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治疗
基本信息
- 原书名:The Schopenhauer Cure
- 作者: [美]欧文·D. 亚隆(Irvin Yalom)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59280
- 上架时间:2021-3-18
- 出版日期:2021 年3月
- 开本:32开
- 页码:508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读物

【插图】

编辑推荐
亚隆深受欢迎的长篇心理小说,豆瓣评分9分以上,被400多个书单收入。与叔本华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心理治疗”,当代故事与“没落贵族”叔本华历史经历呼应,平行时空遇见他。包含从未出版过纸质书的迷你小说《我要叫警察了》。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当今世界上深负盛名、极具影响力、著作流传颇为广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被评选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个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著作不仅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启发,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其作品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类奖项,其中《当尼采哭泣》荣获1992年 Commonwealth Club小说类金牌奖以及其他许多奖项,并被翻译成24种语言,出现在许多最佳畅销书名单上,销量超过200万本。
目录
叔本华的治疗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一章 1 人自打一出生,就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延长生命抱以最大的兴趣和妄念,就像明知道肥皂泡注定要破灭,瞬间化为乌有,却仍固执地用尽气力将它越吹越大。
第二章 22 实现渴望时的狂喜,正是它,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是一切存在的目的。
第三章 28 生命是可悲的。我决定用一生来思考生命。
第四章 39 天赋好的人和天才就像两个神枪手。天赋好的枪手能打中别人打不中的目标,天才打中的目标,别人连看都看不到。
第五章 43 一生都幸福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成就不畏艰难的一生。
第六章 51 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了。
第七章 54 如果我们从微小的细节去看生命,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可笑。就像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里面挤满了原生动物,我们会嘲笑它们急于奔忙,彼此争斗。无论在这滴水里,还是在人类短暂的一生当中,这一可怕的活动都带有同样的喜剧色彩。
第八章 70 启示、预言、至高的尊荣与显赫……可以在幼童柔软的心里深深地烙上它的印记,几乎成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观念。
第九章 73 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里有无数发光的球体,每一个球体周围都环绕着数十个更小的被照亮的球体,它们灼热的核心外面是冰冷的硬壳,一层发霉的薄膜覆于表面,孕育出了生命体和意识体……
第十章 87 童年是纯真幸福的时光,是人生的乐园,是失落的伊甸园,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渴望回到的过去。
第十一章 90 最大的智慧就是把享受当下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因为这才是唯一真实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思想的游戏。反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最大的愚蠢,因为每个当下都如梦幻般稍纵即逝。
第十二章 107 国王带不走他的王冠和权柄,英雄们也带不走他们的武器。但他们的荣光不是来自外界,乃是发自自身。唯有他们能把自身的伟大一起带往另一个世界。
第十三章 113 当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尽头回首往事时,才发现自己为了一些无谓的盼望而虚度了此生。他们会惊讶地发觉,那些被忽视的、不曾被好好享受便匆匆溜走的时光,恰恰就是他们的一生。
第十四章 132 一个拥有罕见才智的人被迫从事一份仅仅是有用的工作,就好比一个图案极其精美的贵重花瓶,却被用作厨房里的一口锅。
第十五章 139 值得注意和一提的是,人类除了具体的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抽象的生活……在这个冷静思考的层面,原本使之着迷并感动至深的东西,都变得冷酷、平淡、疏离:在这里,每个人都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和观察者。
前言
心理改变人生
2008年5月17日,万生心语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视频连线对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万生心语依靠租用卫星的频段完成了这场跨越大洋与欧文·亚隆的连线对话。这次对话也正式开启了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
