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胡伟武 等
- 丛书名: 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系列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111291558
- 上架时间:2021-11-29
- 出版日期:2021 年1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709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 综合
教材 > 计算机教材 > 本科/研究生 > 计算机专业教材

编辑推荐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采用龙芯团队推出的LoongArch指令系统,全面展现指令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从硬件工程师的角度理解软件,从软件工程师的角度理解硬件
优化篇章结构与教学体验,全书开源且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8083697 - 智能计算系统实验教程---------------------------
由浅入深,手把手教你智能计算系统全栈开发
理论教材配套实验,智能计算系统知识树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实验游戏化,《太空开发者》带你边玩边学、轻松上手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本书由国内从事微处理器设计的一线科研人员编写而成。作者从微处理器设计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学科完整性,强调体系结构、基础软件、电路和器件的融会贯通。全书共分12章,包括指令系统结构、计算机硬件结构、CPU微结构、并行处理结构、计算机性能分析等主要内容,重点放在作为软硬件界面的指令系统结构,以及包含CPU、GPU、南北桥协同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本科生教材,同时也适合相关专业研究生或计算机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8083697 - 智能计算系统实验教程---------------------------
本书是《智能计算系统》教材的配套实验教程,全书基于智能计算系统各章节的重点或难点,结合智能计算系统的软硬件技术栈设计了基于通用CPU平台和深度学习处理器平台的分阶段实验和综合实验。实验设计与理论章节一对一匹配,结合知识树的构建,帮助高校教师和学生轻松上手实验,切实强化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智能计算系统的部署与优化。
目录
8083697 - 智能计算系统实验教程 - 978711168844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 9787111691624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丛书序言
推荐序
第3版自序
第2版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引言
第1章 引言2
1.1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内容2
1.1.1 一以贯之2
1.1.2 什么是计算机5
1.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6
前言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有可能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只学到一些概念。本课程教学希望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建立学生的系统观。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计算机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如苹果iPhone的CPU性能不如Intel的X86 CPU,但用户体验明显好于桌面计算机,这就是系统优化的结果。希望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计算机,不再简单地以主频论性能,或者简单地把用户体验归结于CPU的单项性能。二是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若干概念。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概念很多,虽然抽象,但是必须掌握。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四大设计原则,指令系统结构,处理器流水线,等等。三是掌握一些重点知识并具备一些重点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的ABI接口,存储管理中的虚实地址转换过程,通过IO地址空间扫描进行IO设备初始化,计算机系统的启动过程,重要总线如AXI总线、内存总线、PCIE总线的信号及其时序,用Verilog编写RTL代码的能力,先行进位加法器的逻辑,两位一乘补码乘法器逻辑,用Perf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等等。
本书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体系结构研究内容、主要性能指标、发展趋势以及设计原则。计算机体系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是描述计算机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组规则和方法,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指令系统结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简称ISA)和计算机组织结构(Computer Organization)。微体系结构(Micro-architecture)是微处理器的组织结构,并行体系结构是并行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冯·诺依曼结构的存储程序和指令驱动执行原理是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
本书第二部分介绍以指令系统结构为核心的软硬件界面,包括指令系统总体介绍、指令集结构、异常与中断、存储管理、软硬件协同等内容。贯穿该部分内容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建立高级语言(如C语言)与指令系统结构的关系。例如,C语言的语句与指令系统的关系,算术语句可直接映射为相关运算指令,for循环映射为条件跳转,switch语句映射为跳转索引和跳转表等;操作系统中地址空间的组织与指令访问内存的关系,静态全局变量映射到地址空间的静态数据区,局部变量映射到堆栈区,动态分配的数据则映射到进程空间的堆中;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线程的表示及切换在指令和地址映射方面的具体体现;敲击键盘和移动鼠标等事件如何通过指令系统的外部中断传递到CPU,以及指令系统对操作系统处理外部中断的必要支持;等等。
