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令大多数管理者寝食难安的书,想要继续成功就必须转型——从管理者转变到领导者...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未来的脚步轻悄悄
导读 创建人人幸福的组织:未来领导力
第一节 迎接新世界
“我在”的世界
规则:“上帝”的真义
第二节 利润之上
财富价值的减弱
信仰的未来
第三节 未来领导者
人性赞誉者
现实梦想家
行动的榜样
第四节 未来企业成功的基础
参与者的责任心
事业的激情
同一个梦想
第五节 人人幸福的未来
财富的创造体,而非人性的抹杀地
创造和谐的社会
前言
未来总是来得悄然无声,往往已经出现在身边,我们还依然浑然不觉。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时常近在咫尺。这是每位领导者都应该牢记在心的法则。因为在你等待未来的时候,未来早已在你的身边,与其同行的或许还有灾难,至少也应该是变化。卓越的领导者总是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灾难和变化,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使自身所领导的航船撞上冰山。但总有一些领导者会遭遇悲惨的命运,径直撞向逐渐浮出水面的冰山。更糟糕的是他们所率领的员工,原本以为拥有美好的明天,却成了汪洋大海中的浮游者。.
事实上,失败的企业总是比成功的多。那么,未来的领导力就应该是领导企业持续成功的能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令天的领导者 还没有从以管控为挂心的管理理念中走出来,就要适应以人性为主导的管理。这是一份艰难的挑战, 结果必然分为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
面对将来仍将层出不穷的失败者,我们却无法提供准确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规避灾难。——谁也无法准确地描述未来,即使像托夫勒那样杰出的未来学家也只能预测未来的趋势,而不能够具体到每个行业或组织细微的变化。更何况,大多数领导者并不具备洞察未来的能力。但是,要成功经营一家未来的企业,不能够洞察未来是令人担忧的。当然,员工也不愿意跟随一位没有未来感的领导者。
因此,我们必须尝试着努力去把握未来。智慧的领导者知道的第一个法则是未来实际上取决于现在,当然,是取决于现在的本质,而不是一些繁荣的表象。他们知道的洞察未来的第二个法则是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的。第三个法则是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性。
本书的写作正是建立在他们成功总结的三个法则之上的。
我早知道写这样一本关于未来管理的书是艰难且不讨好的。但是,眼看着那么多的企业在一步一步滑入深渊,而不能够做出一些努力,内心又是不甘的。难道真的如德鲁克所说:“死的将军还不够多?”问题是如果不能够清晰把握问题的本质,再死上成千上万的将军也无济于事。
一本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因此,本书不想对所有企业在未来需要应付的问题展开阐述,而是努力将问题集中在一点:领导力。
领导者是企业能否赢得未来的核心资源之一,而决定结果的是他们是否具有适应未来变化的领导能力。
决定未来的往往是现在和过去。因此,在本书展开写作之前,我对以往的所有管理理念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众多企业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剖析,这样的训练很有价值,也让我逐渐寻找到问题的核心。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来采,领导者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人性。这得益于德鲁克的管理学说,我认为将管理视为关于人的艺术是德鲁克为管理学做出的最大贡献。..
理解人性当然是卓越领导的基础条件之一。当然,要获得出色的领导力,仅仅理解人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两种能力:启动梦想和以身作则。
当人们获得了一定的物质收益之后,或者说当物质无法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时,梦想将成为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只有精神化的价值才能够彻底激发员工的激情。这就是梦想在企业组织内的力量。
以身作则是领导者转变角色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证明你是与员工站在同一个立场、为着同一个梦想而努力,你就必须拿出行动来。与把握人性一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的最重要表现)也是未来领导者成功的基础之一。
未来与现在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在表象上并无太多的变化。问题的核心在于领导者是否能够掌握那些细微的变化,因为,细微的变化中往往包含着问题的本质。
既然,这是关于未来的一本书,我自然愿意我所构想的美好社会能够出现。因此,我在未来领导者身上寄托了过多的希望,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人人幸福的未来”的创造者。我知道有一些领导者正在努力朝着这一个方向努力,但我希望本书能够促使更多的领导者为“共同幸福”的目标而奋斗。
一些管理学者认为“领导者应该面对未来”,我赞成,但我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面对未来。因为,未来是一个个体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将是一个独立的运营体。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将是价值交换关系,我们提供了某种价值, 而社会或组织为我们提供另一种价值。——这应该是未来领导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本书的努力正是为了激发大家去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有一句话,或许表达我的感受是合适的:抛砖引玉。
最后,我们应该记住: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与现在已经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或许在我们谈论如何应对未来时,未来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临。
因此,本书也许并不是一本写给未来领导者的书,而是一本写给期望领导企业走向未来的领导者的书。...
