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你正常吗?也许是的。
你傻吗?也许也是的。
“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
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
内容简介
作译者
他是一位杰出的行为学研究者,其研究涉及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学以及幸福学等诸多领域。
他的著作在许多国际期刊上发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教授在获奖致辞中提到了他的研究贡献。..
在北美和中国,他被许多一流大学邀请讲演。他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的管理决策课程备受欢迎。工作之余,奚教授有许多个人爱好,他爱听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也爱吃上海的冷馄饨。...
目录
一天晚上,一个人拿了100元去赌博,刚开始时运气特别好,很快100元变成了10 000元。可是好景不长,后来一输到底,把所有的钱都输光了。你觉得这个人那天晚上损失了多少钱呢?
第2章 你买过没用的东西吗—交易偏见 /21
不管是买房子还是买闹钟,消费者有时会花钱买没用的东西,有时又不肯花钱买有用的东西。正常的消费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是什么在影响他们?你曾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第3章 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吗—沉没成本误区 /37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商业人士或政府官员,在投资决策中常常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因为已经花费了时间、金钱、精力等不可能回收的成本—沉没成本,而执著地坚持到底。当无法挽回的损失出现时,你能逃离这个越陷越深的泥潭吗?
第4章 你有自知之明吗—过于自信 /57
不自信会使我们丧失前进的勇气,过于自信又会大意失荆州。这该如何是好?要做一个理性人,我们什么时候该自信,什么时候又该有自知之明呢?
第5章 你会习以为常吗—适应性偏见 /75
如果你现在得到一笔飞来横财,你会选择买面积更大的房子还是选择游山玩水?面对物质享受的诱惑,人为什么会产生厌倦?你该如何抉择,才能得到更持久的快乐?
第6章 存银行还是买股票—风险决策 /89
究竟应该把钱放在股市里还是应该放在银行里?究竟谁更应该把钱放在银行里,谁又更应该去买股票?很多决策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本章我们将对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告诉你如何承担适当的风险,并做出更为明智的风险决策。
第7章 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影响更大—损失规避.. /107
你知道吗,人失去一件东西时的痛苦程度和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是很不一样的;而这种不对称性又往往使我们在面对投资、情感等重大问题时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第8章 损失100元和没有得到100元,哪个让你更痛心 —忽视未得收益 /127
假如你想买一只原价1 000元的手表,有人愿意以10元卖一只这样的手表给你,但你知道这表是他偷来的,你会买吗?如果你不想买的话,那你一定要看看这一章,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答案。
第9章 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吗—定位调整偏见 /141
在谈判中应该首先开价还是让对方先开价,这其实很有学问,本章我们将为你揭示一种普遍存在的决策陷阱—定位调整偏见,看看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第10章 你的孩子会长多高—违背概率规律 /155
一枚硬币,你已经抛了10次,每次出现的都是正面,下一次的结果你猜会是怎样的?如果你现在要去中东出差,你觉得自己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什么呢?打破生活中最常见的迷思,有趣的概率规律给出令我们大跌眼镜的答案。
前言
乍一看这两个问题是不是觉得很荒谬?先请你继续往下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小到今晚做什么菜,看什么电影,大到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或者投资什么样的股票等。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总是力求做到十二分的理性,使收益尽可能最大化。那么,如何成为一名理性的决策者呢?一名理性的决策者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简单的问题:
(1)如果用摄氏温度表示的话,纽约的冬天冷还是北京的冬天冷呢?
(2)如果用华氏温度表示的话,纽约的冬天冷还是北京的冬天冷呢?
