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Macroeconomics
- 原出版社: McGraw-Hill/Irwin
【插图】

编辑推荐
“It is difficult to exaggerate the word-wide impact of Mr.Samuelson's Economics.”
——The Economist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取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阿沙•林贝克当年在颁奖致辞中曾经这样评价:“萨缪尔森在提高经济学分析水平方面的贡献,已超过当代任何一位其他的经济学家。他事实上是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领域。” ——摘自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辞
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不仅能够让初学者迅速地概览主流经济的全貌,而且还能不断地刷新新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在西方它堪称一部“流动的百科全书”。
——高鸿业教授
《宏观经济学》(第18版)在前1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最新的经济数据,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金融市场、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真实商业周期理论,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国际化外包、股息税改革、品牌版价值以及行为经济学等也给出了最新的介绍。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行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宏观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全书共4编18章: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宏观经济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本书对金融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对国际化外包、股息税改革、品牌价值以及行为经济等也给出了最新的介绍。
本书适合于高等学院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iMBA、E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者,政府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作译者
目录
前言
经济学与互联网
第一编 基本概念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
A.导言
B.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C.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A.市场是什么
B.贸易、货币和资本
C.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3章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
A.需求表
B.供给表
C.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第二编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
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A.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B.总供给和总需求
书摘
20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之间的鲜明对比表明:能否明智地管理本国和全球的经济的意义是何其重大。从经济上讲。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是完全与世隔绝的。当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的警钟敲响的时候。其令人惊恐的声浪显然会波及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国家之间的经济纽带是什么?从经济学看最重要的无疑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之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使得人们能够受惠于各国比较优势下的专业分丁所带来的各种好处。通过出口那些本国生产相对有效率的商品和服务。进口那些本国生产缺乏效率的商品和服务,就可以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现代经济中,国际贸易总是需要采用许多种货币才能得以进行。而国际金融体系作为一种润滑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成那些需要美元、欧元和其他货币的商品贸易和货币兑换。..
国际贸易粗看上去好似达尔文所描述的那种得失争斗——各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利润和重要资源而经常地发生冲突。但仔细地看,20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的确已经在血腥的贸易战中迅速地进化。纷纷参与并建成了旨在加速增长和增进公平的国际经济规制体系。
当然。各国经济体制的整合显然也存在风险。90年代的世界经济曾爆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包括1991一1992年欧洲汇率体制的信心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货币崩溃危机。1997年东亚银行和货币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1998年全球资本的流动性危机。以及拉丁美洲的一系列金融危机。2002年初发展到顶点的阿根廷的货币危机和经济崩溃等。每一场危机都曾经迫使遭受危机国以及其他国的政策制定者反思政府干预和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但最终,这些危机都没有导致普遍的经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