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Family Fortunes:How to Build Family Wealth and Hold Onto It for 100 Years
- 原出版社: Wiley

编辑推荐
探寻家族财富光芒背后,使其得以百年长青的秘诀
一本畅销书,父子两代人的财富经验累积
传承家族财富,这是个挑战,而不是奖励!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家、“中国首富园丁”蔡洪平先生作序推荐
在我看来,中国人先读马克思、后读凯恩斯,邦纳的这本书应该成为当今中国富裕阶层要读的第三本书。
被美国知名金融服务商Motley Fool评为“五本最值得阅读的好书”之一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威尔·邦纳,比尔的长子,他不仅帮助父亲扩展了Agora的业务,同时也担任家族财富管理公司的高管。他拥有哲学与数学双学位。
穆瑞年,现任高晟财富运营总监兼首席讲师,曾任职于中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著名金融机构,深谙金融市场及财富策略,译著有多本经典书目。
林凌,现任高晟财富产品培训部总监,曾作为分析员就职于国际著名咨询提供商,接受了系统的职业训练,对产品特性和市场结构有深刻的理解,特别对资产组合和固定收益市场有深入的研究。
徐长征,现任高晟财富产品培训部总监兼高级讲师,曾就职于全球著名衍生品交易公司,负责亚太地区高净值客户的咨询和培训业务,对国际宏观经济与投资市场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引言 不会衰败的家族与不会消亡的财富 1
本书揭示了家族财富传承的真正秘密,也是平日普通人很难理解的一面。
第1章 走近家族财富 7
我们正在揭秘法国最富有家族。他们的企业每年大约创造700亿美元的收入,有25万名以上的员工。但是我们敢打赌,你从来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当然你也几乎从未见过他们一张照片。他们是来自法国北部的穆里耶兹家族,审慎、私密而又朴素。
第2章 家族如何建设 35
家族财富的真正秘密在于永久性,至少在变动的生活中尽可能保持永久性。永恒的关系永恒的策略永恒的文化永恒的财富。
第3章 财富从何而来 75
积累财富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失去财富的方式也有很多。你必须先经历新贵族的阶段,然后才能变成老贵族,所以你不得不超越财富的逃逸速度。否则,财富将消失在华而不实、卖弄虚荣的炫耀中。
第4章 经营实业创造财富 123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越难实现的目标越美好,获得财富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它逗留的时间也越久。
第5章 通过投资创造财富 161
在过去的40年里,你仅需要做三个简单的投资决定,就可以将金钱变为原有资金的150倍。而且前两个决定还完全是相同的!注意,这些均非追逐阿尔法的决定,而是均为贝塔决策,也就是选择你想加入的市场,然后静待加入的最佳时期。
第6章 贝塔赌注 199
你能通过猜对一只股票的走势赚到一些钱,但是如果你能猜对市场主要趋势,就能创造财富。你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给市场一些时间去酝酿。
第7章 传承家族财富的坚实结构 221
如果你的家族财富想要长久存续,“坚实结构”必不可少。最关键的“坚实结构”有四项,分别是:遗嘱和资产规划;信托;税务策略;投资/银行账户。
译者序
在大多数人看来,能继承一笔家族财富无疑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它会为我们镀上一层金光,时刻在普通人群中散发“幸运”的光芒。然而两位作者,也是管理家族财富的实践者却告诫我们,财富一旦冠上“家族”的标识,就不再是挥霍享受的代名词,而是一份沉重的“责任”;财富的世代传承不是制造“不公平”的方式,而是一个家族不断追求卓越的要求;家族成员的和谐相处不仅是礼数上的要求,更是家族财富得以维持的基石。富裕兴旺家族所共有的秘密是从长计议、自我约束、推迟享受以及进行审慎的投资,为了让财富得到最严密的保护,他们还会与专业人士保持紧密的联系。
