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历经5年思考和沉淀之珍藏原创
一次有意义的投资思维之旅
避开误区,巧妙投资,稳妥赢利。
成功的投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成功的思维故事。一次意义的投资思维之旅。
投资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需要灵感、悟性、经验和积淀,但更需要的是思考。
知识+技巧+心态=财富,本书分为三大篇:思想篇、理论篇和实务篇。书中从如何进行投资思维说起,讲到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道氏理论、K线、墨菲法则,再谈到怎样选择、怎样卖出、学会空仓、教你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做个聪明的投资者。
·知识窗,让你对投资理论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让你对投资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思辨的语言,启发你深入思索你的投资行为。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推荐序二(刘景峰)
前言
第一篇 思想篇
第1章 走入黑暗
如何进行投资思维生于忧患
善待错误
预测思维
适应性思维
第2章 目的之辩
投资的理性思考理念之变
交易信仰
挑战秩序
寻找根源
另一种形式的马拉松
门槛的随想
数学启发
工具与现实
智能延伸
第二篇 理论篇
前言
投资实际上是一种思维,市场的涨跌则是思维本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投资者在把握市场涨跌的同时也就开始把握自身操作了,正如把握音乐的节拍一样。然而在市场中,更多的人关心或预测的是明日的涨跌。事实上在一个多变的市场中,关键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市场去赚钱或减亏,接着才是如何去判断市场以决定怎么做及做不做的问题,而不是市场如何走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思维的体现,很多时候尽管投资者预测得,很准确却并不能实现赢利,就是因为如何操作的问题考虑得太晚了,从而失去了诸多机会。在操作中,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就是要考虑投资的方法,一类是尽量追求赢利的幅度,以个别交易的大幅上涨弥补多次交易的较小亏损;另一类是追求赢利的频率,积少成多。在具体的应用中,随着市场和个人技术的差别采取以其中一类为主的方法是能够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的,并不是这两类方法对所有人和所有市场在任何时候都适用。此外在具体的运作中,投资者往往忘却感受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另味享受,正如骑马一样,随势而动才算是会骑了。当我们面对操作交割记录的时候,能否对赢的结果分析其偶然性,对输的结果尽量分析其必然性?回答往往是否定的。其实,自我批评的力量在下一次实践中就可以显现出来了,周期并不需要太长。
既然是思维,我想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均是可以运用的。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的价值正如原始股开始时一样是不会有太多人发现的,往往其增值了大家才会去关注,未想到其已有所属。再回到股市中,若将其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当我们考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时,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景象:经济学提供了思考的基础,物理学则与市场均衡联系起来,生物学教给了我们交易方法是演进和变化的,社会学强调了集体行为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心理学是市场的根本,哲学从另一个高度去指导交易策略和投资理念,文学给了我们思考的余地。
当然,最后我们不能忘了风险管理,有了风险管理,不仅不会限制我们的操作,反而会为我们在操作中提供更多的选择。风险管理正如一种忧患的思维,在促使我们不断地进步。
其实,投资就是一种思维、它需要灵感、悟性、经验和积淀,但更需要思考。
投资需要开放性思维
由于遇到问题时习惯于问为什么的思考模式,常常使我在投资道路上陷入自我思考的状态。我一直在投资的过程中坚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对错。我曾经有过不知所措的成功,但我从来不认为那是成功,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失败和教训。当继续多次面临投资问题时,也迫使自己思考投资的实践与现实。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时刻都要考虑选择和面对不确定性的问题,而一切让投资者做出决定的根源就在于在生活、工作和环境中形成的问题思考方式、对事物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性格,每个个体常常都会因上述三者的差异而对相同情况做出不同乃至相反的决定。其实这三者归于一点就是思维的差别,不仅仅是投资,其他方面的种种选择与决定也是由最终思维模式来加以决定的,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沟通过程中思维也显得更加重要。思维是可以逐步完善的,投资也是如此。..
