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心法:3步升级你的人生操作系统
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家公司,那么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EO。
● 1亿美元营收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创始人维申继《生而不凡》后又一力作。
● 打破职场人士“惟有苦干,才能成功”的现代迷思。融合内在之力与创变之心,颠覆底层逻辑,升级和更新你的人生操作系统,成为自己人生的CEO!
● 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中的职场人,你70%醒着的时间都会用在工作上面。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已然成为一种煎熬。据盖洛普公司调研统计:85%的上班族讨厌他们的工作,大多数人为了讨一份薪水,做着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更糟糕的是,他们还欺骗自己,假装对自己工作还算喜欢。全球每小时有5369人悄然离世,其中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体会过生命全然绽放的喜悦。
● 绝大多数书都在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中生存下去,而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在工作中得到滋养并茁壮成长,颠覆你关于工作、成功和人生的底层信念和逻辑。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若想取得成功,你必须比其他人更勤奋,投入更多的时间苦干蛮干”
“成功等于你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或是名片上的职位”
“有房有车才幸福”等胡扯规则正在裹挟和禁锢着你,让你惶惶不得终日。
对于你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而言,这不是也不该是你甘于接受的生命状态。无论你身居何种职位,处于何种状态,请记得你的内心蕴藏着一股异常强大的力量,你可以唤醒心中的佛陀之心与牛人之力——
佛陀,代表着灵性大师。他们借由内在的意识及内外合一,在这个世界,轻松、优雅而自在地活着。
牛人,代表着创变者。他们是给世界带来改变的人。他们建造着,编码着,书写着,发明着,领导着。让新的事物诞生,将人类的发展向前推进。他们是仁慈的破坏者——挑战常规,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好的世界。
本书将为你展现如何将它们合二为一,让工作不再是日复一日的折磨与煎熬,而是成为生命的滋养,如同河流,流经你以及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进入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状态——喜乐、轻松、富足、灵感涌现、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结,让生命自在流动。
我们来人世一遭,
不在于为工作而忙忙碌碌,
于东奔西走之中,惶惶不得终日,
而在于感受生命的自由与自在,
于生命的舞动之中,突破自我的边界。
此书,为蜕变而来。此书,为牛人而生。
作译者
维申·拉克雅礼(Vishen Lakhiani )
《纽约时报》畅销书《生而不凡》作者、当今个人成长领域深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TED演讲人、计算机工程师、杰出的互联网创业者。他成功创办企业Mindvalley,覆盖包括个人成长、正念、健康和效率等领域,是互联网教育行业内极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维申曾就职微软,被辞退2次、创业失败2次,穷困潦倒无数次后,他经历了思维的升级和觉醒,重塑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在32岁迎来重大转变:将兴趣爱好(个人成长)发展成了一家拥有超过40个国家员工、200万用户、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互联网教育公司Mindvalley,专注于设计学习体验并打造线上学习应用程序及平台。