家族财富的获得需要时间,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与牺牲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所有家庭成员具备合作和奉献的精神。我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部有趣的电影,名为《捕鼠记》。故事本身很简单,讲的是当父亲去世后,兄弟二人继承了一家线厂和一间旧房子。两位难兄难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一起搬到了父亲留下的老房子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这座破旧的老房子竟然是建筑大师的作品,价值连城。只是有一个问题,在卖掉这所老房子之前,他们必须解决一只非常聪明的小型啮齿类动物——老鼠。听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他们的对手并不简单,两个倒霉蛋被折腾得精疲力尽。最终,在他们已经绝望的时候,父亲转世的老鼠指引他们开办了红火的奶酪线厂。在欢笑的同时,这部影片所表露出的对家族财富的看法与本书不谋而合。在种种磨难下,两兄弟最终选择了拧成一股绳,没有摧毁父辈所积累的财富,而是继承了父辈曾经的细致筹划与创业激情,把财富传承下去。从另一层涵义讲,很多人把财富的积累比作滚雪球,而家族财富的积累和传承更像滚线球,团结的内力加上正确的方向,线球会越滚越大。反之,如果外力是抽离的,线球则会越来越小。
比获得更艰难的是守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书中列举了很多家族已经传世几百年甚至更久,他们承受数百年的时代变迁、朝代更迭的巨变而依然屹立不动,这需要秉持内部独特的价值观、充分的耐心,以及穿越时光的远见与智慧。
本书中提到的很多概念乍看上去很特别,但只要翻看历史,我们就能从历朝历代的“世家”史中找到对这些概念生动的案例诠释。“家族财富”的概念在中国消失了30多年,改革开放多年后,当历史再次创造条件让财富聚集到一起时,实际上也是开始思考、筹划如何将这些财富世代传承下去的时候。管理家族财富需要牺牲与奉献、计划和节制、智慧与勇气,是另一种修行,无论是创富一代还是继承者,都需要对财富管理有更清晰的认知与判断。
每一个伟大的家族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追求卓越、不停进化是他们成功的前提。《家族财富》一书恰好在这个时候,将海外成熟的家族财富理念与操作实务引入了我们的视野。透过作者的视角,我们或许能从“延迟享受”“从长计议”“谨慎投资”等理念中回望自身,开辟出时下国人继承并延续家族财富的道路。
前言
海明威说:富人比我们有更多的钱这一事实是产生鸿沟的原因。
最近,我们驱车经过巴尔的摩的一个工人阶层社区,名叫邓多克。这里遍布着一两层的木屋,它们被集中建在一小块儿区域内。50年前,巴尔的摩的工人们就居住于此。这些居民在重工企业工作,包括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them Steel)、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B&O铁路以及繁忙的港口。
如今,当年那些薪资颇丰的行业大都不再繁荣甚至销声匿迹了,一批高耸的公寓楼林立在河边,这里已经成了巴尔的摩年轻白领们的聚居区。老一代居民的后代很多早已经搬走——有的搬到了附近的郊区,有的去了其他城市。
但是大多数的后代还依然居住在那里。虽然父辈和祖父辈曾在这里生活得很安逸,但是大多数人的经济条件非常一般,也因此,现在这些后代中也很少有人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穿过小镇,在富裕且“古老”的罗兰德帕克北部郊区和鲁克斯顿,那里的人则截然不同。多年以前富人们离开了那座城市,定居在这片绿树成荫的郊区。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得更加富有,一些则越来越穷。但是总体来说,他们仍是那群人,那群延续着50年前父辈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
但是人们不禁要问,经过世代相传之后,为什么有的家族依然富有,而有的家族仍然一贫如洗?