未来的脚步轻悄悄。
序言
一个企业人最大的心愿,并不一定在于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更在于把企业做长、做久。我们读过许多教我们如何管理现在企业的书,也研究过如何避免以往企业失败教训的书,但很少见过帮助我们理解和建设未来企业的书籍。.
邵雨老师的《决胜未来》,是对未来的解析,此书中的许多论点都是闻所未闻、令人思索、发人深省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20世纪的普世价值将会发生和已经发生着巨大的变异,企业的和谐、社区的和谐、国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交响旋律。领导者价值观的改变和提升,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企业中最繁复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无疑是管理问题。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邵雨老师宣布的“管理者的死亡”,绝对不是神话,而正是企业人的追求和梦想。这些思想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国文化精粹中,就可以找到根源,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神、道、儒、佛皆如来,归宗之旨是“法自然”。这些思想之所以千百年来历久不变,而且还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放出异彩,正是因为这些思想是接近真理的思想。《决胜未来》对这些思想作出了崭新的诠释,并由此作出了“管理者终结”的大胆结论,这是作者思想境界升华的结果。..
追求人人幸福的未来,这是最美好的人类社会理想,当然也是一个企业经久不衰、实现企业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内在驱动力。在商品社会里,劳动不可能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因此,员工的自觉和自我规范,仍将找到一个依托和一个平台。我赞同邵雨老师的观点:“最大化地释放人性,领导者的责任是协助所有员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人不会反对和抗拒自我价值的实现,人也不会放弃对梦想和愿景的追求。能够成就这一项的企业,还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难关?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智慧的书。聪明不是智慧,聪明只是耳聪目明,是对已经发生的事物的迅速反应、判断和解决。智慧却是预知,是对未来事物和未来世界的提前预测、推论和筹划。读懂这本书,你是智者,因为你已经把握了未来;读不懂这本书,你也是智者,因为你至少知道了未来会发生些什么。
读这本书确实并不是一种享受,作为一个企业人,更多的是沉重的反思。书中充满了对我们观念的挑战、对我们灵魂的洗刷、对我们价值观的疑问、对我们以往引以为自豪的管理成就的颠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常常掩卷长思,我是一个可以引领企业走向未来的领导者吗?如果不是,那又该怎么办?每个人思考的结果都不会雷同。但我相信,各自会得出各自的结果!
感谢邵雨老师的信任,让我对此书先睹为快,不经意写下几句,算是读后感想吧。...
天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建新
2008年4月
媒体评论
来源 价值中国网 融志强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在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的汤姆·彼得斯与鲍勃·沃特曼,被公司委派做一个关于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任务,这一调查的结果就是轰动一时的《追求卓越》,这是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管理书籍。从此以后,由德鲁克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的管理学,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人人都在争谈的显学,至今大约有20余年的时间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20年时间似乎占到了整个管理历史的1/5。
《追求卓越》被人称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管理学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被认为是为以后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
一个企业是如何在未来的时间里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拥有杰出企业永恒进步8个特性的公司,也并没有真正取得基业长青,随着未来一步一步的到来,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又一步一步沦为过去。有的悄悄在世界上消失,有的是被一些新的企业所代替。还是一个老的问题:一个企业如何面对未来,或者在未来的时间里,如何能决胜未来,这是一个所有渴望发展的有理想的企业都要面对的最最重要关键的问题!——这也正是《决胜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什么?这是《决胜未来》一书需要讨论的重心。一个企业离不开管理,特别在管理横行的时代,管理给企业带了福音,也带来了灾难。“以往的企业组织往往都是大多数人在为极少数人服务,企业内存在着很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人性总是被悄然压制,哲学家福柯将企业比喻成‘隐型监狱’”。一味的追求管理,总是容易陷入另一个圈套,为管理而管理,将管理演变成新的神话。
书摘
邵雨老师的《决胜未来》,是对未来的解析,此书中的许多论点都是闻所未闻、令人思索、发人深省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20世纪的普世价值将会发生和已经发生着巨大的变异,企业的和谐、社区的和谐、国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将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交响旋律。领导者价值观的改变和提升,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企业中最繁复的、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无疑是管理问题。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邵雨老师宣布的“管理者的死亡”,绝对不是神话,而正是企业人的追求和梦想。这些思想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国文化精粹中,就可以找到根源,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神、道、儒、佛皆如来,归宗之旨是“法自然”。这些思想之所以千百年来历久不变,而且还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放出异彩,正是因为这些思想是接近真理的思想。《决胜未来》对这些思想作出了崭新的诠释,并由此作出了“管理者终结”的大胆结论,这是作者思想境界升华的结果。
……
作者其它作品
管控力:面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 ¥28.00
- ¥23.80
- 韦尔奇行动指南
- 责任心是管出来的
- 管控力:面向目标的执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