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加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精神,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及特点而编写的税收方面的教材。
本书于2006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适应我国税制改革新形势,利用这次教材再版之际,编者对原教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修改和调整。在税收理论方面,对税收原则等理论进行了细化,使之更加充实;在税收实务方面,补充了“两税合并”后的企业所得税的新内容及调整后的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新规定。
新教材立足中国市场经济、反映税制改革新举措,力求简明扼要,系统合理,内容新颖,具体务实。通过案例让读者进行实际操练,使读者能尽快了解税收实务方面的一些法律规范,并能迅速上手操作。新教材还附有大量的习题,并提供参考答案,使教材能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自学的需要。
目录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一、税收的含义
二、税收的特征
第二节 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一、税收的起源
二、税收发展
第三节 税收的职能
一、税收的财政职能
二、税收的调节职能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原则
第一节 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构成
二、税收分类
三、税收效应分析
第二节 税收原则
一、税收原则的性质
二、单纯财政职能时期的税收原则
书摘
第三节税收的职能
二、税收的调节职能
(二)税收对微观经济的调节
1.调节生产和消费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税收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是税收的重要作用之一。国家可采取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的方式,鼓励短线产品生产,限制长线产品生产:鼓励某些生产事业、某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限制某些生产事业、某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鼓励某些产品的消费,限制某些产品的消费。这样,就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税收的这种作用大多是与价格相配合来体现的,也有的是单独运用税收调节的作用来体现的。当然,这都是与调节企业盈利紧密联系着的。例如,在计划价格为含税价格的情况下,税收对产业和产品盈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税收会减少利润,从而限制某些产品或产业的发展。在调节消费方面,税收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是通过征收奖金税、工资调节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减少消费基金总量。二是通过征收特别的消费税等减少消费,限制需求欲望。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第二种方式进行调节。
2.调节级差收入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利润水平可能相差悬殊,这既有主观原因,更有客观因素——价格、自然资源、技术设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级差收入,这种收入,并不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可能因客观条件差而利润较少,经营差的企业,可能因客观条件较好而利润较多。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不利于企业在同等条件的基础上平等竞争,会挫伤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的积极性。通过经济手段,运用税收,把这些级差收入合理地集中到国家手中,可以排除客观因素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使企业利润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同类热销商品
如何高效学习
- ¥35.00
- ¥24.15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 责任病毒:如何分派任务和..
- 认知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