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哈佛、北大、中欧竞相使用的经典案例 *第一本由中国企业家亲笔写就的企业传奇 *国内第一本将与读者有深度互动,并对优秀读者提供丰厚奖励的经管图书。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趋势科技在17年前创立时,是一家典型的台湾本土企业。但17年后,趋势科技推行的“全球走红”行销方案在全世界愈走愈红,让趋势科技由小型创业公司蜕变为成功跨上世界舞台的全球化公司,并于2003年、2004年两度荣获“台湾十大国际品牌第一名”。它是凭借着什么在风雨中搏斗,乘风破浪而出的?
哈佛商学院以趋势科技的多国文化管理进行案例研究,研究它是如何打造出超越国界(transnational)的跨国公司的。
1994年趋势毛羽未丰时,英特尔拿着800万美金欲与趋势科技合并,趋势科技究竟To be or not to be?
张明正与陈怡蓁是如何坚持走自己品牌的路,并如何应对国际性的经营与挑战的?面对这些问号,《挡不住的趋势》一书,足以解答。
作译者
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暨董事会主席。曾两度被美国《商业周刊》推选为“亚洲之星”,曾为台湾首富,一直是台湾创业家中的佼佼者。
出生于台湾屏东。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应用数学系,为美国宾州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计算机硕士。
陈怡蓁
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暨全球人力资源总监及全球执行副总。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于台湾《天下》杂志。
与张明正结婚之后,夫妻屡次共同创业。一直是张明正的左右手,也是最亲密的战友。
1988年与张明正共同创办趋势科技。对趋势科技的发展、战略、经营均亲身参与,在趋势科技企业文化建设上贡献尤为突出。
著有《@趋势》(繁/简中文版),并翻译出版《硅谷热》、《一分钟管理》、《工作与爱》,《你的五岁小孩》等书。
目录
序 二 把握趋势
序 三 张明正的微笑与趋势的快乐资产
序 四 与众不同的华人全球化企业
作者序一 挡不住的趋势,不变的价值
作者序二 感恩的心
前 言 我为什么创业
第一部分 创业篇⊙白手起家
第一章 趋势前传
张明正是谁
乡下孩子
居安思危
创业不归路
创业速成班
《天下》编辑
不断电系统
卖身契
第二章 创造趋势
掌握命运
创立趋势科技
前言
大丈夫当如此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纽约一家市场数据库软件公司担任程序设计师,那时刚从美国宾州里海大学拿到硕士,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英语也不怎么灵光,整天关在办公室内与电脑为伍,虽然很喜欢软件工程中所包含的创新,但是也很向往办公室外的业务挑战。有次跟随公司的创办人,同时也是总经理鲍伯·布朗(BobBrown)去芝加哥开会,向桂格(Quker Oaks)公司市场部解说我的促销程序的使用方式,住在一流的大饭店中,只见穿西装打领带,手提黑色皮箱公文包的商务人士进进出出,言谈之间充满自信,说的都是预算、计划、策略、国际会议的事,我不觉心生"大丈夫当如此"的想望。
从小我就想创业,大概是因为家里开设保龄球馆、建造教堂等影响,父亲从来不是上班族,母亲则是出点子开创新业的高手,我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似乎觉得创业是天经地义的事。那次在芝加哥出差,让我眼界大开,想创业的心愿未改,只是因为羡慕那些人周游世界各地的经历,也被商务运作中的种种深奥所吸引,因此立志要学习市场营销,要做国际经营的生意,而我热爱软件创新,也只有这方面的专长,当然只能从软件中寻求创业的机会。
十年后,因缘际会,我与太太怡蓁,以及聪明绝顶的怡桦共同创立了趋势科技,似乎当真实现了当年的愿望:软件创新与国际经营。
疗伤、救赎之路
1998年趋势在日本上市,我的父亲已经严重中风,但是他特地从洛杉矶飞到东京与台北参加我们的上市庆典,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两位姐姐玉君与珀君也特地穿上长礼服左右相伴,父亲开心得合不拢嘴。当时母亲也轻微中风,因为体力不济不敢长途飞行,事后她听姐姐们的叙述,看照片与录像带,感动得泪流不止。曾经生活在日本殖民阴影之下的父亲与母亲,怎么也想不到从小反抗性强、不听长辈的话、不爱读书做功课、不被看好、不被引以为荣的小儿子,竟然创下一个在日本上市的公司,被日本人称为社长,经常用英文向日本人训话演讲,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出人头地,终于可以这个儿子为荣。
我突然醒悟,原来心底深处,我一直希望赢得父母的器重与信任,一直想向他们证明我的能力,证明我不是失败者,我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我要自立自强,闯出一片天地,是这种决心激励着我。原来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有根据的,我的发愤图强竟来自于儿时不被父母肯定的创伤。
父亲于2001年冬天突然去逝,当我在葬礼上对着各国的亲朋好友致词,第一次哽咽不成声,"父亲!你可以安眠,我不再怨恨你打骂我直到高中,趋势科技圆了我的梦,最重要的是,我终于能够让你以我为荣!"父子间多年的心结也让趋势化解。
原来我创业的最原始动机,没有什么崇高伟大的理想,只不过是我的心理疗伤、救赎之路,是帮助我走向成熟的过程。外界的声誉肯定或诽谤不屑,我都不在乎,我不过是要赢得父母的肯定。
真正做自己
自从公司上市,我已完成了这个深埋心里的愿望,母亲如今在洛杉矶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我的消息上报,甚至上电视,有时为了取悦老人家,我才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
解开这个心结之后,我变得舒坦、从容,接受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对外界感到契合,终于能够真正做自己,发挥自己最好的一部分,"Be the best part ofmyseff",这是我创业的最大收获!
