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数学考前辅导教程
- 定价:¥32.00
- 校园优惠价:¥28.80 (90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5条评价)
- 促销活动:
- 此商品暂时缺货(可留下联系方式,到货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查看详细说明
信息提示
关闭
如果您急需团购,可点击“团购急调”按钮将此书加入购物车,由我们的客服人员为您协调调货!
- 团购订单标准如下:
- 单品满30册可选择团购服务。
- 提交团购订单后,服务人员会主动和您联系,并根据您的会员等级、购买数量、金额、时间、配送要求等情况和您协商,以促成最终的成交。
- 有关团体购书的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010)63970506
编辑推荐
权威:与考试大纲同步,由权威机构、资深专家编写.
经典:汇集35万考生使用体验..
严谨:历经5轮讲授、6轮修改完善
实用:针对在职考生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剪裁篇幅
全面:提供全时段备考用书,覆盖备考全过程
增值:附赠上网学习卡,提供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报考信息和网上专家辅导...
内容简介
书籍 数学书籍
本书是根据最新版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而编写的数学辅导教材,以方便考生备考。
全书安排算术、初等代数、几何与三角、一元微积分以及线性代数5部分内容,共18章。在每章中,汇总了考试指南中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并通过例题加以讲解,同时,按试卷中的命题方式组织了一些典型题目。书后配备了两套模拟试题,供读者使用。
本书附赠上网学习卡一张(见封底)。读者可使用该学习卡上的密码访问交互式辅导网站www.qinghuaonline.com,免费获取与本书配套的增值服务,如浏览或下载最新的报考信息和备考资料,进行网上自测,参加专家答疑等。
目录
第1部分 算术
第1章 算术
1-1 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1 数的概念
2 数的整除
3 数的四则运算
4 比和比例
1-2 应用问题举例
1 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应用题
2 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
3 简单方程应用题
4 比和比例应用题
1-3 典型例题
第2部分 初等代数
第2章 数和代数式
2-1 实数和复数
1 实数、数轴
2 实数的运算
3 复数
2-2 代数式及其运算
1 整式及其加法与乘法
2 因式分解
3 整式的除法
4 分式
5 根式
2-3 典型例题
第3章 集合、映射和函数
3-1 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2 集合的包含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3-2 映射和函数
1 映射的概念
2 函数
3 反函数
4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5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3-3 典型例题
第4章 代数方程和简单的超越方程
4-1 概念
4-2 一元一次方程
4-3 二元一次方程组
4-4 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
1 判别式
2 根和系数的关系
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5 解一元代数方程
1 配方法
2 公式法
3 分解因式法
4-6 根的范围、方程的变换
1 确定根所属的区间
2 方程的变换
4-7 典型例题
第5章 不等式
5-1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 不等式的概念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基本的不等式
4 解不等式
5-2 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5-3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5-4 利用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不等式
5-5 典型例题
第6章 数列、数学归纳法
6-1 数列的基本概念
6-2 等差数列
6-3 等比数列
6-4 数学归纳法
6-5 典型例题
第7章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古典概率
7-1 排列和组合
1 基本概念
2 排列数和组合数公式
3 例题
7-2 二项式定理
7-3 古典概率问题
1 基本概念
2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 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 独立重复试验
7-4 典型例题
第3部分 几何与三角
第8章 常见几何图形
8-1 常见平面几何图形
1 三角形
2 四边形
3 圆和扇形
4 平面图形的全等和相似关系
8-2 常见空间几何图形
1 长方体
2 圆柱体
3 正圆锥体
4 球
8-3 典型例题
第9章 三角学的基本知识
9-1 三角函数
1 角和三角函数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3 诱导公式
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 例题
9-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1 两角和与差公式
2 倍角与半角公式
3 例题
9-3 解斜三角形
9-4 反三角函数
9-5 典型例题
第10章 平面解析几何
10-1 平面向量
1 基本概念
2 向量的加法与数乘
3 向量的内积
4 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
10-2 直线
1 直线的方向向量、倾斜角和斜率
2 直线的方程
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0-3 圆
10-4 椭圆
10-5 双曲线
10-6 抛物线
10-7 例题
10-8 典型例题
第4部分 一元函数微积分
第11章 极限与连续
11-1 函数及其特性
1 函数的定义
2 函数的特性
3 复合函数与初等函数
11-2 数列的极限
1 数列的极限
2 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
11-3 函数的极限
1 函数极限的定义
2 函数极限的性质
3 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4 两个重要极限
11-4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
2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3 无穷小量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4 无穷小量的性质
5 无穷小量的比较
6 等价无穷小量替换定理
11-5 函数的连续性
1 连续的定义
2 函数间断点及分类
3 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
4 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性质
11-6 典型例题
第12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12-1 导数的概念
1 导数的定义
2 导数的几何意义
3 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12-2 导数公式与求导法则
1 导数公式
2 四则运算的求导法则
3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12-3 高阶导数
12-4 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与导数的关系
3 微分的几何意义
4 微分基本公式和四则运算法则
12-5 中值定理
1 罗尔定理
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12-6 洛必达法则
12-7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1 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
2 函数的极值及判断
12-8 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12-9 曲线的凹凸、拐点及渐近线
1 曲线的凹凸、拐点
2 曲线的渐近线
12-10 典型例题
第13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13-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
1 原函数、不定积分的概念
2 不定积分基本计算公式
3 不定积分的性质
13-2 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1 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
2 第二类换元法
3 分部积分法
13-3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1 定积分的概念
2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 定积分的性质
13-4 微积分基本公式、定积分的计算
1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2 变量替换法
3 分部积分法
13-5 定积分的应用
1 平面图形的面积
2 旋转体体积
13-6 典型例题
第5部分 线性代数
第14章 行列式
14-1 行列式的概念与性质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性质
3 几个特殊的行列式
14-2 行列式的计算
14-3 典型例题
第15章 矩阵
15-1 矩阵及其运算
1 矩阵的概念
2 矩阵的运算
3 方阵的行列式
4 特殊矩阵
15-2 可逆矩阵
1 可逆矩阵与逆矩阵的概念
2 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
3 可逆矩阵的性质
15-3 矩阵的初等变换
1 初等变换
2 用初等变换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
15-4 矩阵的秩
1 矩阵的秩的概念
2 矩阵的秩的计算
3 矩阵运算后秩的变化
15-5 典型例题
第16章 向量
16-1 n维向量
1 n维向量的定义
2 n维向量的线性运算
16-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1 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出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3 其他几个有关的结论
16-3 向量组的秩
1 向量组的秩和最大线性无关组
2 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的关系
16-4 典型例题
第17章 线性方程组
17-1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1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2 齐次线性方程组
17-2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1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
2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3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基础解系
4 消元法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17-3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1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
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结构
3 消元法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17-4 典型例题
第18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8-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
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
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
3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18-2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问题
1 相似矩阵的定义
2 相似矩阵的性质
3 矩阵对角化的条件和方法
18-3 典型例题
模拟试题(1)
模拟试题(2)
模拟试题答案
附录A 初等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
附录B 微积分中的一些常用公
书摘
第1部分:算术
第1章算术:
1.1概念、性质和运算
1 数的概念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
将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它们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等。
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2数的整除
当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无余数时,则称a能被b整除或称6能整除a当a能被b整除时,也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的数本身也能被3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