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那么给出的答案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无论用摄氏温度表示还是用华氏温度表示,本质都是比较冬天纽约和北京的气温,是等价的。如果你两道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说明你至少答错了其中一道。
你一定在想,这么简单的两道等价问题,回答当然是一致的。对,一致性,即对等价的问题给出一致的回答,这正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你是否真正具备这一最起码的理性人素质。
看看你怎样回答:
测试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开车安全的风险、空气污染的风险、身体健康的风险,等等。假设现在,你和其他人一样都面临这些风险,除此以外,你还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不疼不痒,也没有其他症状,却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让你在五年内突然死亡。现在医学界研制出了一种新药,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和实验证明,这种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损害,吃了以后可以把由这种病引起的五年中万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消除。那么请你想想,你是否愿意花钱买这种药?如果愿意,你最多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请把你愿意出的最高价钱写下来:
写完后,再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测试
假设现在,你和其他人一样面临着生活中的各类风险,但你的身体很健康。现在医学界研制出了一种新药,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来测试这种药品。经过严格的科学鉴定和实验证明,这种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其他损害,但是一旦服用了这种药,就会使你在五年中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会突然死亡。那么请你想一想,你是否愿意服用这种药?医药公司起码要付多少钱给你,你才愿意服用这种药呢?请把你的答案写下来:
你这两道题的答案各是多少呢?我们对此做过大量的实验和问卷,发现人们普遍在第二种情况下要求取得的金额要远远高于第一种情况下愿意支付的金额。这是不是和你的答案差不多?也许你觉得这样的答案是合情合理并不矛盾的,但实际上仔细想想,人们的这种决策却是互相矛盾的。其实这两道问题讲述的是同一种情况,就是金钱和健康的交易。第一种情况下你可以用金钱换来健康,你实际上在考虑愿意花多少钱消除五年里万分之一的死亡可能,买回自己的健康;第二种情况是你可以减少一点健康来换取多一点的金钱,你考虑的是要求得到多少补偿才肯出卖自己的健康,招来五年里万分之一的死亡可能。两者都是五年中万分之一的死亡率和金钱的权衡,是完全等价的问题。既然完全等价,那么从客观上讲,人们的回答应该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那为什么两种情况会给你和绝大多数人都带来不同的感觉,而且使你们做出截然不同的回答呢?这正是本书要向你揭开的谜底。..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有与其他人相似的特性,遵循着差不多的规律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我们可以把这些绝大多数的人称为正常人。然而并非所有的正常人都是理性的决策者,事实上,大多数的正常人都是欠理性的。在本书中我们揭示了许多正常而欠理性的人在生活、工作中做决策时常犯的一系列错误和陷入的一个个误区,就像上面两道题一样。本书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名叫“正常的傻瓜”,我们将通过对他那些欠理性行为的分析,为你呈现正常人行为背后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行为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实验总结出来的。就像牛顿定律阐述物理界的基本现象一样,我们的规律阐述的是“正常人”行为决策的基本规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所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决策中有很多欠理性的因素影响着你,甚至主宰着你,混淆你的方向,束缚你的手脚,使你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却只能望洋兴叹。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揭开障目之叶,使你充分认识到这些正常人所犯的欠理性的误区,同时教你几招避免误区、纠正错误的妙方,让你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聪明的少数”,让你比正常人不正常些,始终走在正常人的前列,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行为决策学
本书将要向你介绍的是一门名为“行为决策学”的科学,它是一门研究人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的科学,目前在西方,这门学科正方兴未艾。它的用途相当广泛,不仅有助于个人做出理性的决策,更能在企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积极显著的作用。
行为决策学现今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几年来,行为决策学对经济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决策学的创始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由此我们足以看出,在这个传统经济学统领的世界里,以行为决策学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正凭借其独特的洞察、科学的论断,与实际生活更紧密联系,从而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并逐步得以持续发展。卡尼曼教授和他的长期合作者、前斯坦福大学教授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于1996年病逝),这两位以色列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着重研究人们在不同领域内的判断和决策行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有很多欠理性的行为,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行为决策的崭新领域,他们的研究也成为行为经济学的奠基石。后来行为决策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的关注。20多年前,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在他还是一个经济学专业学生时,看到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教授的研究,顿时豁然开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看到了光明。之后,他积极地将行为决策引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中,开创了行为决策学全新的研究领域—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而正是这些在开创之初曾颇受传统学派肆意藐视和强烈抨击的人们,现如今已然成为了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用事实说话,剥去了“理性人假设”的光鲜外衣,揭露出许多传统学派未曾发现或者无法解释的现象及其本质,在学术界、工商管理界,甚至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等诸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的结构
媒体评论
我从不向商人推荐学者的书,因为,大都厚厚的一大本,有用的没几句,但,这本书是个例外。
——黄铁鹰
前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奚恺元教授善于发现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一旦他把这些美妙的奥秘指出来,我们不禁会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和参加他试验的人一样,犯着同样的错误;我们平常意识不到这些错误,但是一旦奚恺元教授把这些错误指出来,我们就觉得这些错误是多么愚蠢。我们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是正常人。但是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离正常人远一点,而离奚恺元教授近一点,他是一位与正常人不同的天才。
——理查德·萨勒教授
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创始人奚恺元教授是全球判断与决策学领域中占领领导地位的专家之一,其非凡的才华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我很少看到一本书既具有理论的深度,又具有实用的价值,而奚教授的这本书却同时做到了这两点。奚教授的学术成就极有影响,他运用实验研究的证据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解析为什么我们会犯决策错误,并告诉我们如何纠正。我郑重推荐奚教授的《别做正常的傻瓜》,愿与所有探寻人类理性和不理性行为的读者共享。
——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umbling on Happiness 作者阅读这本书,对思维是开拓,对智力是开发。
——崔雪平
中国农业银行监事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