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从2000万美元到140亿美元的神话.
让人受益匪浅的大师投资案例..
帮你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发现牛股
找到 “10年赚10倍的股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推荐序二 (赵俊伟)
前言
第1章 法则之一:立志“十年赚十倍”
1.1 十年赚十倍不是梦
1.2 十年赚十倍—林奇的案例
1.3 十年赚十倍—中国的案例
1.4 理想公司的特征
1.5 如何应用
第2章 法则之二:复制成功
2.1 能复制的成功
2.2 能复制的成功—林奇的案例
2.3 能复制的成功—中国的案例
2.4 如何应用
第3章 法则之三:发现拐点
3.1 拐点很重要
3.2 判断拐点—林奇的案例
3.3 判断拐点—中国的案例
3.4 如何应用
第4章 法则之四:好马也吃回头草
前言
在我的心目中,像林奇、斯蒂夫这样的基金经理是大众真正可以去模仿的,他们在实际操作当中的一些经验值得个人投资者借鉴。林奇的很多观点对于大部分散户都是很积极的,我一直坚信每个人阅读林奇的书都会有所受益。
尽管林奇撰写的三本书已经把他的成功经验总结得比较清楚了,但是在中国的实践中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路。他的投资思路散落在他的3本书中的各处,归纳总结之后,可以更加突出重点,把握林奇核心的投资观。想到此处,紧张的心态有所放松,但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就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哪怕在这段路程上自己的努力能够前进100米也算是给读者一个交代。当然在这个前进的道路上,市场中的佼佼者比比皆是,一个务实的态度更加重要。
在林奇看来,“就像一步步弄清一个故事的情节一样,全面深入研究一家公司真的一点也不难,最多不过是花上几个小时而已。”在本书的写作中,我也试图从林奇的角度去分析公司,总结这位大师的研究和分析思路,以便能够对投资者有所帮助。在实际研究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林奇在他的分析中主要是针对必要性,而不是充分性。充分性需要结合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具体变化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必要性都具备了,但股票价格却很高,所以并不具备投资的充分性。所以我在仔细研读的过程中,只能是从研究其必要性出发,尽量地去揭示充分性。此外,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分析尽管不能告诉我们未来会怎样,但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些对未来的启发,那么这种事后的总结也是有意义的。..
林奇也曾经说过获得了信息“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买入它们的股票,这还远远不到确信值得购买的时候呢。到此时为止你所了解的信息只不过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展开的故事的开头而已”。林奇认为分析一个公司的股票就像分析一个故事一样,将股票分类只是分析公司股票的第一步,也就是必要性的开始。在分类后可以有助于把握后续投资的思路,然后了解各种细节,以帮助我们去猜测这个故事的结果。
本书是《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一书的姊妹篇。在《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一书中,更注重对于林奇投资思路的宏观把握,而本书则更关注投资的具体实践,对国内外的案例分析更加具体,也更注重分析的思路,突出背后的逻辑故事。在分析过程中也基本没有涉及财务方面的研究,因为在本书中它不是重点,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在分析过程中,尽量遵从林奇的分析本意和思想,但是在总结过程的分析时难免有我自己的思维,再加上资料有限,水平有限,最终的成果难免不尽如人意。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总结的法则相互之间绝对不是孤立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对于本书的出版,首先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李文静女士,她的认真态度以及专业的建议和帮助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增加了我对出版这本书的信心。同时也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一贯支持。
最后,祝福大家投资成功,让我们共勉!
序言
在证券投资成为一种火爆时尚的时代,全社会的智慧都在向这里汇集,于是,各种花样翻新的投资理论吸引了大量急于暴富的投资者,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投资方法才真正有利于走上可以持续盈利的正确道路?.
如果一群人坐在一起辩论马有多少颗牙齿,是不是能算卦的人说的就是对的呢?是不是口才最好的人说的就是对的呢?是不是权力最大的人说的就是对的呢?是不是智商最高的人说的就是对的呢?全都不是。如果想知道马有多少颗牙齿,不用坐而论道,可直接站起身,到乡下找来一匹马,掰开马嘴数一下就完成了。答案就在沸腾的生活中,就在你不停地感受里。所以,无论你的理论有多么高不可攀,无论你的智商有多么不同于常人,无论你的技巧多么花样翻新,如果想找到事物的答案,很多素质都未必能用上,其实很简单,就是跑跑腿,动动手。
1990年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股票投资的书籍——彼得·林奇的《在华尔街崛起》。十几年来,他的书翻印了很多次,但基本原理一点没变。当时他书中有一段话深深激励了还在读大学的我:不要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业余投资者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只要投资者对于股票认真做一些研究,稍稍动一些脑筋,就可以在华尔街的专家们之前,从自己所工作的地方或邻近的购物中心之类的行业中选出一些前景不错的股票。成绩不会比专家差。..
我走了十年的弯路,才明白彼得·林奇的话是多么正确。投资理财知识关键在于领悟,用不断的成败磨炼出一种做事的方法和观念。而掌握了这些经过锤炼的原则,就可以让金钱为你而工作了。股票是什么?股票是企业的股权凭证,买股票不看企业,就如同打牌不看牌,这样能赢?只要明白企业的情况,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很好的投资者。如果不研究企业,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智商、职位,都会赔钱。
什么叫不惑?并不是知道就可以了。而是知道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
所以,身边的那么多企业,你作为消费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当投资专家要询问你如何看待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你就是比专家还有优势的投资者。
本书作者在总结彼得·林奇投资的基本法则后,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精心挑选了成功的案例,为投资者展现了从生活中寻找优质公司股票的思维过程,对投资者很有帮助和启发。其实投资成功并不靠牛市的来临,而是靠思维方法的正确和可复制。我们没有本事知道市场短期波动的具体形态,但我们可关注我们能做好的,那就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我们不一定非要买书里举出的股票,而是要根据本书提供的分析方法学会自己找到好的投资品种。学习钓鱼的技术比得到两条鱼重要得多, 因为你拥有了走到天涯海角都不再害怕的生存技能。作为一名投资者,如果你真的具备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价值投资的思维体系,你就会惊叹:世界到处都是机会,只是缺少发现的双眼,你用正确的心态,去挖掘生活的美丽,你就会最终明白彼得·林奇对我们的倡导:投资就是用简单的常识来寻找伟大的机会。...
