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编辑推荐
业财融合应用实践典范
价值治理系统首度披露
内容简介
目录
上篇 业务与财经的融合
第一章 财经导向战略 ┊03
第一节 抓战略机会,敢于投入 03
一、30年一个城墙口 03
二、范弗里特弹药量 09
三、知识大于资本 16
四、放弃非战略性机会 18
第二节 追求长期有效增长 22
一、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23
二、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双轮驱动 25
三、深淘滩,低作堰 27
四、保持饥饿状态,追求长期价值 29
五、平衡资本与劳动的关系 30
六、负熵激活 31
第三节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32
一、力出一孔,压强原则 32
二、利出一孔,贡献利润 36
三、数出一孔,财报真实 40
第四节 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 42
序言
任正非认为,华为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内部规则、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最核心的就是财经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这是企业管理的两个“桥头堡”。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我们已经通过《华为奋斗密码》给出了答案,《华为财经密码》所呈现的是华为的财经管理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华为的财经管理体系如今已达到世界一流,任正非对华为财经体系的评价是,已经形成全球统一的会计核算与审计监控体系,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全球财务系统。
但其实,华为也走过了和所有中小企业同样的一段历程,就是忙了一年下来,连基本的财务账都算不清楚,不知道自己企业赚了多少钱,账实相符更是如同天方夜谭。
华为所定义的财经管理,是坚持以业务为主导、财经为监督的管理方法与体系建设。这句话很好理解,但具体落实到执行管理的财经组织,往往会因为看到的是风险而强调监督,或者因为对业务的不了解而管控僵化。2015年10月,华为《管理优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反映了付款过程中遇到的审批多、流程复杂、对一线不信任等问题,这篇文章引发了华为内部激烈的讨论。任正非为此做出批示:“据我所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知从何时起,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可见,华为的财经管理虽然已自成体系,也屡见成效,但跟我们所有企业一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任何一种管理方法,不能盲目神化,也不能简单复制。
华为认为,企业财经的核心使命首先是确保商业成功,其次才是风险制衡。衡量财经工作是否成功也对应为两点:一是多产粮食;二是做好风险管控。多产粮食,即坚持以业务为主导,从企业战略需要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支撑员工做出价值贡献,推动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风险管控,即以财经为监督,实现业务的全流程管控,帮助企业实现平衡发展。
华为的这些财经管理思想很朴素,大家也认为理所当然。华为跟我们很多企业的差异主要在于,信与不信、做与不做的问题。这也是本书希望解答的问题。信,不是表面的认同,而是要深层次理解其核心思想,梳理清楚其内在逻辑;做,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总结出适用自己企业的方法论,并一以贯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是一个安慰性说法,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自己的,别人的方法即便学习,也需要一个深入理解和长期内化的过程,华为每导入一种管理方法,往往都坚持10年以上的时间。
华为财经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商业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追求长期有效增长
做企业的动机是什么?
华为董事会明确指出不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以利益相关者(员工、政府、供应商……)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是坚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驱动员工努力奋斗。在此基础上,构筑华为的生存和发展。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其实是在践行一个商业常识,即企业是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获得商业成功的。任正非说:“华为要帮助自己的客户成功,否则没有了支撑点,我们是很危险的。”一个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或者专为股市定制圈钱的企业,关键时候其必然会背离客户的利益。华为通过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观,最终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一家企业是赚快钱还是赚慢钱?华为认为,商业成功的直接表现,是企业能够保持长期有效增长,要长期保持饥饿状态,不谋求赚大钱。1988~2020年,华为销售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1%。这个增长速度相对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说有点慢,但30多年坚持下来,一直保持增长本身就不容易。
二、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华为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不重资产化。这是华为对长期有效增长的财务解读。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追求收入的增长,追求规模效益;二是明确经营结果要以利润为中心,但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三是明确提出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四是不进行重资产投资。
《华为基本法》第十一条: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华为认为,利润最大化会榨干未来,伤害企业的战略地位,华为需要将利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上。这个合理的尺度是多少呢?华为定义的标准是每年净利润率控制在7%~8%。基于此,华为每年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内部管理变革上,借此转化为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华为年报披露,华为近10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7200亿元人民币。华为的年度研发投入已超越三星和苹果,仅次于Alphabet和微软,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三大公司。
三、业务为主导,财经为监督
任正非说,什么是“财务”?一部分是“财”,一部分是“务”,“务”就是指要懂业务,为业务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支持。如果财务不懂业务,那只是算账的,不叫财务。当财经人员不能识别业务的合理性与真实性时,不仅不能满足业务的合理需求,提供有价值的财经服务,还可能走向相反,一味加强风险管控,慢慢地成为业务的绊脚石。
华为一直坚持“业务为主导,财经为监督”的宏观管理方法与体系建设。什么叫“业务为主导”?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扩张获得业务增长,敢于创造和引导需求,善于抓住机会,取得“机会窗”的利润。什么叫“财经为监督”?就是为保障业务的实现而提供快捷、准确和有序的规范化财经服务,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在服务的过程中完成业务监督与风险控制,即财经人员在为业务提供服务与支撑的过程中,同时要履行企业赋予的管理与监控职责。
媒体评论
—任正非
祝继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
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为财经是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领先者,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企业和学者前去学习。我曾有幸参观过华为财经总部,华为财经的战略思维、业财融合和数字智能转型令人印象深刻。《华为财经密码》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华为财经是怎样在华为公司扮演财务战略的制定者、经营管理的驱动者、财务风险的控制者、财经活动的执行者,对推动中国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叶康涛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教授
财务系统构成了企业的血管(资金流)和神经(信息流)。华为的成功,许多答案就在华为财经体系之中。无论是从事财务管理还是业务运营,都能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财务、会计、税务等财经从业人员:
通过本书可以系统学习华为规范又灵活的财务管理方法,包括集成作战的计划、预算、核算体系等。
中高层企业管理者:
阅读《华为财经密码》,可以充分理解财经管理的本质,业务和财经的关系,从而妥善处理好业务与风险的平衡。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华为的价值链管理。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立足财经视角,构建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的核算模型,有助于HR更准确地衡量员工的价值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