在这十多年间,数十万人参加、体验了欧文亚隆团体。本书中所描绘的团体正是欧文亚隆团体。我们亲眼见证了很多人从加入团体时的困惑、焦虑、不安、孤独到完成团体治疗时的坦然、接纳、完整、真实。无数动人的故事在团体中演绎,人与人之间最深处的联结也在团体中得以呈现。
在现实团体中,我们几乎总能找到与书中角色类似的组员。例如斯图尔特作为团体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每个团体几乎都有这样一个角色。虽然有时是带领者充当这个角色,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组员。他们是团体历程的记录者,通过他们的记录,团体得以延续。还有帕姆,现实团体中也经常会有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性组员,她让整个团体凝聚在一起,同时也是团体前行的主要推动力,她在团体中表现优异,可以很好地帮助其他组员,却很少向团体求助,也很少关注自己的需求。菲利普离群索居,几乎断绝一切人际关系。他沉浸在书本中的样子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在如此孤寂的人生背后,常常是一个成员们彼此纠缠的原生家庭。这样孤单的人既离不开自己的父母,也无法融入现实生活。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存在的书。无论是叔本华的生平,还是团体治疗过程及组员的个人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人的遭遇、挣扎、抗争,直到他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逃避对死亡的恐惧,并任其摆布;也可以选择直面这种恐惧,重新审视生命。
我们可以选择自由,也就选择了孤独;也可以选择拥抱,从而选择了某些限制。
我们可以选择披上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哪怕这让人透不过气;也可以选择穿越痛苦,推开尘封已久的心门。当选择后者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渴望的正是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他人相遇,然后握住彼此的手。
死亡和孤独贯穿全书,但最精彩的是这一黑暗背景所衬托出的一个个充满了生命力的人。本书的深意正是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如何在多变的生存境遇下创造生命的意义。
正如本书所展现的,在团体治疗中,我们终将明白:虽然人依然会感到孤独,但人们的心不是一座座孤岛;虽然人依然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人们可以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热爱生活、真诚相待;虽然人依然会遭受苦难,但人们可以拥抱彼此,一起流泪,共同疗愈;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去爱,与被爱。
有时候,改变的开始,也许只是因为你遇到了一本好书。
本文特别鸣谢欧文亚隆团体认证督导师张雅萱、左琳、汤淼、黄坤勇、唐洁,欧文亚隆团体认证咨询师吕卫红、刘兴梅、王凤华、徐志明、王小慧,以及十多年来很多参与到欧文亚隆团体培训教学中的其他教员。
万生心语
推荐序二Foreword
欢庆生命的真谛
一
我把欧文·亚隆划归我的精神导师之列。他对我产生的影响着实深刻。
我所读的第一本他的书,便是《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彼时的我并未走上心理治疗师的道路,但那本书对于我理解心理学的助人之道,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本书篇章短小,每章不过短短一两页,言简意赅。在我做着心理杂志的日子里,亚隆让我形成了对心理治疗师这一职业的审美。
后来,他的书悉数在国内出版。无论是心理小说还是专业著作,都对读者有着莫大的启迪。在这些作品背后,亚隆最让我赞赏的,就是他的诚实--一种惊人的诚实。
序言
心理改变人生
2008年5月17日,万生心语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视频连线对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万生心语依靠租用卫星的频段完成了这场跨越大洋与欧文·亚隆的连线对话。这次对话也正式开启了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
在这十多年间,数十万人参加、体验了欧文亚隆团体。本书中所描绘的团体正是欧文亚隆团体。我们亲眼见证了很多人从加入团体时的困惑、焦虑、不安、孤独到完成团体治疗时的坦然、接纳、完整、真实。无数动人的故事在团体中演绎,人与人之间最深处的联结也在团体中得以呈现。
在现实团体中,我们几乎总能找到与书中角色类似的组员。例如斯图尔特作为团体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每个团体几乎都有这样一个角色。虽然有时是带领者充当这个角色,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组员。他们是团体历程的记录者,通过他们的记录,团体得以延续。还有帕姆,现实团体中也经常会有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女性组员,她让整个团体凝聚在一起,同时也是团体前行的主要推动力,她在团体中表现优异,可以很好地帮助其他组员,却很少向团体求助,也很少关注自己的需求。菲利普离群索居,几乎断绝一切人际关系。他沉浸在书本中的样子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在如此孤寂的人生背后,常常是一个成员们彼此纠缠的原生家庭。这样孤单的人既离不开自己的父母,也无法融入现实生活。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存在的书。无论是叔本华的生平,还是团体治疗过程及组员的个人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人的遭遇、挣扎、抗争,直到他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逃避对死亡的恐惧,并任其摆布;也可以选择直面这种恐惧,重新审视生命。