秘密很简单:富裕的家族懂得从长计议。
我来问你一些问题吧。假如能长生不老,你会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吗?你对金钱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变?如果认识到不用匆匆忙忙地去挣钱,你会不会放慢生活节奏?当知道现有的钱不会让你维持很长时间,你也不会减少开支吗?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继承财产的秘密都能追溯到同一个源头——长期规划的理念。真正富有的人在花钱的时候总是谨小慎微,他们会把钱花在那些能长久维持其价值的东西上。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不急于参与或者撤离投资。相反,当发现了一些新领域,他们会持续坚持下去,甚至几十年。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对家族进行长期的规划,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应对管理的挑战并扩大家族的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投资教育和培训,以及为什么家族成员要加入集体的财富中,而不是将财富分离。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引导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烂苹果会侵蚀整箱苹果。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律师和会计师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以确保他们的安排是正确的,能传递他们的财富并对其进行保护。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具有深层价值的资产,胜于动能投资法。随着时间推移,其价值会上升至顶峰,而动能投资法则会慢慢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等待许多年——为的是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正确的投资。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有长期回报的投资,例如木材、矿山和基础设施。而且这也是他们从复合增长中获益的原因:让相对弱小的收益在几代人的时期内都实现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对消除成本近乎狂热,如税费、投资成本以及没有回报的生活消费。因为他们知道,时间消逝会蚕食掉他们的家族财产。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与专业人士保持长期的合伙关系,因为他们需要这些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保护和他们的计划得以实施。
序言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家蔡洪平
历史,肯定会感谢比尔·邦纳先生。在他的最新著作《家族财富》一书中,他把人类近300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家族财富的传承和延续规律基本说清楚了。这也是此书全球畅销的最主要原因,而今该书终于在中国出版发行。在我看来,中国人先读马克思、后读凯恩斯,邦纳的这本书应该成为当今中国富裕阶层要读的第三本书。这可能会成为这一代中国人的“历史老三篇”。
纵览全书,邦纳用10大篇章阐述和分析了家族财富积累与传承的方法和结构。这些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既有用,也没用。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就没有贵族,而且早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也似乎和本书中列举的“富不过三代”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中华民族的“富不过三代”,除了财富传承的自然递减因素之外,还有一些社会历史因素,如起义、革命和战争,使得财富被剥夺。
记得20年前的1993年,我参与上海金山石化最早的H股国际发行,当时的国际投资者完全不懂中国。当我们在爱丁堡的一个城堡里即将完成对一个叫The Widow Fund(寡妇基金)的基金的路演推介时,突然有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叫我们稍等。片刻后,我们居然等来了这个基金的传人老太。她本人应该不是寡妇,看上去依然有苏格兰贵族女人的那种风姿。她提了一个掉了几层皮的黄色牛皮文件包,拿出一张光绪年间清政府发行的大清政府国债,黄色的宣纸上盖着大清政府的红方印和一位财政大臣的毛笔签字,面额为120万英镑。她温文尔雅地用其贵族式的英文问我们:“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ould cash out this bonds,or whether I could use this bond to swap for your Jinshan Petrochemical’s shares?”(您是否能告诉我,我在哪里可以将手中的这张债券变现,或者我是否可以用这张债券换金山石化的股票?)这下我们全愣了。因为在路演的准备中,我们从来就没有准备这样的模拟问题。我们后来和这位尊敬的老人开了个玩笑说:“喔,太棒了!这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证券,我们认为其收藏价值可能高于其面值,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再过50年,当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可能有中国的富人来收购这张债券的。”老太太似有些满意地听懂了,边走边点头。