车上的CD正唱着我最爱听的阿姆(Eminem)的说唱乐"自我陶醉"(LoseYourself):他唱着:"If you had one shot,one opportunity……you beuer never let it go.You only get one shot, do not miss your chance to blow. This opportunity comesonce in a lifetime yo."(如果你有一颗子弹,一次机会,可别放手。就这么一次机会,别搞糟了,一生只有一次,嘿!)我心里却又想起另一首我与怡蓁最爱的爵士歌"世界真美好"(What a wonderful world)。
过简单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世界真美好!
2004年11月于台北
序言
三个人一同创业。做老公的一直是企业的当家人,做太太的是企业的大管家,太太的妹妹则是这家科技型企业的技术主管。于是,在大家眼里,趋势科技自然是一个家族性企业。
我与张明正夫妇认识已有5年,每次见他们几乎都是夫妻相伴,所以我的脑子里一直摆脱不了他们夫妻老婆店的印象。但在读完这本由他们俩人合写的企业发展回忆录后,我的印象完全变了。我不再把他们三人想成仅仅是一个家族团体,因为我看到随着企业的成长,这支从家族出发的团队,也在一直不断地向着理想的职业管理团队进化。
我们早已熟悉家族企业的利与弊。家族内部的信任和忠诚,在创业早期能够有效地减小组织成本。但随着企业长大,这种信任关系往往使组织变得自我封闭,形成对职业化管理人才的排斥,反过来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最初作为典型家族企业的趋势科技,在经历了20年的风浪后,不仅没有变得目光狭窄、集权控制、充满家族政治,相反地,以它独特的跨文化管理模式成为哈佛大学MBA的研究案例。那么趋势科技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我看来,这背后的根本动力,是张明正身上宝贵的自觉性:自觉地坚持以企业的成长而非个人对企业的控制为最终目的。说这种“自觉性”宝贵,因为由此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惧怕改变,甚至主动追求改变,开放思想,主动地学习,主张理解和包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的家族企业,它同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拥有不断超越自我的成长基因。
中流砥柱式的领导力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当企业高成长时,张明正仍然强求大家“别睡觉了!”。当企业在亚洲成为龙头,张明正要争取全球领先的地位,因为他相信这是软件公司生存不二的法则。当企业正在家族气氛中舒舒服服地发展时,张明正要把企业变成公众公司,要把自己手中掌握企业命脉的决策权交给真正的董事会。
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故事。在网络泡沫破灭后的2001年夏天,趋势科技上半年业绩只完成70%,股票一落千丈,人心沮丧。张明正把自己比喻为“不死的船长”,把趋势比喻为“完美风暴”中的一条船,带领团队看清形势,检讨错误,总结核心竞争力,恢复信心。
书里我们会看到张明正对于“领导”特质的精彩理解。他说,领导是以“愿望”的方式统领人事,做对的事情。领导是登高一呼,是不断沟通,是充分授权。他认为,现代CEO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找到一个能够在特定商机下致胜的策略;二是找到对的、好的人才加入团队;三是建立一些衡量绩效的工具、方式,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CEO的切身体验。
技术领先的坚定决心
对于防毒技术的领先性,趋势人认为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是立足业界的根本。所以,趋势总能在市场需求还没完全形成以前,就做好了技术准备。而做为技术总负责人的家族成员陈怡桦,恰恰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称职的技术总监。
为保持技术的领先性,趋势坚持专注的研发战略,坚持成为防病毒领域技术最好的企业,然后同其他安全领域的最好企业组成最佳血统的联盟,构成趋势另一核心竞争力。
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张明正始终把握三个预测:一是对整个环境经济走向的预测,二是对客户行为的预测,三是对竞争对手行为的预测。有了这三种预测为基准,再善于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商业价值链中定好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然后发展出一圈又一圈延伸的策略,保证了趋势科技的持续的技术领先。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趋势科技并没有陶醉于技术领先。它的服务理念同样值得称道。在激烈竞争的杀毒软件市场上,趋势主动改变以产品技术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建立以预防为主的服务方式,与整个IT业从产品向服务转化的大趋势不谋而合。围绕客户需求而变化,再一次走在行业前面的趋势科技,形成了服务领先的竞争优势。书中有一个关于四个小时内解决客户技术难题的故事,还有关于SARS给趋势以启迪的讲述,读来非常有趣。德国客户的一段话尤其令人难忘:“如果连你们第一线的客户服务人员都能立即道歉,采取行动,并动员国际团队来为客户解决问题,那就代表你们确实是一家负责任的、可以信赖的防毒公司。”对趋势科技来说,服务不仅是理念,而且变成了制度,变成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