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桑磊
- 丛书名: 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107064
- 上架时间:2008-8-7
- 出版日期:2008 年7月
- 开本:16
- 页码:236
- 版次:7-1
- 所属分类:教育 > 各级教育 > 高等教育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文法类 > 教育学
编辑推荐
在平淡得令人悲哀的四年大学时光中,我以为我已经将当年的梦想从心中无奈地驱散了,但事实证明并没有。当新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的梦在召唤我,谢天谢地,我的梦还在,如此真实。
——北京大学高龙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个过程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延伸出一串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李智远
其实经历过了才知道,考研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凄苦,就像古语所说: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隽彦
计划、团队、信念,这就是我从《越狱》中得到的启示,同时也是我考研过程中最宝贵的经验。
——浙江大学樊儒昆
内容简介
作为过来人,几年来,我们一直关注于此,并希望能为此做些什么。
2000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一书。该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作了报道。2002年,《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改为丛书,分为《考研战略战术》和《风雨考研路》两册,并改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此后,两书每年均推出修订版。2007年,我们又将《风雨考研路》分为《风雨考研路(上应届考研卷)》和《风雨考研路(下在职考研卷)》,希望能够分别为大学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考研提供直接的参考。
与目前流行市面的大量直接针对具体科目的考研书籍不同,本丛书的最大特色是由考研成功者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后来者交流心得体会,共收录全国20余所著名高校的数十位研究生(部分为博士生)的文章,其中部分作者系入学考试专业第一名。多年来,许多文章在考研者中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考研战略战术》定位为“备考方法全攻略”,从考研战略战术的角度,为考生全方位指导备考方法。全书内容涵盖考研的复习方法、时间安排、学校及专业选择、心态调整方法、复试策略等。我们认为,这些方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以补充、完善自己的备考方法。
《风雨考研路》多角度地展现了考研者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对考研群体的独特人生体验的关注,反映出当代中国青年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读来催人奋进,希望能为考研者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其中,《风雨考研路(上应届考研卷)》的作者多为大学本科毕业直接考取研究生,也有一些作者是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而继续考研直至成功的。文章涉及人生的感悟、情感的悲欢、学业的得失……《风雨考研路(下在职考研卷)》的作者有的曾经是教师、医生、记者、导游,有的曾经是机关干部、下岗职工,他们在文章中回顾改变人生命运的考研岁月,进而反思考研,探讨人生意义。
我们还做出了这样一个尝试:让读者提前看一看研究生生活的色彩。为此,在《风雨考研路》“附录A回首研究生生活”中,我们请部分毕业作者撰文回顾自己的这一段青春时光,总结得失,并写下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为了促进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我们征得大多数作者的同意,在文章后面附上了他们的电子信箱地址。读者如有问题,可以直接与他们联系。
本丛书不仅适合于即将考研的高年级本科生和在职人员,而且对计划考研的大一、大二学生及自考生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译者
1973年7月生于山东单县。1988年底开始参加自学考试,1991年参加工作,1995年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赴京求学,2000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6月毕业。现供职于国家某部考试中心。...
目录
雄关漫道考研路
401分考研经验谈
惯于长夜过春时——兼谈考研心态调整
考研兵法
考研“捷径”
精心备战,梦想成真
考研公共课杀手锏
我的考研总结
考研公共课复习与辅导用书的选择
告诉你最真实的考研
西医考研方法论
磨刀霍霍向考研
塞翁失马,焉智非福
心与梦想同行
《越狱》考研启示录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青春无悔
圆梦人大
写给“中山医”的师弟师妹们
媒体评论
——北京大学 高龙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个过程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延伸出一串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李智远
其实经历过了才知道,考研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凄苦,就像古语所说:世上事有难易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隽彦
计划、团队、信念,这就是我从《越狱》中得到的启示,同时也是我考研过程中最宝贵的经验。...
——浙江大学 樊儒昆
书摘
我的总思路是:合理定位,早做决定;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在做真题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检测,然后细致分析和研究,即使不严格按照标准时间也要用心去体会出题风格,只有适应了出题风格,做题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在总结笔记时可以同时做两件事,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来以后,我们会对整体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
选择考研,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考研不是冒险,而是一种博弈,有我们需要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更不能缺少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和思路。
——题记
考研成绩出来一段时间了,很早就想把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写出来,不单是为了纪念这次奋斗的过程,也为了给准备明年考研的有志者参考。我的总思路是:合理定位,早做决定;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劳逸结合,持之以恒。
合理定位,早做决定。这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决定考不考,另一个是选择专业和学校。准备考研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付出和回报未必会成正比,而且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考上研未必就会有更好的出路,因此每个人在决定之前一定要仔细斟酌。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仅是金钱和时间,还有机会。我选择考研缘于我对专业的热爱和自感专业知识的匮乏,希望通过更高层次的学习来系统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当然,也是希望自己有个更高的起点和更好的未来。下一步,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我要考“社会保障”专业是很早就决定的。我的本科专业是社会工作,这在内地是一个新专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然而我喜欢它,因为它教会我们用专业的方法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在选择学校上我颇费心思,由于本科学校一般,加上全国招收社保研究生的学校并不多,这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到了压力。最终,我选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社会保障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学科带头人郑功成教授的许多学术见解让我十分信服。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传说中的“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
……
系列图书推荐
同类热销商品
游戏,让学习成瘾[图书]
- ¥49.00
- ¥49.00
- 游戏,让学习高效[图书]
-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写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