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二、会计论文的作用和特点
三、会计论文的结构
四、会计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五、会计论文的写作程序与要求
六、毕业论文答辩
七、毕业论文评定标准
第二部分部分会计论文点评
一、浅议验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二、学习新《会计法》中关于法律责任及其审查的几点思考
三、也谈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系
四、对“现金至上”及现金流量表若干问题的思考
五、关于企业假账的问题
六、深化资金管理缓解资金紧缺
七、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治
八、浅谈会计人员如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
九、探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十、论述名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第三部分会计论文参考选题、写作思路及参考文献
前言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会计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写作手法以及评定论文成绩的评分指标体系。第二部分以最近两年部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毕业论文、学术论文为例,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评述。第三部分主要列示部分会计论文选题及写作思路和参考文献索引。第四部分精选了少量优秀论文,供学生参阅。对更多的优秀论文,大家可以登录中国财会网(WWW.KJ2000.COM)查询。
本书由袁小勇、邵军、朱传华共同编著,刘海翼提供了部分参考文献,全书最后由袁小勇总纂定稿。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傅磊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傅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对全书进行了审读,并提出许多非常有益的建议,在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还要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的领导,他们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更要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他们为本书的编辑加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另外,对于为本书提供素材与协助的李怿、杨娟、苏王成、张莉、李雪凤、李葳、王征、章克、周伟、黄江涛等同学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体例新颖,内容由浅入深,特别适合于高等财经类院校(包括夜大、电大、函大)会计专业本科生、大专生和在职财会人员进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时阅读参考,对于会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02年4月
序言
首先,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写论文?我们知道,论文是对某个专业问题的研究,因此撰写论文也就是进行专业研究的过程。会计学的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某个会计现象的分析,揭示其本质特征,说明这一会计现象“是什么(或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应当怎样”等问题。会计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正是在无数会计工作者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由成千上万的会计研究人员加以总结、探索,并将其成果以论文、专著、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果。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写论文,就是要求他们在学习了专业知识之后,初步尝试专业研究,以锻炼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而理论思维对于任何一个人,特别是对今后将要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来讲,是完全必要的(当然,对会计专业本、专科生的论文如何要求为好,倒是值得研究,但那是另一个话题)。
其次,是怎样写好论文。既然写论文是一个研究问题的过程,所以写好论文先要对所写的题目作深入研究,找准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合理的判断和逻辑的推理,抓住问题的实质,这样才能挖掘出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提出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要占有广泛的材料,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所以写论文也是对一个人过去所学知识的检验。接下来,就是通过文章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将信息传递给别人。文章写得好,信息的传递就准确,让别人读起来感到舒服,甚至感到是在享受;文章写得不好,信息的传递就会走样,别人就会看不懂、误解,或者读起来吃力,产生反感。
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书中都有涉及,并都有很好的论述,我所强调的是,应当把写论文当成一项研究工作,以研究者的身份对待它,这才是写论文的真谛。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当前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即为了应付差事,论文东拼西凑,把几篇文章剪剪贴贴,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这无异于考试作弊,是非常要不得的,我们应当唾弃这种做法,要把写论文当做一种使自己成才的必不可少的锻炼。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像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一样,论文写作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多写多练。同时,很多诀窍要通过自己写论文去感受,仅凭别人讲解是无法掌握的,应当从撰写每一篇课程论文开始,积累经验,摸索门道,逐步提高。
傅 磊
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