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1)作者权威:本书由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数字银行论坛)在调研基础上,汇集工/建/招等21家银行、华为等4家科技公司、毕马威企业咨询/德勤管理咨询/波士顿咨询等3家咨询公司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同时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构建。
(2)从数字领导力、数据能力、架构能力、科技能力等维度剖析如何打造数字化核心能力;分享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总结转型方法。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不同类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差异何在?
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
针对以上问题,在本书中,21家银行详述各领域转型实践,4家科技公司详解科技助力银行转型,3家咨询公司探讨银行业务重构,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剖析转型重点和难点。
全书共十篇,从逻辑上可分为五大部分。
银行数字化转型行业报告(01~07)
总结和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之道。聚焦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数据能力、架构能力、数字化营销与运营、数字化风控体系以及数字化转型效能等6个领域。
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08~16)
建行、光大银行、华为等9家机构分享数字领导力、数据能力、科技能力等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的理念及经验。
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17~34)
工行、建行、招行等18家机构分享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公司银行、数字化零售银行、数字化风控等领域的转型实践,总结转型经验与方法。
数字化转型策略(35~37)
德勤、波士顿、毕马威3家咨询公司探讨银行业务模式重构。
数字化转型评价(38)
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从战略转型和业务转型两大维度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估方法。
作译者
课题组自2017年开始跟踪和研究银行数字化竞争力构建,四年多时间里调研了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互联网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各类机构50余家,从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模式、营销与运营、风险管理及IT等多视角观察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跟随行业聚焦开放银行、场景金融及生态圈建设、运营再造、数字普惠金融等热点话题,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历程。
数字银行论坛
课题组主要成员发起的行业沟通交流平台,与业界专家一起探讨转型理念,分享转型实践,交流转型经验,总结转型方法,预判行业发展,共同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目录
第一篇 银行数字化转型行业报告
01 未来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4
02 银行数据能力建设 15
03 数字银行架构能力升级 31
04 构建有银行特色的数字化营销与运营体系 47
05 银行风控决策体系智慧化转型 66
06 审视银行数字化转型效能 81
07 远程银行:银行数字化转型新动能 91
第二篇 数字化核心能力
08 民生银行:数字领导力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 101
09 华为: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执行 109
10 中国建设银行:建设合规与价值导向的数据治理体系 120
11 中国光大银行:探索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新模式 129
12 浙江农信:区域性银行零售数据资产管理应用探索 140
13 杭州银行:中小银行科技自主能力建设 148
14 哈尔滨银行:技术与数据能力支撑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 158
15 阿里云:云原生分布式重塑银行核心系统 171
16 Ultipa:图计算--金融风险管理创新之"芯" 185
第三篇 数字化运营
前言
我们从2017年7月开始跟踪观察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四年多时间里调研了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省联社)、互联网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近50家有代表性的机构,应该算见证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历程。如果说银行最开始的数字化转型更多是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被动之举,与之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进行竞争的话,那么随着银行在融合场景、构建生态、建设开放银行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之后的转型更多意义上可以说是银行自我认知的觉醒,银行对自身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中所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认识逐步明确,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变革,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历程有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业务领域从零售业务到公司业务再到与智慧城市关联,构建与C端、B端、G端连接的数字化银行生态体系。银行服务融入场景,使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公司业务与产业互联网连接,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应地,国内银行机构的数字化能力建设正在从营销、风控、客户分析等业务领域向技术能力、组织能力等后端推进,致力于打造差异化的数字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转型,银行重塑业务流程,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已经是一道必答题,转型做得如何,将决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在转型前期实践中,银行逐渐明晰了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等问题的答案。在转型深化阶段,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更核心的问题的答案,例如: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不同类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差异如何?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效如何评价?
在实践中,业内逐渐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其本质是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的重塑。各银行机构依托自身的原有优势进行数字化建设,从战略、组织架构、运营、业务、渠道、营销、风险到IT等各领域,系统化工作因循不同的路径渐次展开,做法各异,特色凸显。
我们调研观察到,大中型银行多从企业级视角推动业务流程再造, 搭场景、建生态,构建开放金融服务体系,打破以往服务客户的思维局限,以用户思维重新定义服务边界,围绕客户体验进行旅程管理,以"数据+技术"构建数字化经营体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机制、流程变革,打造"第二发展曲线";在数字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各家银行经营差异化越来越显著,金融服务独特品质凸显。
与大中型银行相比,数量更为众多的区域性银行面临资金、人才短板,但在塑造数字竞争力的过程中,领先银行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经济特色,发挥自身离客户近的优势,快速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通过敏捷组织、敏捷机制实现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从已披露的年报数据看,区域性银行分化明显加剧。在规模路径依赖被打破之后,战略目标清晰的银行将服务区域经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业务本源与核心价值,深耕本地市场,注重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于是涌现出一批服务好、业绩好、竞争力强的区域性银行,有的甚至占据了当地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中毫不逊色。它们富有特色的实践探索成为区域性银行对标的"样板"。
数字化转型对于银行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先行先试银行把创新实践与经验总结和分享出来,将为业界提供借鉴和启迪,减少行业试错成本,加快银行业在探索中前行的步伐。这也是我们写作本书的初衷。
本书共38篇文章,包括聚焦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架构能力、数字化营销与运营,以及数字化风控等领域的行业报告7篇;从数字领导力、数据能力、科技能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等维度剖析转型实践、总结转型方法的文章30篇;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价的文章1篇。
精华汇聚,感谢每一位作者,你们的辛勤笔耕让读者得以纵观各领域探索过程并习得经验。感谢所有接受调研的机构,你们无私的分享让我们得以尝试汇总行业全貌。感谢所有支持者和关注者,你们的鼓励和期待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感谢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全体成员,一次次访谈、汇总、分析,一个个秉笔之夜能化为读者的点滴收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们,你们的默默付出让本书得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数字化进程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长跑,新阶段中国金融科技将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向"积厚成势",我们将与银行业一同经历并见证这个历程,一起走向未来!
王炜
媒体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金融业要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不断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