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创业管理》立足于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现实情境,吸收了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成果,通过构建创业管理的金字塔体系来解构系统性的知识脉络。值得关注的是,《创业管理》独特地借鉴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更迭规律以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智慧,动态地解析了创业管理的发展规律。
在实例分析方面,《创业管理》设计了“创业万花筒”专栏,并以丰富的艺术和技术案例体现了创业的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的联动。“强基”“重特”“谋新”“务实”“妙趣”“共融”是《创业管理》的鲜明特点。
《创业管理》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研究生、MBA学员学习使用。同时,《创业管理》及其慕课对希望了解和认识创业管理知识体系与创新实践的社会学习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创业管理》立足中国创新创业发展情境,吸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先进成果,力求通过创业管理金字塔体系来系统呈现知识脉络,借鉴四个季节和二十四节气的智慧来解析创业管理的动态发展规律。《创业管理》特点如下:
一是“强基”,关注时间这一创业管理的基因。社会由固态变为液态,经济从未知变为可知,管理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迭代的,创业因时间而跌宕起伏,不确定性情境需要创业者反思和审视创业的时空维度。
二是“重特”,突出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联动。艺术性和科学性是创业管理的一体两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管理也需要“软”艺术与“硬”技术的结合。
三是“谋新”,设计创业管理的春夏秋冬进程板块。从精益启动、模式创新、价值创造到永续成长,创业管理的循环进程也有四个季节:春种抢时机、夏耕精细做、秋收创回报、冬蕴深蛰伏。
四是“务实”,构建指导实践的创业管理金字塔。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创业行动不仅具有因果逻辑导向,还具有效果逻辑导向。为此,《创业管理》提出了“一套情境,二元导向,三类要素,四段进程,节点问题”的金字塔体系,勾勒出了创业管理的实践路线。
五是“妙趣”,运用二十四节气智慧打通创业节点。《创业管理》针对创业四段进程的二十四个关键环节,运用节气智慧打通创业节点.以期通过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知识点解析,提升读者对创业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六是“共融”,倡导智圆行方的学习体验和过程。《创业管理》在明晰各章的核心知识点,并通过“创业万花筒”专栏展示新近探索案例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又反映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前沿,以期为创业学习者和实践者带来更多的反思与启发。
目录
第一篇 序曲:金字塔与四季歌
第一章 创业管理体系2
第一节 创业管理金字塔体系2
一、创业与创业管理2
二、创业思维与行动4
三、创业管理的时空6
第二节 创业管理的不确定性情境8
一、从创业环境到创业场景8
二、创业情境9
三、不确定性10
四、一套情境:不确定性11
第三节 创业管理的导向与要素12
一、二元导向: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12
二、三类要素: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16
第四节 创业管理的进程与节点20
一、过程视角20
二、四段进程22
三、节点问题25
第二篇 精益启动:创业的春种篇
前言
为此,本书立足中国创新创业发展情境,吸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先进成果,力求通过构建创业管理的金字塔体系来解构系统性的知识脉络,通过借鉴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和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动态地解析创业管理的发展规律。本书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基”,关注时间这一创业管理的基因。社会由“固态”变为“液态”,经济从未知变为不可知,管理不是线性而是循环迭代,创业因时间而跌宕起伏,不确定性情境需要创业者反思和审视创业的时空维度。为此,本书的篇章安排以时间为核心线索,体现创业的重要时机和关键时点,始于快,精于好,创造多,成长久。
二是“重特”,突出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的联动。艺术性和科学性是创业管理的一体两面,科技创新时代的创业管理也需要“软”艺术与“硬”技术的结合。为此,本书每章的“创业的艺术思维”和“创业的技术行动”专栏,将通过评析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和数字技术创业案例,探讨创业者如何实现艺与技的知行合一。
三是“谋新”,设计创业管理的春夏秋冬进程板块。从精益启动、模式创新、价值创造到永续成长,创业管理的循环进程也有四个季节:春种抢时机,夏耕精细做,秋收创回报,冬蕴深蛰伏。为此,本书的篇章分春、夏、秋、冬四个板块,逐一展示创业进程的规律和案例,最后从三伏天、三九天的修炼中进行创新展望,探讨企业家精神、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奏响创业路上的四季歌。
四是“务实”,构建指导实践的创业管理金字塔。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创业行动不仅具有因果逻辑导向,还具有效果逻辑导向。为此,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三类关键要素除了要匹配,还需要在动态的四段创业进程中协同演进。本书提出了“一套情境→二元导向→三类要素→四段进程→节点问题”的金字塔体系脉络,也勾勒出了创业管理的实践路线。
