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会被外境所左右,会随外境境而动摇。一个有修养的人,遇事也能气定神闲,不会轻易受到环境的牵引、动摇。
——星云大师
一个企业能否从优秀走向卓越、能否持续成功,最关键的,往往不是规章制度如何精致圆满,不是科学管理手段如何健全,而是能否培养并拥有一批具有优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企业人。这几乎同一个企业是否拥有一名卓越非凡的企业家同等重要。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这本书的定位不是经典的恢弘巨著,也不是关于企业的系统工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企业如何修身养性的小品文。它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范式,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看待人生看待事业的感悟。它没有沉重的说教,也没有严肃地告诉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而是通过文字字珠玑的阐述、短小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沁入你的心灵,与你的心灵对话,让你感悟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做到更好。.
这本书,就是慧松智业管理咨询中心推出的《员工礼物》。这不仅适合在企业中默默耕耘的企业人去读,适合纵横捭阖的企业领袖去读,也适合各种层次的人士去读,因为这本书,就如同心灵甘泉,使人们在奋斗、浮躁之余体味企业人、企业事,体味生命的真谛。...
作译者
目录
宇宙 自然 生命 时间
人生的步履
命运 青春 境界 取舍 自由
品德的馨香
美德 仁爱 正直 谦虚 低调 节俭 宽容 礼仪..
事业的历程
逆境 立志 诚信 自律 创新 敬业 领导 竞争 勤学 执行 制度 沟通 团结 感恩 积极 成功
生活的况味
爱情 婚姻 父母 子女 朋友
财富的内涵
金钱 健康 幸福 知识 智慧...
序言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雅俗共赏的通俗读物,无论是曾经引起不小震撼的《心灵鸡汤》,还是后来不断创造销售奇迹、几乎达到人手一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把信送给加西亚》等,无论主题是什么,却几乎都成为优秀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材。
这些在中国人看来颇有些平常、内容又不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西方读物,为什么在得到那么多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之后又在中国风靡一时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无外乎两个:因为我们需要,因为我们缺乏一一我们需要在浮躁的商业社会中重塑不慕虚华、脚踏实地的企业文化;需要培养一大批执行与传承这种文化、把职业当事业、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企业人;我们缺乏供企业研习与借鉴、供企业人置子枕边案头细细咀嚼的文化模本,缺乏直入心际、指导做人做事准则的道德修养典范。
除上面提封的,我觉得这些书籍还有一个需要引起大家思考的共同点,即,这些书基本上都是舶来品。我们中国人自己能不能出这样的书呢?当然能,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心得体会,还有我们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不仅能出这样的书, 而且还能超越这些书。这些年我们就看到不少这样的好书。..
在我手边,就有这么一本书。当我发现并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欣喜的,中西文化融合的哲理性思考,不落俗套、清新自然的行文风格、相得益彰的故事和寓言伴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这本并不厚的小册子。这本书的定位不是经典的恢弘巨著,也不是关于企业的系统工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企业人如何修身养性的小品文。它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范式,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看待人生看待事业的感悟。它没有沉重的说教,也没有严肃地告诉你“应该这样做”
“应该那样做”,而是通过字字珠玑的阐述、短小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沁入你的心灵,与你的心灵对话,让你感悟如何去做、如何才能做到更好。
这本书,就是慧松智业管理咨询中心推出的《员工礼物》。它不仅适合在企业中默默耕耘的企业人去读,适合纵横捭阖的企业领袖去读,也适合各种层次的人土去读,因为这本书,就如同心灵甘泉,使人们在奋斗、浮躁之余体味企业人、企业事,体味生命的真谛。
这是一本好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有助于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平和心态,它的意义还在于将中西方文化予以恰当的融合,尤其是将中国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生活融会贯通,赋予其历史新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富有商战经验和企业管理咨询经验的资深顾问。在长期的企业经营与管理咨询生涯中,深刻领会到了企业精神与企业执行之间的“知”“行”辩证统一关系,推出这本《员工礼物》正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净化企业人心境所做的尝试与推动。作者的职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尊重与推崇的,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200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