她点头,我们却摇头了。老太太呀,您真不知中国国情。历经百年,“一切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契约一律废除”的宣言已经宣布过三次了,并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爱国口号。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回答了邦纳在本书第3章关于财富的传承中剔除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一——革命因素。可以说,中国先辈将revolution一词翻译成“革命”,这个“命”字是非常贴切的。
今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人类最多人口国的后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化,翻开了走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新篇章。目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实现人均GDP 6?000美元,已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观,备受全球瞩目。在过去的15年间,仅从我从事的投资银行统计来看,中国企业累计上市融资迈向3?000亿美元,一批又一批的超级富翁层出不穷。我曾经在2007年碧桂园、复星、SOHO中国和巨人网络的上市酒会上说过,美国的顶级富人排行榜5年才换一次,而中国则每个季度都会换位更新。那时候,每个月完成的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融资上市后,可能连个仪式都懒得办,真可谓“造富运动”。中国的一代企业家,包括王传福、马云、张莹、杨国强、郭广昌、史玉柱、刘忠田、施正荣、许连捷等,几年间齐刷刷地站到了世界顶级富翁的行列里,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我曾经在2009年纽约的一次投资人大会上说:“200年前是格林威治时间,100年前是美国纽约时间,而今天是中国时刻。”
但是,历史演进的真快。转眼间,中国经济到了发展的拐点,国民经济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企业从创业阶段迈向了守业阶段,企业家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阶段,以及第一代企业家正在老龄化,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怎样传承财富?而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家族财富传承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有的只是一个个富有家族不断衰败、受难的悲惨故事和传说。因而,难免出现了近几年来部分资产流向国外寻求避险的“安全性”转移。殊不知,读完本书,你一定觉得这样做其实也不安全。
近100年来,全球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从头至尾生存发展延续下来了。道琼斯指数在1990年拥有的30只股票,只有一只留存至今;而且也只有5%的企业,子女能真正接班。这又告诉了我们:财富除了其流动性和投资风险不确定之外,一定要防止许多天然的围剿财富的陷阱。例如:战争、革命、政府滥征税收、政府滥印钞票、机构滥发债券、所谓的慈善、信托计划、艺术品推荐、理财及保本产品、上市公司圈钱、经济和行业周期、企业家自身受荷尔蒙影响而发生的不断情变、子女寄生和腐败、家庭矛盾等;还有些国家政府官员掌握生产要素下的企业寻租,以及寻租后的财富被没收。因此,思考和理解中国的家族财富发展规划,实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难度。
因此,我坚信,正因为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也许看到了这一世界性规律,所以他们想穿了,把绝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社会慈善事业。
虽然全书没有完整答案和如何教育我们发扬财富,但有许多事实和经验让人启迪。
穆里耶兹家族的成功告诉我们:家门口的市场(Home market)是他们的根。虽然他们拥有欧洲最大的平价购物中心,在法国拥有巨大家业,但他们的成功模型和洛克菲勒一样——早上班;晚下班;专注于本地事业。世界上90%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离开了祖国的根,转移资产于异国他乡,财富和事业将是无本之木。另外,这些家族远离公众视线。我们今天只知道世界500强,但我们真的还不熟悉许多像穆里耶兹这样很少在公众视线中出现的大公司、好企业,尤其是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和事业兴旺超过20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才华、知识、信仰、经验和修养。如果把财富传给无能的“富二代”,这等于将金钱换成毒药,让他们闯祸或早亡。因为财富的天性基因是生产力要素的被经营性及流动性,优秀企业家积累财富的基本规律是把这种正向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生产、服务和流通变成利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又由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及文化所孕育并决定,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类根本无法传承、没法复制的所谓“事过境迁”。今天全球太多商学院,似乎告诉人们怎样复制更多成功的富豪,但你见过有哪一位世界500强的创始人和中国顶级企业家是由商学院培养出来的?
弗吉尼亚人和瑞士人的贫富差异告诉我们:财富和丰富的资源秉赋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富有。相反,资源贫乏的犹太人靠刻苦工作和长期奋斗反而成为人类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讲,最好的财富传承还是人的精神和能力,而不是物质。
