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美]安妮塔·伍尔福克(Anita Woolfolk) 等
- 丛书名: 美国名校学生喜爱的心理学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110261651
- 上架时间:2021-10-26
- 出版日期:2021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52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教材

编辑推荐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畅销多年、现已更新至13版,深受师生喜爱
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美国心理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前主席
安妮塔?伍尔福克代表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伍新春教授领衔翻译
---------------------------8049595 -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
国内外广受好评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模块化教学和学习方式
集实用性、创新性、前沿性于一体
内容简介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本书保留了原来版本中新颖、独特的自主学习形式,同时沿用以往的风格,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不仅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如学习、发展、动机、教学和评估,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准确、及时的更新,而且反映了目前不断涌现在研究领域和社会实践中的新趋势,如对学生的多样性、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的全纳教育、神经科学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主题进行了理性的梳理。
本书适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8049595 -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
本书针对儿童早期、小学、初中、高中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分模块讲解各种教育策略的应用,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典型特征,各部分开始均设置了相关的生动案例,使读者可以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本书适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作译者
---------------------------8049595 -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
莉萨·博林(Lisa Bohlin)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行为科学学士学位,印第安那大学获得教育心理学和人的发展博士学位,过去15年任教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2004~2010年,在普渡大学的教师教育计划中担任教育心理学和特殊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目前从事教育咨询方面的写作。
谢里尔·西塞罗·德温(Cheryl Cisero Durwin)
在马萨诸塞州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生涯已超过16年,既包含研究生课程,也包含本科课程,既有40人以上的中班课程,也有小型写作指导班,通常她教授的课程专业在研究设计、测试、认知发展和学习障碍领域,她的研究兴趣涵盖对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评估和矫正,以及大学教育和学习。
马拉·里斯-韦伯(Marla Reese-Weber)
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是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担任教育心理学教学工作已超过13年,同时也教授本科和研究生的青少年发展课程,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同辈关系、约会暴力及成年早期的恋爱关系。
译者简介:
连 榕
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目录
8049595 -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 - 9787111602774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110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 9787111692454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129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学习、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 1
模块1 学习与教学 / 2
1.1 当今的学习与教学 / 2
1.2 什么是优质教学 / 6
模块1小结 / 11
模块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理论 / 12
1.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12
1.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 14
1.5 教学理论与学习促进 / 19
译者序
---------------------------8049595 - 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原书第2版)---------------------------
所有的乐器都有其本身的音质,但只有在音乐家手中,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学好的潜质,但只有在具有良好的教育心理素养的教师指导下,他们才会成长得更好。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学与教的心理特征和规律的应用性科学,为你提供了对学习、学生、教师、学校的心理学理解,并帮助你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成功的教学实践。一本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不仅是帮助你顺利开展教学实践的脚手架,也是一盏引导你专业发展的指路明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莉萨·博林、谢里尔·西塞罗·德温和马拉·里斯-韦伯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无论是在内容体系的建构,还是在事例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读性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信你必将被书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案例分析所深深吸引。
本书出版后成为广受欢迎的优质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作者继续采用模块化的内容体系,用新增的近800个研究成果更充分地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更加重视帮助学习者建构科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学以致用,强调在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学习的个体性与情境性。
本书由9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个体发展。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个体发展的背景和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道德发展的基础知识,为你阅读本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发展中的学习者。这一部分论述脑生理的相关研究、认知发展及语言发展的理论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学习理论。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介绍了几种科学的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每种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认知过程。这部分主要介绍元认知、迁移以及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原理、学习策略及具体的使用技巧。
第五部分动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动机的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及自我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动机类型,为你提供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案。
第六部分课堂管理与教学。这部分主要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内部和外部环境;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以及怎样对能力各异的学生进行分组。
