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目录
推荐序二(邵明路)
推荐序三(詹文明)
译者序
序言
引言 企业家经济
第一篇 创新实践
第1章 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
第2章 有目的的创新和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
第3章 创新机遇来源一:意外事件
第4章 创新机遇来源二:不协调的事件
第5章 创新机遇来源三:程序需要
第6章 创新机遇来源四:产业和市场结构
第7章 创新机遇来源五:人口统计数据
第8章 创新机遇来源六:认知的变化
第9章 创新机遇来源七:新知识
第10章 聪明的创意..
第11章 创新的原则
第二篇 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第12章 企业家管理
译者序
记得几年以前,我曾以《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课程研发教师的身份,旁听过某德鲁克研究培训机构的一位资深老师的课程,课程题目叫做“企业家与创新型小企业”。席间,有一位学员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早点铺的老板是否称得上是企业家?还是说只有大企业的老板或总经理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于是,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最终也没能形成一个满意的答案,而这个学员的问题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类似的情景也出现在去年国内一个“管理峰会”上,主席台上的几位企业界嘉宾就“什么人是企业家”对话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也是各执一词。.
其实,“企业家”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多的疑问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大家查找最新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根本找不到关于“企业家”一词的解释;而在英语系国家里,“企业家”往往被定义为创办自己全新小型企业的人;在德语中,“企业家”一词则跟所有权联系在一起,主要指那些同时拥有并自己经营企业的人(英文对应可译为“owner-manaser”);法语中,“企业家”的意思又是中间人或中介……这么多的不同定义,难怪会造成大家对“企业家”理解上的分歧。我认为,在阅读本书之前,有必要向读者解释一下“企业家”一词起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
“企业家”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语enbepnndre,意思是中间人或中介。到了中世纪,“企业家”指的是演员和负责大规模生产项目的人。到了17世纪,“企业家”指的是与政府签订固定价格合同,承担盈利(亏损)风险的人。最早论述这一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里夏尔·坎提隆(Richard Cantillon,1680—1734)。在他的论述中,“企业家”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他人认识的获利机会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坎提隆在其著作《商业概论》中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冒着风险从事市场交换,即在某一既定价格下买进商品,在另一不确定的价格下出卖商品。企业家所获得的是不确定收益。
在坎提隆之后,另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作家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将“企业家”一词推广使用。当时,萨伊作为新闻记者经常访问英国,在那里,他熟悉了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作品。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没有对资本的所有者和对企业进行组织和经营的管理者或“承办者”进行正式的划分。萨伊注意到资本家和“承办者”的作用与职责是不同的,即使在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萨伊不满意以前使用的“承办者”(undertaker)和“促进者”(promoter)这样的词语,于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表达方式“企业家”(entrepreneur)。萨伊在1800年时曾经这样说过,企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在这里,我们看到萨伊不仅把“企业家”与所有权分离开来,而且,他将提高生产力和产出的职责赋予了企业家。
最早将企业家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提出并进行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1890年)中系统论述了企业家的作用。他认为,一般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于买卖双方都不能准确预测帝场的供求情况,因而造成市场发展的不均衡性,而企业家则是消除这种不均衡性的特殊力量。企业家是不同于一般职业阶层的特殊阶层,他们的特殊性是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1883—1950)对企业家的研究最有影响力,他发展了马歇尔的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他称之为“创造性破坏”)。他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 (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均衡和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和始作俑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熊彼特首次突出企业家的创新性,但是他认定企业家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他认为,一个人由于“实现新的组合”而成为企业家,“而当他一旦建立起企业,并像其他人一样开始经营这个企业时,这一特征就马上消失”。因此,企业家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按照他的定义,一个人在他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不可能总是企业家,除非他不断“实现新的组合”,即:不断创新。简言之,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
创新是企业家的标志
德鲁克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3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他于1985年出版了这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该书中,德鲁克回到了萨伊对企业家的定义,同时又发展了熊彼特的理论。他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定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德鲁克看来,“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就是:(1)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2)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3)开创了新市场和新顾客群;(4)视变化为常态,他们总是寻找变化,对它做出反应,并将它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综上所述,在德鲁克眼中,“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所以,仅仅创办企业是不够的。一个人开了一家餐馆,虽然他冒了一点风险,也不能算是企业家,因为他既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满足,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消费诉求。但同样在餐饮业,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却是杰出的企业家,因为他让汉堡包这一在西方很普遍的产品通过连锁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产出,增加了新的消费需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德鲁克同时也告诉我们“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什么无关:(1)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非科技企业都可以有企业家,也可以具备企业家精神。(2)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所有权无关。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一个普通职员,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并具备企业家精神。(3)企业家与人格特性无关,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在书中,德鲁克用他惯用的辛辣讽刺口吻说道:“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具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在所谓的企业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大多数人缺乏方法论,违背了基本且众所周知的法则。”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之所以用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全面定义“企业家”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并选择这一时机发表这本创新实践的经典之作,是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原因的。按照德鲁克的推算,1965—1985年间,美国经济创造了近4000万个就业机会,而同期的欧洲却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即使是日本,它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仅为美国的一半。在全球经济都在遭遇“康德拉杰耶夫经济停滞”现象的痛苦时,为什么唯独美国就可以幸免?答案并非是高科技,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企业家管理。企业家管理可以使我们的经济走出滞胀所带来的困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走出经济危机,以及由它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