在我看来,西方人善捐的行为除了宗教、信仰和德行以外,还有其他道理,那就是他们对子女只是有限责任。中国人对子女是传统上的无限责任。然而,事实却是具有讽刺性的。西方人对子女有限责任的文化反而培养出了许多有着无限希望的第二代、第三代,三代出贵族。而中国富贵家庭无限责任的传统却培养不出有限的未来栋梁。如果说中国大陆才改革开放30年,不足为例,那香港、台湾的富二代缺才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仔细读完本书,邦纳还是揭示了一些保全性的财富传承方法。
譬如,比较多种财富传承方法,保留家族生意主业而不轻易套现是一个不错的主张。
譬如,资产越具有流动性,流失的风险也越大,因为市场和政府有着围剿流动资产的本能,通用电气的衰败就是例证。
譬如,不要因为自身创业的卑贱而妄想一夜贵族化并丢掉家族创业的精神和本色。随意挥霍、玩艺术、泡明星、搞离奇虚荣、过一种自己也不懂的生活,书中揭示了这一切是全球富豪快速消亡的基本道路。
譬如,建立和维持一个团结和谐、人丁兴旺、身体健康、互相扶持、具有家族文化及品味的大家庭是财富延续的基石。
媒体评论
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和事业兴旺超过20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才华、知识、信仰、经验和修养。
弗吉尼亚人和瑞士人的贫富差异告诉我们:财富和丰富的资源秉赋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富有。相反,啥也没有的犹太人靠刻苦工作和长期奋斗反而成为全人类最富有的人群之一。
——蔡洪平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家
财富一旦冠上“家族”的标志就不再是挥霍享受的代名词,而是一份沉重的“责任”;财富的世代传承不是制造“不公平”的方式,而是一个家族不断追求卓越的要求。
——田唯 高晟财富董事长
邦纳父子以完全创新的方式管理复杂的代际间财富传承。传统的方式已经对家庭幸福和财富延续产生了不良影响,是时候开始新的观点和系统了。
——苏珊·布兰德利 Sudden Money协会创始人
书摘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家蔡洪平
历 史,肯定会感谢比尔?邦纳先生。在他的最新著作《家族财富》一书中,他把人类近300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家族财富的传承和延续规律基本说清楚 了。这也是此书全球畅销的最主要原因,而今该书终于在中国出版发行。在我看来,中国人先读马克思、后读凯恩斯,邦纳的这本书应该成为当今中国富裕阶层要读 的第三本书。这可能会成为这一代中国人的“历史老三篇”。
纵览全书,邦纳用10大篇章阐述和分析了家族财富积累与传承的方法和结构。这些对 于中华民族而言,既有用,也没用。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历来就没有贵族,而且早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也似乎和本书中列举的“富不过三代”有相同之 处。但实际上,中华民族的“富不过三代”,除了财富传承的自然递减因素之外,还有一些社会历史因素,如起义、革命和战争,使得财富被剥夺。
记 得20年前的1993年,我参与上海金山石化最早的H股国际发行,当时的国际投资者完全不懂中国。当我们在爱丁堡的一个城堡里即将完成对一个叫 TheWidowFund(寡妇基金)的基金的路演推介时,突然有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叫我们稍等。片刻后,我们居然等来了这个基金的传人老太。她本人应该 不是寡妇,看上去依然有苏格兰贵族女人的那种风姿。她提了一个掉了几层皮的黄色牛皮文件包,拿出一张光绪年间清政府发行的大清政府国债,黄色的宣纸上盖着 大清政府的红方印和一位财政大臣的毛笔签字,面额为120万英镑。她温文尔雅地用其贵族式的英文问我们:“Couldyou tell me how I could cash out this bonds,or whether I could usethis bond to swap for your Jinshan Petrochemical’sshares?”(您是否能告诉我,我在哪里可以将手中的这张债券变现,或者我是否可以用这张债券换金山石化的股票?)这 下我们全愣了。因为在路演的准备中,我们从来就没有准备这样的模拟问题。我们后来和这位尊敬的老人开了个玩笑说:“喔,太棒了!这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证券, 我们认为其收藏价值可能高于其面值,时间越长,价值越大。再过50年,当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可能有中国的富人来收购这张债券的。”老太太似有些满意地听 懂了,边走边点头。
她点头,我们却摇头了。老太太呀,您真不知中国国情。历经百年,“一切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契约一律废除”的宣言 已经宣布过三次了,并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爱国口号。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回答了邦纳在本书第3章关于财富的传承中剔除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之一——革命因素。可以 说,中国先辈将revolution一词翻译成“革命”,这个“命”字是非常贴切的。