第七部分个体差异。这部分阐述智力的相关理论,分析智力与天才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认知、情绪、社交和行为障碍的表现特征及诊断标准,并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第八部分课堂测评。这部分探讨如何评估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课堂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九部分标准化测验。这部分主要介绍标准化测验的类型、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书鲜明的特点是:(1)典型实例、贴近教学。书中每一部分的开头都引入典型性的教学实例及思考题,激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吸引着读者带着疑问去书中寻找答案。在各章结束部分,针对之前的案例提出问题,让读者充分利用该章所介绍的科学理论思考实践对策,做到学以致用。(2)内容新颖、资料丰富。本书选用的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收录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许多新成果。本书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和发展动态,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专业支持。(3)深入浅出、注重实践。全书对术语的解释精炼简洁,对原理的阐释精辟深刻,在解释原理时引入丰富多样的例子,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在各章节中,还针对教师经常遇到的焦点问题列出详尽的指南,可操作性强,为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本书由连榕组织翻译,各章译者为:刘建榕、林媛媛(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孟迎芳、林荣茂(第6章、第7章、第8章);连榕、郭凌婕、张晓戍、林荣茂(引言、第1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李宏英、林荣茂(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缪佩君、余芝云(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罗丽芳、余芝云(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杨丽娴、陈宛玉(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郑若宜、余芝云(第26章、第27章、第28章);陈坚、陈宛玉(第29章、第30章)。连榕、缪佩君、陈坚、林荣茂对全部译文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统稿。限于翻译水平,书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前言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读者朋友们,我相信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参加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因为这是你们在教学、咨询、言语治疗、护理或者心理学等领域内获得专业发展的一项准备。也许你是一名来自护士学校的志愿者,也许你是一个成年残疾人社区项目的指导者,但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关注教育和学习,那么这本书中的内容对你而言,就应该是很有意思的。要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你并不需要具备太多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专业背景知识。我们尽量避免在本书中使用专业性太强的词语,努力让这一版本的《教育心理学》更加清晰有趣。
本版本保留了之前“主动学习版”中新颖、独特的自主学习形式。如果你没有读过之前的版本,那么这本教材可能与你以往所见的任何教材都不同。本书被划分成了43个易于阅读的模块。关于这种形式为何能够帮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如下依据:第一,将学习材料分解为小的组块,将学习活动分散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进行的分散学习,相比于在短时间内往头脑中塞进太多学习材料的集中学习,其学习速度更快,学习效果也更持久;第二,如果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现在的新知识间建立连接,将原有知识运用到对当前所学内容的理解上,那么将实现更深层次和更有意义的学习;第三,如果有具体的学习目标、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合理的时间与精力投入,那么学习动机会更强烈;第四,经常测量和评估自己的理解,将会帮助你修正错误概念,防止你记住错误的信息。最后,我们知道你的生活很忙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篇幅短小和合理谋篇的读本也许更切合你个人的日程安排。如果你掌握了这些自主学习模块,你会变得更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更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因此,欢迎大家以一种基于研究的方式来学习教育心理学这门我最喜欢的学科。
自从《教育心理学》第1版出版发行以来,这个领域取得了众多振奋人心的发展成果。本书的第13版继续沿用以往的风格,强调有关儿童发展、认知科学、学习、动机、教学和评估等各方面研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和应用。在本书中,我们不会分开介绍理论与实践,而是同时兼顾两者。你从本书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将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和理念运用于日常教学问题的解决。为了帮助你探索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课堂片段、个案研究和实践指南,甚至经验丰富的教师总结的实用技巧。当你认真阅读本书时,我相信你可以感受到教育心理学巨大的实用价值,它能够为那些热爱教学和热爱学习的人提供独到的见解和重要的知识。
第13版增加的新内容
纵观全书,你会发现书中增加了数个重要主题。
在第1章以及后面的多个章节中,我们对当前有关教学和专家型教学模型的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第2章以及后面的多个章节中,我们增加了有关脑、神经科学与教学关系的阐述。
增加了有关技术和虚拟学习环境对当今学生生活及教师教学影响的内容。
更加强调当今课堂的多元化(请见第1~6章)。对教育环境中的学生的描述,能让读者对多元化有更加真实和人性化的感受。
具体每一章重要内容的变化如下。
第1章:我们期望这本教材能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建立起在任何情境下、面对任何学生都能开展有效教学的真实的自我效能感,因此第1章新增了三种优质教学模型的信息。这三种优质教学模型分别是夏洛特·丹尼尔森(Charlotte Danielson)的教学框架,密歇根大学TeachingWorks确定的高阶教学实践,以及由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赞助的有效教学测量。此外,有关研究的部分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以及从不同类型的研究中你能学到哪些知识。
第2章:新增了有关大脑、突触可塑性、执行功能以及对教学的启示等内容,其中对教学的启示还涵盖了一种以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为基础的、被称为“心智工具”的教学法。
第3章:新增了有关游戏中的文化差异、体育锻炼和残疾儿童、进食障碍和致力于改善该情况的网站、自我概念和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道德心理学模型等内容。
第4章:新增了有关9种可能的多元智能、根据504条款进行的调整、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药物滥用以及识别超常和天才学生的方式等内容。
媒体评论
---------------------------8084499 -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
《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原书第13版)延续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风格,强调有关儿童发展、认知科学、学习、动机、教学和评估等各方面研究中所蕴含的教育启示和应用。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课堂片段、个案研究和实践指南,归纳了有经验的教师自己总结的教学法宝。
本书特色在于:
● 按模块组织本书内容,与“慕课”课程有相似之处,有助于读者有针对性地学习,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 学业。
● 每章会在章首呈现“教师的案例簿”,描述真实的课堂状态,并会问“你会怎么办”,让读者有机会将书中的重要主题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 每章的“正方观点/反方观点”专栏都会列举一个与各章主题有关的争议性话题,从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的角度进行解释。
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士可以了解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和理念运用于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有助于将探索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本书是优秀的核心教材,同时可以作为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也是大众读者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不错选择。
第13版新增内容:
● 增加了虚拟学习环境对当今学生生活及教师教学影响的相关内容
● 增加了有关大脑、突触可塑性、执行功能等内容
● 增加了语言多样性、掩蔽教学,以及学生主导的会议等方面的内容
● 增加了保罗和埃尔德的批判性思维模型
● 增加了多元智能、自闭症谱系障碍、识别超常和天才学生的方式等内容
● 增加了高流动性儿童的教育和校园欺凌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