而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引进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必须努力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为了有效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德鲁克将他30多年关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系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心得浓缩成《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
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虽然写于20世纪80年代,但时至今日,该书仍是探讨企业家精神及创新原理及实践的最佳经典著作。在德鲁克看来,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像20世纪50年代将管理学作为一种可以教授与学习的原理那样,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德鲁克也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视为一种可以教授与学习的原理。通过对创新七个来源的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及经济史上各种生动而广泛的例证,德鲁克给我们展示了创新来源向我们开启的一扇扇机遇的窗口。而在论述创新普遍原则时,他给我们简单明了地总结了创新的原则和禁忌以及三个易被人忽视的“实现条件”,供我们在实践中参考。
德鲁克对有关企业家的浪漫故事显得有点无动于衷,他总结道:“……创新者并不如同一般人的想像,是超人和圆桌骑士的混合化身……目标明确的创新源于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以及辛勤的工作,这可以说是创新实践的全部内容。我们之所以要将它展示出来,是因为它至少涵盖了90%的有效创新。与其他领域一样,想成为一个杰出的创新实践者,只有经过某种训练,并将它完全掌握后,创新才会有效。”
另外,为了使该书对公司的管理者更具操作性,德鲁克在本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将近全书的一半篇幅)讨论了企业家管理(内部政策)和企业家战略(对外政策)。正如德鲁克在前言中对此书的评价:“这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书,但是它并不是告诉人们‘如何做’的书,而是通过对政策与决策、机会与风险、结构与战略、人事任用与薪资奖励的叙述,来讨论‘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what)、‘何时(when)以及为什么(why)进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等诸多问题。”
曾经有人问德鲁克是否认为“同时存在着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两种不同的人”。德鲁克的回答是:“既是也不是。工作有企业家与管理者之分。如果你不懂管理,那么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反过来,如果你只懂得管理而不具备企业家精神,那么,你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官僚主义者。”“管理者”和“企业家”并非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样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管理者是拘泥于现状的奴隶,而企业家是新事物的创造者。在德鲁克看来,“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新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还是一个企业巨头,只要实施“企业家的管理”,就可以将二者融合。
序言
这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书,但它并不是告诉人们“如何做”的书,而是通过对政策与决策、机会与风险、结构与战略、人事任用与薪资奖励的叙述,来讨论“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what)、“何时(when) 以及为什么(why)进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等诸多问题。
本书分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
本书的第一篇论述了创新实践。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科。它首先向读者展示了企业家应该在哪里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随后,又探讨了将创意发展成为可行的事业或服务所需注意的原则和禁忌。
本书的第二篇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践,重点讨论对象是机构——创新的载体。它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面来讨论企业家管理。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使一个机构(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机构应该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会有哪些障碍、陷阱以及常见的错误?这一篇最后会就企业家个人的角色和决策进行探讨。
本书的第三篇是企业家战略,讨论了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毕竟,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这三篇与本书的引言与结论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言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与经济相联系,结论部分则将它们与社会联系在一起。..
企业家精神既非科学又非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当然,它有它的知识基础,本书将以系统的方式将这一基础呈现给读者。但是,正如其他所有实践领域(例如医学、工程学)的知识一样,企业家精神的知识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事实上,实践知识的内容组成主要是由目的来界定的,也就是由实践本身来界定的。所以,这本书必须有多年的经验作为后盾。
我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始于30年前,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那时,有两年时间,我在纽约大学研究生商学院主持一个研究小组,每周集会一次,就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进行长时间的研讨。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一些刚刚开始创业的企业家,其中不乏成功人士;另外还包括现有机构(大部分规模较大)的中层管理人士。这些机构各不相同,其中包括两所大医院、IBM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一两家大银行、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几家杂志和书籍出版公司、几家制药公司、一家全球性慈善组织、纽约天主教大主教管辖区以及长老会等。
在那两年的时间里,这个研讨会所发展出来的概念和思想,都已由研究小组成员每周用他们自己机构中的亲身经历加以验证。我在随后长达20多年的顾问生涯中,继续对这些概念和思想加以验证、确认、提炼和完善。同样,我的顾问工作也涉及到许多不同机构。有来自企业的,包括制药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公司、意外伤害保险等非科技公司、欧洲和美洲的全球性银行、个人创业公司、地方性建材批发公司以及日本的跨国公司等。另外,还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包括几家主要的工会组织、一些主要的社区组织(例如美国女童子军以及国际救援与发展合作组织(C.A.R.E.))、几家医院、大学、研究实验室以及各种宗教组织。
由于本书是多年观察、研究和实践的浓缩,所以我能够运用大量“微型案例”来阐明正反两方面的政策与措施。至于那些在书中所提及的机构,它们从来就不是我的客户(比如IBM),有关这些机构的实例或者已经被公开报道,或者由机构本身披露。除此以外, 同我所有的管理书籍所采取的方式相同,我在本书中也不会公开与我有业务往来的机构的名字。但是,本书所选择的案例均为真实事件,讨论的也是真实存在的企业。
最近几年,管理学者们才开始关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而我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在我所有的管理书籍中,一直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本书是我第一部以系统化的形式完整阐述这一课题的书籍。它应该是这一重要课题的开端,而不是最后一部书。我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并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彼得·德鲁克
1984年圣诞节于加州克莱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