我们可以选择自由,也就选择了孤独;也可以选择拥抱,从而选择了某些限制。
我们可以选择披上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哪怕这让人透不过气;也可以选择穿越痛苦,推开尘封已久的心门。当选择后者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所渴望的正是真实的自己与真实的他人相遇,然后握住彼此的手。
死亡和孤独贯穿全书,但最精彩的是这一黑暗背景所衬托出的一个个充满了生命力的人。本书的深意正是存在主义所强调的,如何在多变的生存境遇下创造生命的意义。
正如本书所展现的,在团体治疗中,我们终将明白:虽然人依然会感到孤独,但人们的心不是一座座孤岛;虽然人依然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但人们可以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热爱生活、真诚相待;虽然人依然会遭受苦难,但人们可以拥抱彼此,一起流泪,共同疗愈;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去爱,与被爱。
有时候,改变的开始,也许只是因为你遇到了一本好书。
本文特别鸣谢欧文亚隆团体认证督导师张雅萱、左琳、汤淼、黄坤勇、唐洁,欧文亚隆团体认证咨询师吕卫红、刘兴梅、王凤华、徐志明、王小慧,以及十多年来很多参与到欧文亚隆团体培训教学中的其他教员。
万生心语
推荐序二
欢庆生命的真谛
一
我把欧文·亚隆划归我的精神导师之列。他对我产生的影响着实深刻。
我所读的第一本他的书,便是《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彼时的我并未走上心理治疗师的道路,但那本书对于我理解心理学的助人之道,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本书篇章短小,每章不过短短一两页,言简意赅。在我做着心理杂志的日子里,亚隆让我形成了对心理治疗师这一职业的审美。
后来,他的书悉数在国内出版。无论是心理小说还是专业著作,都对读者有着莫大的启迪。在这些作品背后,亚隆最让我赞赏的,就是他的诚实--一种惊人的诚实。
媒体评论
——柏晓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专家
本书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开创性的著作,他将心理传记、小说和心理治疗教程融为一体,并在故事中编入了哲学家的自我探索和思想独白。作者通过与悲观主义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心理治疗”,提出了哲学性的咨询对咨访关系的新解读。读罢本书,你会震撼地发现,心理咨询从哲学中获得滋养和力量,竟有如此深刻的治愈力量。
——糖心理
不管您是想了解“团体治疗”还是想了解“叔本华”,这本书都不会让您失望。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看一部心理学版的《十二怒汉》,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都融进了紧凑巧妙的人物故事。
——李拓,嘿哲学创始人
这是一本经由团体治疗阐述疗愈之真相的经典。亚隆借着他对哲学和心理团体的领悟,向我们展示:哲学的疗愈之力必须在情感的流淌中才有可能实现。忍受生命之苦,包括生命存在的短暂性之苦的不二法门,在于爱,在于温暖的人际关系。治疗师朱利亚斯也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具体的减轻死亡焦虑(人类的终极焦虑)的可能,那就是跟随内在的召唤,埋下头来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而且最终经由所爱之事,与更广大的生命保持联结。
——童慧琦 ,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及行为科学系临床副教授
关于哲学的讨论往往艰深晦涩,心理治疗也以正统严谨而著称,这导致这两门学科的认知门槛极高,普通人难窥其究竟。但欧文·亚隆却为这两门“硬核”学科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外衣,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带读者体验了一场伟大的思想实验。
——孙思远,远读重洋创始人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如果你不想庸俗也不想孤独,可以打开本书,加入这位只剩一年寿命的心理治疗师精心组织的一次次心灵聚会!其实,这些年类似的心灵聚会在国内也很流行,名叫“亚隆团体”,以本书作者名字命名,而这本书也可视作亚隆团体的小说版和普及版。
——陈鼎,心理咨询师,一杯咖啡心理发起人
亚隆成功地将哲学、学究气质、精神病学和文学融合成了一部精彩的思想小说。
——《旧金山纪事报》
亚隆以叔本华坎坷人生的传记为线索,穿插叙述从爱比克泰
德到尼采的哲学辩解和实时的心理治疗过程,成功地编织了一个如辫子般灵巧流畅的故事。
——《西雅图时报》
这是一个心理治疗团体最后一年的精彩故事和一场关于生命终点的感人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