如今,维申致力于拓展Mindvalley的全球影响力,在未来几年,将Mindvalley引入一百个国家教育系统以及每一家财富五百强公司。他将自己的人生和公司变成了实验室,将自己所学到的一切,凝结成一套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并整合史蒂夫·乔布斯、丹尼尔·平克、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拉里·佩奇、彼得·蒂尔、杰夫·贝佐斯、马丁·塞利格曼、吉姆·柯林斯等世界牛人的思想,帮助你升级人生操作系统。
译者简介
陈能顺
毕业于中山大学,原AIESEC中国大陆区副主席,现走在生命教练的路上。译有《生而不凡:迈向卓越的10个颠覆性思维》《潜入大脑:认知与思维升级的100个奥秘》,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慢社群。
目录
写在开头
引言 /001
第一部分 由内而外,成为磁铁般的存在
第1章 揭示你的生命印记 / 025
探索你的生命印记 / 029
你的价值观里,藏着新的世界 / 031
你的种子是什么 / 035
起源故事练习 / 037
你的决定背后 / 040
藏在痛苦里的礼物 / 043
分享给你的团队 / 044
本章小结 / 045
第2章 吸引你的同盟 / 051
内心的声音 / 055
“我要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 / 058
像磁铁一样吸引他人 / 059
尽巴士司机之责 / 060
本章小结 / 075
译者序
入秋的北京,天空蔚蓝而高远,时有清脆的鸟鸣,伴着午后的阳光,在心底静静拨弦。生命安宁如湖。
去年今日,心中不安。
辞职的念头,在我决定踏上教练之路后,就一直萦绕不去。早在五年前我就知道,我应是一名教练。这一份知道如此深刻而真切,不容辩驳。但那时,我以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为借口,推迟着成为自己,成为教练。
生命似乎在等待什么,或许也在准备什么。
直到一天夜里,我心中的声音愈发强烈,促因便是维申(本书作者)所分享的一首诗,一首来自鲁米的诗。这首诗本书亦多处提及。我开始问自己:“什么才是我真正的想要?如果我不用为赚钱而烦恼,我究竟想要做什么?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一年,我到底想要如何活着?”
答案分外清晰。
辞掉现在这份工作,开始本属于我的教练之路。
生命似乎自有安排,如若我一直违抗,生命就会以失败和痛苦提醒我,警示我:此路不通,请勿前进。当我真正遵循内在的声音时,生命似乎格外顺遂,一路绿灯。就在此时,我已经顺利通过国际教练学院(ICA)的“观察下的教练”考试,临近毕业。
这首诗,现在我想分享给你。
当我追逐以为的想要,
日子满是痛苦和煎熬;
当我静待花开,温柔灌溉,
真正的想要,自然来到,烦恼不曾侵扰。
由此我懂得,我想要的,也想要我。
彼此寻找,相互倚靠。
此中深意,欲辩忘言。
什么才是你真正的想要?
你现在又在追逐着些什么?
前言
打破与重建,是我在写作时一直秉持的态度。换句话说,打破你原有的认知及思维方式,并建立新的信念与思维框架。它们将如意识之光,为你照亮内心深处的幽微与晦暗。这些新的(甚至你从未想过的)想法将打开一扇扇门,引领你与那个更好、更强大的自己不期而遇。这影响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家庭、你所处的社区及整个世界。
我的朋友,伟大的哲学家肯·威尔伯(Ken Wilber),借由整合理论,让普通大众知道了世界观的重要性。基于你的世界观,本书的有些内容或许会让你心潮澎湃,为之拍手叫好,而有些内容,或许会让你心生不悦,欲弃之而后快。根据世界观的不同,我们将读者分为下面四种类型。
你若是一名理性主义者,这意味着,你会喜欢书中各种各样的商业想法,但当我谈到心灵与直觉的魔法或是聆听内心的低语时,你或许会嗤之以鼻。
你若是一名传统主义者,这意味着,你会对那些让你想起自己信仰的内容爱不释手,而当我质疑传统文化与规则时,你可能会感觉不适。
又或者,你是一名灵性主义者。灵性之于你,如水之于鱼,对书中有关灵性的部分,你情有独钟,但对有关公司运营和采取行动的部分,你会感到不安。
到最后,你也许会从整合的角度来阅读本书。这意味着,你乐于接受任何新的想法,而不会感觉自我被威胁,并能将所有的世界观加以整合与吸收,而不只是挑选自己有共鸣的部分。这是阅读本书最有效的方式。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本书并非传统的商业或创业书。这个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变化。最开始,也就是2003年,我在教冥想时,不得不向朋友隐瞒我的职业。如今,某些冥想类产品公司已估值10亿美元以上。而且现在,我在和那些政治、体育、影视及商业领域的顶尖人士交流时,他们都会私下里和我分享他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信念。他们不再以一种绝对的物质主义视角来看待工作或是职业。