五是“妙趣”,运用二十四节气的智慧打通创业节点。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还为解决创业管理的诸多难点问题提供了时间智慧。为此,本书针对创业四段进程的二十四个关键环节,运用节气智慧解决创业节点问题,以期通过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知识点解析,提升读者对创业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六是“共融”,倡导智圆行方的学习体验和过程。本书各章通过学习目标、创业的艺术思维、创业的技术行动、本章结语、思考与练习的串联明晰核心知识点,同时穿插“创业万花筒”专栏以展示新近探索案例,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也响应了人工智能(AI)科技创新前沿,以期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为创业学习者和实践者带来更多的反思与启发。
本书编写得到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编号JCCB18005)、北京市共建项目-教学名师项目(编号2019GJMS003)和北京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名师专项项目(编号BJFU2018MS002)的资助与支持。在本书创作过程中,作者同步设计推出了慕课“创业管理四季歌: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该课程已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线,包含教学视频、练习题、考试题和讨论区模块,主讲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还会紧跟实践开展案例教学和课程思政探索。这是作者所在学校首个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荣誉,得到了很多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支持。
本书的编写绝非凭一己之力所能完成,很多学界前辈和师友同人给予了大力指导与帮助。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的学术思想深邃精辟,指导我不断开启一道道有趣、有益的创业学习大门,引领我像创新创业者一样努力向前走,书稿中的很多观点论述都闪烁着张老师的思想火花。我指导的学生商迪(北京林业大学)、姚珺(北京林业大学)、仇思宁(北京林业大学)、段茹(北京林业大学)、樊菲(中国人民大学)、王祖祺(北京大学)、庞雅宁(北京理工大学)、李璟琦(西北工业大学)为本书的编写付出了辛勤劳动,给本书增添了许多创意和亮点。除此之外,其他很多老师、同门和朋友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众多未曾谋面的慕课学习者的积极反馈,都让这次探索金字塔和演绎四季歌的创作之旅收获满满。
本书得以付梓,还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吴亚军先生和丁小悦女士的大力支持。他们敬业高效的工作,特别是他们结合丰富的教材出版经验为本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良多。本书参考文献都已附在书后,感谢这些经典和前沿文献的作者为本书的编写铺垫了坚实的基石。创新创业者的鲜活实践也为本书提供了生动素材,为创新创业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案例。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供研究生、MBA学员学习使用,随书配套有PPT课件和练习题,有助于师生结合“创业管理四季歌: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同时,本书及其慕课对希望了解和认识创业管理知识体系与创新实践的社会学习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创业者永远在路上,创新创业的教研探索也是如此。本书将会根据各位读者的反馈和最新的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及时进行修订。在本书出版的同时,作者在张玉利教授的指导下,以微信公众号“NET2019”中的“AI创业”专栏为基础,结合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的另一门慕课“人工智能与创业智慧”的教学积累,正在筹划出版有关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教材和其他读物,这既是对本书的延伸拓展,也是对当下科技创新时代的积极响应。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期待与你交流和共创。
本书成稿于2020年春天,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去春来,四季更迭,正如本书反映的创业管理进程:逾越一个个严寒挑战,迎接一次次春暖花开,汲汲骎骎,月异日新!
李华晶
2020年秋
媒体评论
一是“强基”,关注时间这一创业管理的基因。社会由固态变为液态,经济从未知变为可知,管理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迭代的,创业因时间而跌宕起伏,不确定性情境需要创业者反思和审视创业的时空维度。
二是“重特”,突出艺术思维与技术行动联动。艺术性和科学性是创业管理的一体两面,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管理也需要“软”艺术与“硬”技术的结合。
三是“谋新”,设计创业管理的春夏秋冬进程板块。从精益启动、模式创新、价值创造到永续成长,创业管理的循环进程也有四个季节:春种抢时机、夏耕精细做、秋收创回报、冬蕴深蛰伏。
四是“务实”,构建指导实践的创业管理金字塔。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创业行动不仅具有因果逻辑导向,还具有效果逻辑导向。为此,本书提出了“一套情境→二元导向→三类要素→四段进程→节点问题”的金字塔体系,勾勒出了创业管理的实践路线。
五是“妙趣”,运用二十四节气智慧打通创业节点。本书针对创业四段进程的二十四个关键环节,运用节气智慧打通创业节点,以期通过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知识点解析,提升读者对创业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六是“共融”,倡导智圆行方的学习体验和过程。本书在明晰各章的核心知识点,并通过“创业万花筒”专栏展示新近探索案例的过程中,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又反映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前沿,以期为创业学习者和实践者带来更多的反思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