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禁忌1 内部审计概念界定不清 3
禁忌2 内部审计概念体系缺乏系统性 7
禁忌3 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构建不当 11
禁忌4 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明 16
禁忌5 内部审计学科体系建立不合理 17
第2章 规范内部审计职能禁忌 /19
禁忌6 理解内部审计动因失宜 20
禁忌7 界定内部审计本质失准 23
禁忌8 规范内部审计职能失当 27
第3章 内部审计假设禁忌 /30
禁忌9 对内部审计假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31
禁忌10 构建内部审计假设体系不合理 35
禁忌11 表述内部审计假设不准 38
禁忌12 运用内部审计假设不当 39
第4章 内部审计原则禁忌 /40
禁忌13 对内部审计原则的定位不准 41
禁忌14 组织内部审计原则不当 43
禁忌15 运用内部审计原则不明 48
第5章 内部审计规范禁忌 /50
前言
在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大量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就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审计工作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行为,而内部审计机构的特殊位置和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质又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有更多的禁忌行为。比如,相对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在组织内部,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金报酬也出自组织内部。外部审计人员可以无须考虑自身与被审计组织的关系,可以无须考虑审计结果的报告方式,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却有着很多的禁忌。如果选择的工作方式和报告方式不当,不仅无法使发现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反而可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失去工作。因此,对内部审计禁忌的研究具有更加广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选题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独辟蹊径。当前对内部审计的各种规范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全面,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内部审计准则。但这些规范全部都是从正面进行的界定,而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论述和介绍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应该存在和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并对不应该采取和不适宜采取的工作方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引导读者换位思考,拓宽读者的思维观念,从而对指导内部审计的实务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内部审计的内部性是其最大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人员素质要求、工作规程等方面都呈现出与其他审计不同的特色。本书将围绕内部审计的特点,列举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禁忌,希望能够帮助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更加了解和熟悉内部审计的特点、工作方式等,也希望能够帮助组织的高层管理部门了解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而给予内部审计应有的地位,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前我国有关内部审计的专业书籍较少,研究内部审计的学者也不是很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广大渴望对审计实务工作有更多了解的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本书就是从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内部审计的,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既定位于广大的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也包括组织架构的设计者、组织的管理者、内部审计职业的监管机构等,同时还可以作为会计、审计实务人才培养的参考教材。..
本书首先从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和未来前景探讨内部审计禁忌的研究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内部审计实务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按照内部审计理论禁忌、内部审计管理禁忌和内部审计工作禁忌的基本框架对内部审计禁忌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展开深入讨论。在内部审计理论禁忌方面,我们将探讨在界定内部审计概念方面的禁忌、在完善内部审计概念体系方面的禁忌、在构建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方面的禁忌、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禁忌和在建立内部审计学科体系方面的禁忌。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研究在理解内部审计动因、界定内部审计本质和规范内部审计职能方面的禁忌,在认识、构建、表述和运用内部审计假设方面的禁忌,在界定、组织和运用内部审计原则方面的禁忌,以及在制定、构建、表述和实施内部审计规范方面的禁忌。在内部审计管理禁忌方面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禁忌、内部审计人员禁忌、内部审计管理禁忌、内部审计沟通禁忌和内部审计处理内外部关系禁忌等内容。内部审计工作禁忌方面则包括了内部审计目标禁忌、内部审计证据禁忌、内部审计计划禁忌、内部审计考虑重要性禁忌、内部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和执行风险管理审计禁忌、内部审计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禁忌、内部审计运用抽样技术禁忌、内部审计面对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禁忌、内部审计报告禁忌等内容。
科学是无止境的,经验的积累也是无止境的,内部审计禁忌的研究不应以本书的完成而告一段落,更多禁忌问题的研究还需要继续,已经列出的禁忌也需要进行后续的深入研究。所以,本书的完成只是禁忌研究的一个起点,作者希望进行继续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切磋与交流。...
沈 征
天津财经大学
2006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