669
第一节 沙叶新的戏剧/669
第二节 高行健的戏剧/677
第三节 魏明伦的戏曲/686
下编 1989--2000年间的文学
第二十七章 社会文化背景/701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文学三元格局的形成/701
第二节 文化守成与作家边缘化的写作/706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的世纪末重构/709
第二十八章 诗 歌/714
第一节 概 述/714
第二节 于坚、韩东的诗歌/718
第三节 翟永明的诗歌/729
第二十九章 散 文/735
第一节 概 述/735
第二节 汪曾祺、张中行的散文/737
第三节 贾平凹、周涛的散文/744
第三十章 余秋雨的散文/750
第一节 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750
第二节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余秋雨散文/754
第三节 余秋雨散文的成就与局限/761
第三十一章 小 说/769
第一节 概 述/769
第二节 陈染、林白的小说/775
第三节 王小波的小说/788
第三十二章 陈忠实、贾平凹、高行健的小说/797
第一节 陈忠实的《白鹿原》/797
第二节 贾平凹的《废都》/808
第三节 高行健的《灵山》及其他/818
第三十三章 张承志、张炜的小说/823
第一节 张承志的小说/823
第二节 张炜的小说/835
第三十四章 王安忆、余华、苏童的小说/846
第一节 王安忆的小说/846
第二节 余华的小说/852
第三节 苏童的小说/860
第三十五章 大众文学/868
第一节 概 述/868
第二节 王朔的小说/874
第三十六章 戏 剧/884
第一节 概 述/884
第二节 《闲人三部曲》、《思凡》等戏剧/886
附编 当代台港澳文学
第三十七章 台港澳文学概述/905
第一节 台湾文学概述/905
第二节 香港文学概述/914
第三节 澳门文学概述/921
第三十八章 白先勇、陈映真的小说/927
第一节 白先勇的小说/927
第二节 陈映真的小说/938
第三十九章 余光中的诗歌与散文/947
第一节 余光中的诗歌/947
第二节 余光中的散文/957
第四十章 金庸的武侠小说/965
第一节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地位/965
第二节 金庸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涵/971
第三节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975
结 语 走向21世纪的文学/983
附 录 中国当代文学大事记/986
后 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