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插图】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推荐序二(邵明路)
推荐序三(詹文明)
推荐序四(宋志平)
译者序
序言 PREFACE
引言 INTRODUCTION
1 / 创业型经济 The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 268
第一部分 1
创新实践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第1章 CHAPTER 1
21 / 系统的企业家精神 Systematic Entrepreneurship / 285
第2章 CHAPTER 2
30 / 有目的的创新和七个创新机会源 Purposeful Innovation and the Seven Sources for Innovative Opportunity / 293
第3章 CHAPTER 3
37 / 创新机会源一:意外事件 Source: The Unexpected / 299
第4章 CHAPTER 4
57 /创新机会源二:不协调事件 Source: Incongruities / 316
第5章 CHAPTER 5
69 / 创新机会源三:流程需求 Source: Process Need / 327
序言
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并非为了教人们“如何做”。通过对“策略和决策”“机会和风险”“结构和战略”“人事、报酬和激励”的分析,本书讨论了“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何时开展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以及“为什么开展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主题: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实践和创业战略。每个主题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方面”,而非一个阶段。
第一部分是创新实践,指出创新是一门有目的的学科。首先,它阐释了企业家从何处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会。随后,它进一步探讨了人们在将创意转化为可行的业务和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原则与不能触碰的禁忌。
第二部分是企业家精神实践,重点关注机构,即创新的载体。它从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新创企业三个方面来讨论创业管理。什么样的策略和实践有助于机构(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为培育企业家精神,应该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会有哪些干扰、障碍、陷阱以及常见错误?最后,本部分就企业家的角色和决策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是创业战略,主要讨论如何将创新成功地推向市场。创新的检验标准并不是它的新颖性、科技含量或者巧妙性,而是要赢得市场。
本书的引言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同经济相联系,结论则将它们与社会相联系。引言、三个主题和结论构成了整本书。
企业家精神既非科学也非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当然,它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本书将系统地呈现这一知识基础。正如医学、工程学等其他实践知识一样,企业家精神的知识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实践知识的内容主要由目的,也就是实践本身来界定。因此,本书是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
30年前,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我开始研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当时有两年的时间,在纽约大学商学院我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每周一次的晚间研讨会上,都会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进行长时间的探讨。这个小组的一些成员刚刚开始创业,大都很成功;还有一些成员在现有机构中担任中层管理者,这些机构大都规模庞大,包括两家大医院、IBM、通用电气公司、一两家大银行、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几家杂志和书籍出版商、几家制药公司、一家全球性慈善组织、纽约天主教大主教管辖区以及长老会,等等。
在连续两年中,研讨会成员在他们的工作中对讨论出的概念和想法加以检验。在随后长达20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进一步对这些概念和想法加以检验、确认、精炼和修正。我的咨询工作同样也涉及各种机构,一些是企业,如制药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公司、灾害保险等非科技公司、美国和欧洲的全球性银行、个人公司、区域性建材批发商以及日本的跨国公司等;还有一些是非营利组织,如工会组织、主要社区组织(如美国女童子军、国际救援与发展合作组织)、医院、大学、研究实验室和不同的宗教组织。
本书浓缩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所以我运用大量“微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来阐释策略和实践。书中提到名称的机构都不是我的客户(如IBM),这些机构的案例要么是公开报道的,要么是机构本身披露的。我的所有管理书籍都不会公布与我有业务往来的机构的名称。本书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真实案例,讨论的企业也是现实存在的企业。
直到最近几年,管理学者才开始关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早在几十年前,我的管理类书籍就开始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此加以阐述。我确信本书是这一重要课题的开端而非结束,并衷心希望这一开创性作品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彼得·德鲁克
1984年圣诞节于加州克莱蒙特
媒体评论
滕斌圣田涛向松祚徐少春杨斌詹文明张瑞敏赵曙明一致推荐
探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实践的经典著作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创业型社会。在创业型社会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实属常态,是稳定的、持续的活动。正如管理已成为当今机构的特殊器官、当代社会的整合器官一样,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也要成为组织、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生命活动。
这就要求,所有机构的高层管理者要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正常的、持续的日常活动,他们自身工作和组织工作中的实践。本书的目的,就是为完成这项任务提供所需的概念和工具。
——彼得·德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