今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人类最多人口国的后工业化、 城镇化及国际化,翻开了走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新篇章。目前,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实现人均GDP6?000美元,已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 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观,备受全球瞩目。在过去的15年间,仅从我从事的投资银行统计来看,中国企业累计上市融资迈向3?000亿美元,一批又一批的超级富翁 层出不穷。我曾经在2007年碧桂园、复星、SOHO中国和巨人网络的上市酒会上说过,美国的顶级富人排行榜5年才换一次,而中国则每个季度都会换位更 新。那时候,每个月完成的十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融资上市后,可能连个仪式都懒得办,真可谓“造富运动”。中国的一代企业家,包括王传福、马云、张 莹、杨国强、郭广昌、史玉柱、刘忠田、施正荣、许连捷等,几年间齐刷刷地站到了世界顶级富翁的行列里,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我曾经在2009年纽约的一 次投资人大会上说:“200年前是格林威治时间,100年前是美国纽约时间,而今天是中国时刻。”
但是,历史演进的真快。转眼间,中国经济 到了发展的拐点,国民经济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企业从创业阶段迈向了守业阶段,企业家从第一代向第二代传承阶段,以及第一代企业家正在老龄化,一个 巨大的历史命题摆在了国人面前:怎样传承财富?而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家族财富传承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有的只是一个个富有家族不 断衰败、受难的悲惨故事和传说。因而,难免出现了近几年来部分资产流向国外寻求避险的“安全性”转移。殊不知,读完本书,你一定觉得这样做其实也不安全。
近 100年来,全球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从头至尾生存发展延续下来了。道琼斯指数在1990年拥有的30只股票,只有一只留存至今;而且也只有5%的企业,子女 能真正接班。这又告诉了我们:财富除了其流动性和投资风险不确定之外,一定要防止许多天然的围剿财富的陷阱。例如:战争、革命、政府滥征税收、政府滥印钞 票、机构滥发债券、所谓的慈善、信托计划、艺术品推荐、理财及保本产品、上市公司圈钱、经济和行业周期、企业家自身受荷尔蒙影响而发生的不断情变、子女寄 生和腐败、家庭矛盾等;还有些国家政府官员掌握生产要素下的企业寻租,以及寻租后的财富被没收。因此,思考和理解中国的家族财富发展规划,实在是具有中国 特色的难度。
因此,我坚信,正因为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也许看到了这一世界性规律,所以他们想穿了,把绝大部分资产捐给了社会慈善事业。
虽然全书没有完整答案和如何教育我们发扬财富,但有许多事实和经验让人启迪。
穆里耶兹家族的成功告诉我们:家门口的市场(Homemarket)是他们的根。虽然他们拥有欧洲最大的平价购物中心,在法国拥有巨大家业,但他们的成功 模型和洛克菲勒一样——早上班;晚下班;专注于本地事业。世界上90%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离开了祖国的根,转移资产于异国他乡,财富和事业将是无本之木。 另外,这些家族远离公众视线。我们今天只知道世界500强,但我们真的还不熟悉许多像穆里耶兹这样很少在公众视线中出现的大公司、好企业,尤其是在欧洲, 特别是在德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和事业兴旺超过20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才华、知识、信仰、经验和修 养。如果把财富传给无能的“富二代”,这等于将金钱换成毒药,让他们闯祸或早亡。因为财富的天性基因是生产力要素的被经营性及流动性,优秀企业家积累财富 的基本规律是把这种正向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生产、服务和流通变成利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又由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及文化所孕育并决定,而这一切恰恰是人类 根本无法传承、没法复制的所谓“事过境迁”。今天全球太多商学院,似乎告诉人们怎样复制更多成功的富豪,但你见过有哪一位世界500强的创始人和中国顶级 企业家是由商学院培养出来的?
弗吉尼亚人和瑞士人的贫富差异告诉我们:财富和丰富的资源秉赋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富有。相反,资源贫乏的犹太人靠刻苦工作和长期奋斗反而成为人类最富有的人群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讲,最好的财富传承还是人的精神和能力,而不是物质。
在 我看来,西方人善捐的行为除了宗教、信仰和德行以外,还有其他道理,那就是他们对子女只是有限责任。中国人对子女是传统上的无限责任。然而,事实却是具有 讽刺性的。西方人对子女有限责任的文化反而培养出了许多有着无限希望的第二代、第三代,三代出贵族。而中国富贵家庭无限责任的传统却培养不出有限的未来栋 梁。如果说中国大陆才改革开放30年,不足为例,那香港、台湾的富二代缺才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仔细读完本书,邦纳还是揭示了一些保全性的财富传承方法。
譬如,比较多种财富传承方法,保留家族生意主业而不轻易套现是一个不错的主张。
譬如,资产越具有流动性,流失的风险也越大,因为市场和政府有着围剿流动资产的本能,通用电气的衰败就是例证。
譬如,不要因为自身创业的卑贱而妄想一夜贵族化并丢掉家族创业的精神和本色。随意挥霍、玩艺术、泡明星、搞离奇虚荣、过一种自己也不懂的生活,书中揭示了这一切是全球富豪快速消亡的基本道路。
譬如,建立和维持一个团结和谐、人丁兴旺、身体健康、互相扶持、具有家族文化及品味的大家庭是财富延续的基石。
同类热销商品
商战
- ¥49.00
- ¥33.32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
-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 打造销售铁军
-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