张昕帆
CCTV《理财教室》主讲人
书摘
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的彼得·林奇,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在1977~1990年这13年里,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令该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到14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基金,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优异的业绩让每个投资者都向往取得林奇的投资诀窍。
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专辟一章介绍如何寻找十倍股,他认为个人投资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发现属于自己的“十倍股”。林奇曾经提到:“寻找十倍股的最佳地方就是从你家的附近开始,如果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在林奇曾经提到的Dunkin's Donuts公司、The Limited、麦当劳以及Pep Boys汽车配件公司等一批十倍股,第一批发现它们的投资者遍布全美国各个地方,例如那个著名的消防员的故事。这也说明了个人投资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发现这些好的股票是有可能的,而且不必让这些十倍股脱离个人投资者的每天的视线范围。
1.1十年赚十倍不是梦
“十年赚十倍”的英文是“tenbagger”,即长线牛股,这一词汇在2005年以后的中国市场很为流行。林奇用“tenbagger”这个词来描述十年期间公司股票价格上涨约十倍的股票,而这样的股票就是他所希望寻找的。Tenbagger(长线牛股)是持续的高复合增长率造就的。假定估值不变,当盈利年增长率超过25%时,十年期间公司的盈利和股票价格就将上涨约十倍。应该说“十年赚十倍”是林奇所有投资法则的总括,也是他的第一法则。他不仅强调了买入和选股的重要性,更强调了卖出的重要性。
十年赚十倍,听起来有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林奇在书中对此更是大加渲染。为什么人们将这种理念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首先,十年赚十倍是一个立足于长期的投资计划。从投资与投机的角度来分析,笔者认为十年赚十倍是一个偏向于投资的理念。正是因为立足于长期,所以从投资者的心态、对企业的分析和看法、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投资思想以及资金安排等可能更为理性,也更为客观。投资者树立这种信念后,就不会因为目前的涨跌而影响了投资的美好心情。
其次,十年赚十倍理念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往往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和公司治理,这种理念的树立对于上市公司专注于公司业务更为有利,就更有可能实现让投资者十年赚十倍的理想。
再次,十年赚十倍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收益,可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全身心投入的一个理性的预期收益,是一个享受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共同成长的过程。
最后,十年赚十倍会让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时候更加关注未来,而不是目前。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因为时间有限和精力有限,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踏实选择一个好的公司,投入全部可用时间和精力,则更有可能实现成功。
林奇认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寻找理想的公司,寻找能够“十年涨十倍”的公司,投资者最好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这项工作。所以十年赚十倍最为根本的是寻找理想的公司。比如发现一个成长好的从事紧身袜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与发现一个身处激光产业的公司相比,前者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无疑更容易把握和理解。在林奇看来,高竞争复杂型行业中管理有方的优秀企业和无竞争简单型管理平平的一般企业相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更容易把握。
当然,要想十年赚十倍,那么就不仅要在理想的公司中寻找机会,那些周期性行业从低迷走向复苏的拐点、被埋藏起来的黄金以及能复制成功的连锁企业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所在,在后面的章节将会一一剖析。正如林奇所说:“幸运的是我们周围有足够多的十倍股,虽然我们可能错过了其中的大多数,但依然能够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十倍股。”
1.2十年赚十倍——林奇的案例
林奇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十年赚十倍”,是因为他发现了理想的公司,这涉及将一个投资法则落实到具体选股的环节上。其实,每个投资者应该都有自己心中的理想公司的样子,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稳定、公司治理完善并能够给投资带来高额的回报等。国内有很多类似的活动可让投资者或专家来选出心中理想的公司,比如最受尊敬的上市公司、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最具威望的上市公司等。应该说,无论是国内和国外,无论是职业投资人还是非职业投资人,对于理想公司的追求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林奇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如果能够很容易地了解某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也就能够容易地了解处于行业内的某一家公司的情况。寻找理想公司这个工作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做的,而每个投资者在一年当中都会碰到一两次,甚至更多的发财机会,这就是寻找理想公司的最终目标。理想公司是每个投资者梦寐以求寻找的对象,在股票市场中,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公司。林奇则针对他心目中理想公司的特征,总结了他所寻找的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这些特点看起来都非常简单,贴近生活,但都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1.2.1溃疡药背后隐藏的“十倍股”
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SmithKline Beckman,SKB)是一家专门生产对溃疡很有效的药品公司,其产品之一是泰胃美(Tagamet)。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从1977年的每股7.5美元上涨到了1987的每股72美元。而事实上,如果再往前两年,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曾经在每股4美元左右徘徊不前。
林奇对这个案例是如此分析的: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而言,它们是专门治疗溃疡的药品,可以有效地缓解胃溃疡的症状,而且需要不断且经常地服用。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市场占有率很高,从城市到农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很多医院的医生也把它作为常备药品推荐给患者。
以上两点直接说明了该公司市场发展的潜力,由此推理,在假设一个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通过测算病人的比例,就可以基本推论得出大概的市场规模。这样就可以从公司目前的规模和未来的规模之间的差距基本测算出大概的收益增长率,从而获得对于股票价格的判断标准。
作者其它作品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