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陈江平 胡海涛
- 丛书名: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78946
- 上架时间:2021-9-15
- 出版日期:2021 年9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协调,工程伦理及案例分析,工程架构与常用工具,工程沟通与写作,人才育成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全书内容包括:工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工程伦理对社会的影响,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与伦理规范,工程伦理的典型案例与分析框架,工程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基本原则、项目组织、计划和实施控制,以及项目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报联商的意义与技巧,学术写作、工程报告与表达、工程预算与经济评价等文件撰写,工程人才育成与创新能力培养。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程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定义1
111工程、科学、技术与社会1
112伦理、道德与工程伦理3
113伦理立场4
114伦理困境与伦理决策5
12伦理学与工程伦理学5
121伦理与伦理学5
122工程伦理学6
123工程伦理对社会的影响6
124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7
13工程中的伦理问题8
131工程特征8
132工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8
133工程中的诚信与道德问题9
134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及工程伦理9
135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10
136工程与环境伦理10
137工程技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10
前言
目前,大学本科工程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特点,在工程伦理意识,关注社会、安全意识等方面有所欠缺,在人文素养、交流沟通、工程管理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工程与社会》一书就是试图引导学生们能以工程的方法去处理社会问题,探讨如何正确评判工程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通过分析工程与社会、工程与伦理、工程与经济、工程与文化等关系问题,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工程活动的社会因素,更深入地认识工程活动的规律。
该书内容涵盖工程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协调,工程伦理及案例分析,工程架构与常用工具,工程沟通与写作,人才育成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学习“工程与社会”这门课,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在工程中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规范和能力;从案例中学会如何履行职业责任、完成工作使命,以及如何避免潜在危害的发生。
工程类学科强调持续改进。希望同学们在“工程与社会”课程中掌握工程学和社会学系统思维,取长补短,在引领未来产业和社会发展中成为领导者。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前言近代科技发展迅猛,极大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却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试管婴儿、基因改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更对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人类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是否就是一味向前?此时,每一位有责任感的人都面临心灵的拷问:我们该做什么?我们不该做什么?大学的工程教育,除了传授基础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对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大学教育的素养提升调查发现,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思维、研究能力、团队协作、乐观积极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程伦理意识匮乏,不太关注社会,安全意识欠缺,人文素养、交流沟通、工程管理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工程问题,工程项目是否成功,依赖的不仅仅是技术,还取决于人机料法环等其他因素;如果用工程方法来看社会问题,其实保持低失败率才能建立个人品牌,而项目风险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本书的书名为《工程与社会》,就是试图引导学生能以工程的方法去处理社会问题,能从社会学的角度评估工程特性。
本书的内容涵盖工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协调,工程伦理及案例分析,工程架构与常用工具,工程沟通与写作,人才育成及创新能力培养等。工程伦理与多数情况下工程师需要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有关,从工程实践的社会伦理维度审视工程,其核心则是一种职业伦理;而工程架构、管理与交流,是从实际案例出发,在工程与社会间建立关键性的联系。
本书共七章,由陈江平和胡海涛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冯向军、刘晓晶、马昊、王恩禄、张延松(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拼音为序)。第1章为绪论,重点介绍工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工程伦理对社会的影响;第2章为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与伦理规范,详细叙述了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第3章为工程伦理的典型案例与分析框架,以典型案例为分析对象,详细阐述工程伦理问题的分析框架;第4章为工程管理与分析工具,叙述了工程与项目管理的概念、基本原则、项目组织、计划和实施控制,以及项目管理流程和质量管理;第5章为报联商的意义与技巧,叙述了沟通联络的重要性和技巧;第6章为学术写作、工程报告与表达,详细介绍了论文与报告的编写规则,论文与工程文档的撰写流程、交流汇报,工程预算与经济评价等,强调了报告写作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性;第7章为工程人才育成与创新能力培养,叙述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安排“工程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时,建议第1章和第2章按照书本内容通过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第3~7章可通过学生与老师互动、案例教学、分组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分组展示时以3~5名学生组成小组,对于每次的分组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决策、工程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工程中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认识到工程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区别与协调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我国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培养自身的工程伦理意识、规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