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签名本)(有赞定制版)
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著名商业顾问刘润为你准备的一整套思维框架,助你启动“开挂人生”。
·刘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著称的商业顾问。
创立“5分钟商学院”,5年拥有50万学员。
开设“刘润”公众号,5年拥有190万读者。
·底层逻辑,是事物间的共同点、不同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
但如果教给你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
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润米咨询创始人,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曾任腾讯、百度、海尔、恒基地产、中远国际、晨兴资本、康宝莱等多家企业的战略顾问,香港上市公司恒富控股独立董事,互联网转型专家。190万读者刘润微信公众号主理人。
著有畅销书“每个人的商学院”系列、“5分钟商学院”系列、《新零售》《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互联网+:小米案例版》《趋势红利》《商业洞察力》《商业简史》等。
目录
第1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001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002
人性、道德和法律007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011
公理体系VS逻辑推演019
第2章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03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032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036
如何赢得一场辩论043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048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054
流程、制度与系统068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075
复利思维090
概率思维099
数学思维109
系统思维127
第3章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133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134
前言
2016年9月25日,那天我依旧在出差。
本该好好休息的差旅夜,我、罗老师(罗振宇)、脱不花都没有困意,因为午夜零点我的课程《5分钟商学院?基础篇》正式上线。
这是我在得到上的第一门课程,上线过程一波三折。
原本预定在10月上线的课程,突然接到通知,需提早上线。当时这门课程我才录了两三节,没什么库存就上线了。
当天零点上线后,又出现了播放问题—因为音频压缩导致有金属音。我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重新录了一遍,更换了音频,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最终完成。
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我万万没有想到,当天就有7000多人订阅了《5分钟商学院》。
我非常高兴,但也诚惶诚恐。自此,我终于开启了一个承诺,一个要花一整年交付的承诺。
2016年,是非常辛苦的一年。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路上,剩余时间,每天都要花14个小时来做《5分钟商学院》。
但是,一切都有了回报。一年后,这门课程已经有了14万学员。
五年后的今天,这门课程已经有46万人加入。
这也就意味着,有32万学员是在课程正式结束之后加入的,这更令我高兴。
因为我不希望这只是做一年就结束了的事。我希望做一件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事情,于是,在这门课程中,我讲述了一些商业的底层逻辑,因为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在面临变化的时候,底层逻辑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从而产生新的方法论。
什么是“底层逻辑”?
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设了一个“亿元赌局”—如果10年之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就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超过50%,马云给王健林1亿元。
今天,我们回看多年前的这个赌局,不得不深思:为什么这两个人对各自代表的线上、线下经济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分歧?
一方打败另一方,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天大的不同吗?不是的。
是因为相同的地方更多,一方才有机会“干掉”另一方。
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经济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线上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四部分的不同组合。可能一方的做法与另一方不一样,但是双方服务的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干不掉一个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
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
序言
2016年9月25日,那天我依旧在出差。
本该好好休息的差旅夜,我、罗老师(罗振宇)、脱不花都没有困意,因为午夜零点我的课程《5分钟商学院·基础篇》正式上线。
这是我在得到上的第一门课程,上线过程一波三折。
原本预定在10月上线的课程,突然接到通知,需提早上线。当时这门课程我才录了两三节,没什么库存就上线了。
当天零点上线后,又出现了播放问题—因为音频压缩导致有金属音。我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笔,重新录了一遍,更换了音频,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最终完成。
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我万万没有想到,当天就有7000多人订阅了《5分钟商学院》。
我非常高兴,但也诚惶诚恐。自此,我终于开启了一个承诺,一个要花一整年交付的承诺。
2016年,是非常辛苦的一年。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路上,剩余时间,每天都要花14个小时来做《5分钟商学院》。
但是,一切都有了回报。一年后,这门课程已经有了14万学员。
五年后的今天,这门课程已经有46万人加入。
这也就意味着,有32万学员是在课程正式结束之后加入的,这更令我高兴。
因为我不希望这只是做一年就结束了的事。我希望做一件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事情,于是,在这门课程中,我讲述了一些商业的底层逻辑,因为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在面临变化的时候,底层逻辑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从而产生新的方法论。
什么是“底层逻辑”?
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设了一个“亿元赌局”—如果10年之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就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超过50%,马云给王健林1亿元。
今天,我们回看多年前的这个赌局,不得不深思:为什么这两个人对各自代表的线上、线下经济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分歧?
一方打败另一方,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天大的不同吗?不是的。
是因为相同的地方更多,一方才有机会“干掉”另一方。
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经济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线上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四部分的不同组合。可能一方的做法与另一方不一样,但是双方服务的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干不掉一个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
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
媒体评论
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
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
但如果教给你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
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