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著作《质量保证指南》(合著,日科技连出版社,1974年);《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基础》(日科技连出版社,1977年);《质量保证及其在现场应用》(日科技连出版社,1982年);《新版建筑业的TQC》(合著,日本规格协会,1986年);《新版质量管理手册(第2版)》(合著,日本规格协会,1988年);《机能管理的应用》(编著,日本规格协会,1988年)《开展TQC的管理活动》(编著,日本规格协会,1990年);《TQC——发展历程与展望》(日本规格协会,1993年)《TQM及其推进方式》(日本规格协会,1999年)...
目录
第一章质量管理与统计方法1
第一节质量管理1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实施5
第三节质量管理与统计方法12
习题17
第二章数据及其整理方法18
第一节质量管理与数据18
第二节排列图24
第三节直方图27
第四节散布图33
第五节数据特征值的计算方法37
习题42
第三章统计方法基础44
第一节总体和样本44
第二节概率与分布46
第三节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基础理论57
习题64
第四章计量值的假设检验与估计65
第一节方差的假设检验与估计65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美国引入了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的质量管理从当时的统计质量管理(SQC)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全企业质量管理(TQC),面向21世纪,又向着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经营迈进。以产品、服务的质量为中心,积极地管理、改进、改革工作质量和经营质量,使质量管理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的各种活动之中。
日本质量管理的特征之一是质量管理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统计方法是以事实为基础,对生产实际作出客观的判断。生产现场应用以统计方法为代表的各种质量管理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质量管理中使用的方法,除了本书介绍的QC七种工具、基本统计方法之外,还有新QC七种工具、多变量解析、质量功能展开、可靠性分析、IE方法等等。本书介绍的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不仅是解决众多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学习其他方法的基础。..
企业经营活动的国际化要求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和日本国家标准(JIS)进行整合与调整。因此,1998年、1999年相继对质量管理的JIS标准进行了修订。本书中的质量管理术语、假设检验与估计、控制图、抽样检验等也作了相应的改变。
纵观日本50年的质量管理活动,迟早要进行整合。但是,这次JIS修订内容的普及尚需时日。基于这一原因,斟酌JIS的新旧内容,为便于学习撰写了本书。在第一章质量管理与统计方法中,简述了日本质量管理的概况与统计方法的作用,并介绍了各章的内容。从第二章开始,在考虑修订后的JIS的同时,根据笔者的判断,如假设检验等仍采用了修订前的程序,修订后的部分内容本书没有采用。
由于计算机在工作场所和家庭日渐普及,所以,即便不使用本书所介绍的繁琐计算公式,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其结果。但是,为了了解各种方法的真正含义,正确解释其结果,应动手做演算。
本书撰写于20世纪末,那时质量问题接连不断,引起了全社会对质量管理的关注,出现了众多的批评意见,如质量管理出现了制度疲劳、对所制造的产品过于自信,以及有关企业伦理问题等。谦逊地倾听这些声音,21世纪的质量管理首先应回归于产品的质量保证。如果本书能为此尽微薄之力,将不胜荣幸。
在本书脱稿之际,感谢给予帮助的各位同仁,尤其非常感谢日科技连出版社出版部的清水彦康先生和福本一树先生。...
铁健司
2002年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