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译者
中国理财师职业化发展联合论坛主席,上海鑫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20余年财富管理实务经验。归国创业15年,先后创办“理财88网”和“鑫管家理财师平台”。出版专著《理财师实务手册》《财富管理核心能力》,主编图书《中国理财师职业生态?2018》,主讲音视频课程《夏文庆的综合理财课》,参编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考试辅导教材《个人理财(2015年)》。
目录
英国:老牌金融帝国的财富管理春天/1
一、英国财富管理行业概述/3
11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重地/4
12 英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概况/6
二、英国金融监管发展沿革/10
2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金融监管/10
22 2008年后的系统性金融监管改革/12
三、金融行为监管体系/17
31 对经营主体分类监管/17
32 金融行为监管的内容/19
33 英国对创新业务的沙盒监管/22
四、行业自律体系/28
五、英国对从业人员的管理/30
六、英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新变化/32
61 “脱欧”后的英国金融监管/32
62 财富管理机构更加注重客户关系/33
63 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服务机构聚焦客户的服务价值/34
64 独立理财顾问面临零售分销审查监管制度的深刻影响/35
Ⅺ
前言
?财富管理全球经验?是中国理财师职业化发展联合论坛(以下简称“中理职联”)继?中国理财师职业生态??2018?后的又一力作。
中理职联是由我国当前线的理财师自发形成的一个专业论坛。该论坛希望集全行业之力,自下而上地研究讨论理财师行为规范和专业化标准的理财服务模式;借鉴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集行业领先从业者之经验和思维方式;结合监管环境的变化,以行业自律推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强社会公众对理财师职业价值的认同;提升理财师职业认知度和荣誉感,帮助理财师明确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本着上述宗旨,中理职联于2017年开展了对全行业理财师和理财人群的问卷调查活动。2018年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理财师职业生态??2018?一书,分别就“当前理财师基本情况概览”“当前中国理财人群的基本特征”“理财师对自身职业的主观认知和客观环境的差异性比较”“理财师职业生涯发展展望”“行业发展展望和期待”5个方面展开分析和陈述。?中国理财师职业生态??2018?通过对全国性的理财师职业生态样本进行交叉比较,梳理了不同年资、不同服务机构、不同地域的理财从业人员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知,为成功理财师群体“画像”,进一步展现了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现状。该书出版后,获得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当代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清明上河图?”。
对当前国内理财师职业化生态的调研,使我们发现行业潜在的诸多问题。例如,绝大多数财富管理机构及理财师还是以“卖产品、拿佣金”的商业模式展业;个别板块的理财师士气相对低落,理财师的工作方式有待改进,客户黏性尚待进一步增强。同时,希望能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的理财师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业监管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期待。
2018年,在外有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内有资管新规所带来的短期阵痛中,不少财富管理机构和个体理财师都面临困难,相当一部分理财师对行业发展方向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前景产生了困惑和焦虑。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理职联行业发展研究小组展开了“境外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调研工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终形成本书。我们希望,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历程的研究,了解促进行业发展的必要元素、外部环境、经验及教训,以此帮助我国理财师群体发现行业发展路径的线索,重新点燃对行业发展的希望,并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我们认为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发现值得深思。例如,对比行业发展的历程,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先进力量迸发出的巨大力量;政府监管对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行业组织在人才培养、职业标准方面的作用。
在本次调研中,“理财规划行业”(FinancialPlanningIndustry)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关键词。在理财规划行业出现之前,客户普遍从银行职员、投资顾问、保险从业人员和税务会计师等传统财务顾问处获得咨询服务和建议,而传统财务顾问在产品销售和服务营销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者,并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利益忽视了客户体验和权益等。这与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当前的特点相似。由此可以判断,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正如我们在?中国理财师职业生态??2018?一书中所谈到的一些行业现象,当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主要还是作为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而存在的,而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也以“卖产品、拿佣金”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而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更为看重的可能不是客户的需求和权益,而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利益。在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中,不仅客户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理财从业人员也被视为产品销售人员。在越来越大的业绩指标压力面前,理财从业人员往往“动作变形”,将工作重心放在产品销售环节,而不是放在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环节,终导致专业能力的不足和专业价值的缺失。
以上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都曾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客户,还是从业人员,都对市场机制感到失望,从业人员更是对行业发展充满了疑惑和焦虑。但在这种困境中挺身而出、发出变革呐喊的,恰恰是来自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本调研报告的美国篇介绍了业内被认为促成了美国(乃至全球)现代财富管理行业诞生的“芝加哥十三人会议”,以及由这场会议引发的一场行业革命。
“芝加哥十三人会议”不仅提出了“金融服务专业化”的行业发展命题,还成立了向符合专业和道德规范资质的理财顾问提供认证的行业协会,并建立了一个提供该认证的教育机构———国际金融咨询学院,该机构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理财规划师认证之一的国际金融理财师(CertifiedFi ̄nancialPlanner?,CFP?)的前身。
随着理财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以及CFP认证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推广,综合理财规划服务的概念异军突起,各国的传统财务顾问也逐步转型,从为客户提供单个领域产品或服务延伸到综合型的理财规划服务,形成了各国的理财规划行业。
这一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变化起始于扎根一线的行业先进力量,这说明任何一个从业者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在寻求行业发展方向的道路上,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踽踽独行,把每一个不愿随波逐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和每一份对行业发展的情怀汇聚起来,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今时今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需要这样的行业先进力量!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既看到了行业组织(包括专业认证机构)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当行业组织成为既得利益者的时候有可能把自身的利益放在行业发展需求之前的现象。本书澳大利亚篇提到了澳大利亚的理财师自律组织———澳大利亚理财规划协会(FPA)在行业
出现大量负面事件情况下的反应,以及和澳大利亚两个主要财务会计师机构因理财师认证标准方面的异见而各据山头的情况,后由立法机构和政府出面。一方面,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服务体系的监管;另一方面,成立了澳大利亚财务顾问标准和道德操守管理局,统一负责制定理财师教育和培训标准,并监督道德操守准则执行情况。
鉴于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以及行业自律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存在几家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财规划师认证机构,但并不存在财富管理的行业组织。随着财富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理财师认证机构的增量发展是必然趋势。由此我们认为,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制定理财师教育和培训标准,并监督理财师道德操守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是未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对财富管理行业的监管,是本次调研活动的重中之重。从本调研中发现,在对行业进行监管的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监管对财富管理行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本书英国篇中还提到,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ConductAu ̄thority,FCA)的成立,并以“在消费者的利益基础上促进有效竞争”为监管目标,相较于传统上一直将“风险”作为金融监管核心目标的做法,是一次重大的进步。因为“在消费者的利益基础上促进有效竞争”的宗旨明确了金融消费者的信心才是金融体系长期健康发展重要的基础,并从消费者使用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便捷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替代性、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便捷性以及竞争是否有助于创新来考量“竞争”这一目标。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篇对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立法机构对金融服务行业的两次重大改革进行了介绍。这也让我们深感,在行业参与者(无论是金融机构、行业组织,还是从业人员)深陷既得利益的泥沼不能自拔、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行业声誉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和监管单位是行业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始终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准绳,对市场和行
同类热销商品
聚焦人民大会堂
- ¥48.00
- ¥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