本书第三部分介绍计算机硬件结构。该部分的核心思想是搞清楚计算机内部,包括CPU、GPU、内存、IO之间是如何协同完成软件规定的各种操作的。例如,在计算机开机过程中,BIOS完成硬件初始化后把操作系统从硬盘拷贝到内存执行的过程中南北桥与CPU是如何配合的;CPU和GPU是如何协同操作完成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在显示过程中哪些活是CPU干的,哪些活是GPU干的;以太网接口、USB接口等各种接口的驱动在硬件上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等等。
本书第四部分介绍微结构。该部分的核心思想是建立指令系统和晶体管之间的“桥梁”。微结构是决定CPU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微结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硕士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科课程的微结构内容在追求系统地介绍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把先行进位加法器和五级静态流水线讲透,希望学生通过对先行进位加法器、五级静态流水线、简单转移猜测和高速缓存原理的深入了解,举一反三地了解微结构的实现方式。微结构中动态流水线、乱序执行和多发射等内容只做概念性的介绍。
本书第五部分介绍并行处理结构。应用程序的并行行为是并行处理的基础,现代计算机通过多层次的并行性开发来提高性能。并行处理编程模型包括消息传递模型(如MPI)和共享存储模型(如OpenMP)等。多核处理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存储一致性模型、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片上互连、多核同步等核心问题。
本书第六部分介绍计算机的性能分析方法。性能不是由一两个具体指标(如主频)决定的,而是若干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性能评测也没有绝对合理公平的办法,不同的计算机对不同的应用适应性不一样,对某类应用甲计算机比乙计算机性能高,对另外一类应用可能反之。巨大的设计空间和工作负载的多样性,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价成为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计算机性能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论建模,用模拟器进行性能模拟,以及对实际系统进行性能评测等。
上述面面俱到的课程安排主要是考虑体系结构学科的完整性,但本科课程重点是软硬件界面及计算机硬件结构。对于一般高校,并行处理结构和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可以不讲。
在选修本课程前,学生应对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有一定的基础。本课程试图说明一个完整的计算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中涉及部分操作系统的知识。为了有更好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同时选修操作系统课程。课程中的实例和原理介绍以LoongArch体系结构为主。与传统课程中讲授的X86体系结构相比,LoongArch结构相对简单明晰而又不失全面。学生可以通过配套的实验课程,自底而上构建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从而对“如何造计算机”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为所有读者免费提供相关资源下载,全文PDF及配套学习资源可访问龙芯网站http://www.loongson.cn/LoongsonLab/OpenAccessLibrary或华章网站www.hzbook.com下载。
---------------------------8083697 - 智能计算系统实验教程---------------------------
媒体评论
---------------------------8084817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本书作者皆为国内从事微处理器设计的一线科研人员,针对我国“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本土化教材欠缺的现状,计划出版一套分别面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目的是建设完整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地培养“造计算机”的人才。
第3版对教材内容做了修订和完善,在讲解指令系统实例时,更新为使用LoongArch指令系统,并且进一步强调计算机软硬件协同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加适于教学。
本书为所有读者免费提供相关资源下载,全文PDF及配套学习资源可访问龙芯网站http://www.loongson.cn/LoongsonLab/OpenAccessLibrary或华章网站www.hzbook.com下载。
本书特色
系统性。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的是“系统”而非“结构”,既要上知应用程序、编译程序和操作系统等“天文”知识,还要下知逻辑、电路和集成电路工艺等“地理”知识,把体系结构、基础软件、电路和器件融会贯通,才能做好体系结构设计。
基础性。计算机体系结构千变万化,但几十年发展下来,沉淀下来的原理性的东西不多,作者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进行了仔细的鉴别、分析、选择,仅将一些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写入教材。
实践性。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者强调要设计在“硅”上实现而非“纸”上实现的体系结构。
---------------------------8083697 - 智能计算系统实验教程---------------------------
智能计算系统对于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和产业发展都至关重要,业界迫切需要数以万计的智能计算系统人才。我们于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并于2020年出版了《智能计算系统》教材。该教材也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介绍当代智能计算系统软硬件技术栈原理的教材。目前,“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和《智能计算系统》教材已经推广至国内70余所高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书作为《智能计算系统》的配套实验教程,旨在让读者能够对智能计算系统知识融会贯通,进入智能计算系统全栈工程师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