投资是一种思维,思维本身就是开放性的,一种基于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开放性平台,每一个行走在投资路上的人,都应该有一个开阔的胸怀,敢于学习并接纳新的事物,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投资作为一种开放性思维,其在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并不需要崇拜前驱,但在考虑问题时需要学会尊重前驱,无论成败。市场上的投资实践常常让人陷于不复的境地,无法摆脱,这其实无可厚非,因为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学习和了解未知的欲望。当我们一次次面对投资的选择时,不仅仅需要面对自身的欲望,而且还要知道别人或者市场的可能性观点,许多投资的失败常常是因为一厢情愿,相信自己包括相信自己对专业和内心的判断与相信自己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在这个投资的平台上可以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内心对世界的一种“偏见”,接近于其他人最内心的“偏见”,此处的“偏见”是对市场不确定性的个性化看法,当这种个性化看法趋于一致时可想而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改变旧的思维习惯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
当年,柳生拜师宫本。学艺时,向宫本说:“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吧!”柳生说:“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将投资作为一种思维来对待,那就意味着我们赖以考虑的基础广泛而博大,对待成功也将不会囿于某一个狭小的范围(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正如中医和西医都可以治病,尽管方法差异很大,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对待世界的不同哲学思维方式都达到了对世界的相同理解。更进一步说,我们可以推知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理论作为基础,毫无疑问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投资者在学习投资方法时,更应注意其背后的根本理念。可是成功并不就像每个投资者所希望的那样,不断地冲动所带来的仅仅是“冲动的惩罚”,投资者在市场的实践中由于冲动和自欺欺人,往往市场惩罚所带来的后果也是直接而深刻的。在我们的世界中,到处都在讲吸烟有害健康,肥胖容易导致过多疾病,可是在大街上吸烟或过重的人却随处可见。
我们不断地强调成功背后的理念,但现实的压迫并不能让太多的人有时间去学会更多的思考,恰恰相反是更多的交易。可是,没有正确的思维如何能够进行正确的交易。当我们被动地学会一次正确的交易时,那么下一次呢?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的结果仍然会与以前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改变的勇气以及改变后所面对的更多不确定性根本让人无法预先知道其后果的好坏。所以对旧有思维的超越需要克服的是人性中的恐惧和懒惰。就像唱片,不管你播放多少次,它始终都在播放着相同的曲子,因为它受制于音轨的刻痕。一个经典的对“精神病人”的解释:“一再重复做相同的事,却妄想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可以知道,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投资中改变旧有的习惯、不断地完善投资的思维和习惯是多么重要,一位好的水手不能控制海洋的运行,但是却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知识的积累,从经验中积淀知识,由此可以知道出海和避风的良好时机,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水手的知识和思维,也就是说,要正确而有效地运用,我们的头脑,善用我们的思维。...
张荣亮
okinvest2000@yahoo.com.cn
序言
2007年必定是让中国人铭记在心的不平凡之年。在这一年,沉寂了多年的中国股市一改往日的平静,以惊人的表现和速度向人们诠释与证明了股市的投资价值,这种投资价值打动了无数中国普通百姓的心,巨大的利益诱惑驱使人们不断地把手中的钱投资到股票、基金和房地产等各种市场以谋求个人资产的迅速增值。投资的结果在使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
也许就在这一年,不经意间,投资已成为许多普通人的一种思维习惯,成为个人思考和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脑海中的一种意识,似乎每个人都走上了一条投资之路。当然,投资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充斥着各种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尽可能少地品尝失败的苦果就需要在投资之前理性地思考,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掌握切实有效的投资工具,不断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还要紧密联系实际,逐渐地把这一过程培养成自己的一种习惯,用心去体会、领悟纷繁变化的市场动态。..
今天,有众多投资机会摆在每个人的面前,每个人都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市场如岁月,有春夏秋冬,有阴晴圆缺;投资如人生,有喜有悲,有起有伏。原有的思维或思路不足以保证大家在投资的道路上成为最终的胜者或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更需要了解如何有效地去投资,掌握在各种市场中做正确投资决策的本领,或者说养成有益的投资思维习惯。这种本领更多地体现在投资者的思想中,是人们对投资的一种感悟,一种理性的认知。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的思维是投资知识在哲学理论中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体现。
势无常势,水无常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投资者需要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顺势而为,把握和跟上市场的脉搏或节奏,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进而领悟到投资的真谛。...
刘景峰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裁
书摘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东西。投资更是如此,时间上的相对性和策略上的相对性时刻都会存在。在相对性面前,天价和天量的概念或许本身就是个噱头。投资的相对性,从时间这个角度来看,除了时间本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相对性,还包括时间持续周期的长短的相对性,这也是涉及投资中长线或短线的讨论。
相对的真谛
在一段路上所探讨的问题也许过于抽象而显得有些晦涩,有时在摸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却也不由地引入了抽象。但这些只不过是在启发思维的同时多开了几个窗户的问题,每个选择的窗户后面也许结果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如何找到窗户而不是碰壁。
其实在实际的投资市场中,时刻都面临着不得其解的选择和疑惑,从而在投资抉择上显得有些犹豫,也许一个问题的抽象分析对理解这些疑惑有着莫大的帮助,毕竟每个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不同,强加于人的理解并不见得有利于后续的抉择。思维在投资的道路上奔跑着前进,希望得到的是对奔跑理由的解释,而市场中种种让人深思的现象以及命题无疑给出了充足的理由,对深入认识后再次进入一个平台的期盼也是一个目的所在。在这里,我们仍然回到其中的一个命题:相对性法则。
相对性法则是处于宏观环境的微观个体依旧不能摆脱的一个自然法则,而这个法则更多地强调了我们对认识的体验。根据历史的经验,每一个问题的彻底解决都是由于发现了更好的科学方案而代替了旧的方案,那么在科学领域的相对性是一种永恒,因为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穷尽也就没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学解释。在现实当中,琐碎的事情也只能在相对于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做一个最优化的选择,而并不是绝对的。这也意味着选择随着时空的改变或放大仍然还是相对的,只不过在我们所处的现实当中这种已经作出并付诸实施的选择是不可拟的,不同于理论可以一直予以优化。对这种不可拟的选择来说,我们只有通过以后更加优化的选择来弥补遗憾或者是在另外一个时空予以纠正,这也将我们的思维直接引入了市场的现实。
作者其它作品
投资是一种思维(第2版)(精装)
- ¥55.00
- ¥37.40
- (特价书)像彼得.林奇一样..
- 像彼得.林奇一样投资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