有的人还公开分享过这一点。我很感谢R&B歌手米格尔(Miguel),他在接受《公告牌》(Billboard)杂志采访时谈到,他在演唱会前会使用我的六阶段冥想(更多内容见第5章)。我也很感谢托尼·冈萨雷斯(Tony Gonzalez)—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他在无数次采访中提到了六阶段冥想。还有比安卡·安德莱斯库(Bianca Andreescu),19岁的她在美网公开赛中打败了大名鼎鼎的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力推荐我的书和六阶段冥想。还有那些亿万富翁及改变游戏规则的企业家,他们都在私下讨论这本书里某些颇具争议的思想。我的目标在于将这样的讨论公之于众,因为现在正是时候。
本书致力于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为你提供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方法帮你实现思维上的转变。简言之,它为蜕变而生。一旦你理解了书中揭示的那些模式,你就无法对它们视而不见。
你或许会超爱这本书,或是对它厌恶至极,这取决于你的世界观。这种效果是我故意为之的。因为让我们不断成长的,是新的领悟和启迪,是不安的感觉,绝不是漠不关心。
或许你是在书店的“商业类图书”区域发现这本书的,但实话说,我不确定它是否真的属于那个类别。没错,本书谈论的是我们当今的工作方式—它亟须改变。不过,我需要提醒一下,本书所关注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管理,而在于如何由内而外地改变你工作的方式,以及这样的内在改变将如何像涟漪一样影响外在世界。
本书究竟是讲什么的?它讲的是掌控工作与生活的技艺。无论你是正在创业,还是领导着一个大型公司,抑或是刚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它所寻找的是那些为工作倾注无限精力却得不到内心滋养的人,以及那些有着宏大愿景,但不知如何实现的人。
我的第一本书《生而不凡》(The Code of the Extraodinary Mind),因为关注个体表现而意外地成了全世界运动员的“圣经”。这本书关注团队合作,关注公司运营,关注如何在世界上留下痕迹。如果可以,我很乐意它成为一本颠覆工作本质的“圣经”。
打破胡扯规则
如果你了解我,你会知道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之中,父母、老师、媒体和文化环境将这些规则潜移默化地灌输给我们。在《生而不凡》里,我为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规则创造了一个名称:胡扯规则(brule)。
这些规则无处不在。若不对其加以质疑,它们就会将我们囚禁其中,阻止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现在,是时候打破长久以来我们所抱持的对于工作的胡扯规则了。为什么?试想,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你会将70%醒着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面。那些胡扯规则,把你的工作场所变成了让你备受煎熬的地方—你仅有一次生命,对你而言,这完全不能接受。后文将详述这一点。
我并非商业顾问,而是一名曾在风雨中挣扎的创业者,喜欢质疑规则。我实验性地打破了一些关于工作本该如何的胡扯规则后,很幸运地收获了一帮活力四射、彼此真诚相待的工作伙伴,一个无与伦比的工作场所,还有一段妙不可言的美丽人生。
我的实验室便是自己的公司。我将这一路来所学到的一切,整理成了一份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其中一个规律为,当工作成为我们的热爱时,工作便不再是工作。
你必须明白的是,无论你的地位如何,你都拥有不可思议的独特力量,你必须学会运用它。努力工作,才会成功。这只是现代迷思。“住”在你身体里的,是一颗美丽而炽热的心。许多人觉得不该将它在工作中展现,这是典型的胡扯规则。当我们在工作中卸下冰冷而坚硬的铠甲,展现出内在柔软而赤诚的一面时,奇迹之花将会盛开。
媒体评论
——微信公众号"书单"(BookSelection)
不要听牛人说什么,而是要看他持续在做什么。这本书会带着你更进一步,带你找到牛人持续行动背后的内心强大力量。
——彭小六 青年畅销书作家,洋葱阅读法创始人,游戏化创新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