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英] 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马特·韦布(Matt Webb)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69456
- 上架时间:2020-12-15
- 出版日期:2020 年1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9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读物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大脑内部 9
奥秘#1 从外部揭晓大脑工作原理 10
奥秘#2 通过脑电图掌握全局 12
奥秘#3 通过正电子成像术观测大脑活动 13
奥秘#4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艺术的境界 13
奥秘#5 经颅磁刺激:刺激或抑制大脑小块区域 15
奥秘#6 神经心理学与大脑仅被使用10%的迷思 16
奥秘#7 熟悉中枢神经系统 19
奥秘#8 了解大脑皮层与四个脑叶 22
奥秘#9 认识神经元 23
奥秘#10 探知认知功能对大脑血流量的影响 26
奥秘#11 人们为什么不像电梯按钮一样运作 28
奥秘#12 认识大脑中的自己 30
第2章 视觉 34
奥秘#13 认识视觉处理 34
奥秘#14 看见视觉限制 39
奥秘#15 视觉感知的主动性 42
奥秘#16 觉察你的盲点 45
奥秘#17 一览视觉间隙 47
前言
大脑是一个异常复杂的信息处理环境。举视觉处理过程为例,它的任务之一是侦查视觉范围内的每一处运动,并在大脑里形成相应的表征,其速度之快、方位之广令人惊讶。另外,有一项任务是从落在视网膜上的光信号中解读出面孔信息,理解面孔所传递的情绪,并将这一情绪概念同样表征于大脑。
在某种程度上,大脑是模块化的,这应该能让我们更容易进行理解。不过,模块之间的边界并不是那么清晰。大脑处理过程的子系统彼此重叠,功能交错,并非整齐排列,彼此分明。通常,相同的任务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它和发条装置或电脑程序这种清楚明确的机械系统不同,相同的输入不一定会得到相同的输出。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通常高度交织,密不可分。看上去和意识完全分离的视觉体验,也会因为意识期望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由于大脑的发展历史、计算能力和生理结构的限制,大脑里的信息转换变得复杂。虽然大脑的机理和结构必定会反映出它的发展和进化,但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已经很难追溯其原本的模样。大脑的计算速度要尽可能快—我们所谈论的速度是亚秒级的—然而,信息传递的速度仍有其局限。所有的这些限制,大脑都得想办法应对。
这一切不禁让人疑惑:那我们将从哪里开始?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心理功能背后大脑机制的学科。它通过一系列方式(如大脑扫描和计算机模拟)来探究心理现象所对应的大脑区域、作用机理和实现方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神经科学—对大脑生理结构的浅层研究,也不是人们一般认为的心理学—对人类内在生活的比喻式探索;它所关注的是人类意识体验和行为背后,时刻发挥着作用的基本要素和规则。
通过同时关注大脑基本的生理结构和高层次的意识现象,我们将会慢慢解开大脑的谜团,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必成为认知神经科学家,就能收获这一领域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本书的每一节都会为你展示大脑的一个奥秘,为你展示大脑每时每刻的工作状态。它不是教科书,更像是一种自助餐。你可以挑选你感兴趣的章节,尝试其中的练习和实验,看看大脑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从而了解大脑更多的机理和结构。
与此同时,我们想要向你展示,大脑意识层面的“我”和无意识的“我”并非相互分离—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潮起和潮落。无论是无意识地手舞足蹈,还是有意识地产生行动,我们对认知能力的使用,就好比使用双手或一支笔。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想要理解的是大脑所拥有的各项能力。比如说,人类视觉中所存在的盲点被不断掩盖的程度,什么样的声音或光一定会吸引我们的注意(以及什么不会),等等。借此,我们能设计更好的工具,创造更贴合大脑认知习惯的交互界面。我们将更了解自己,并以一种真切的方式与自己相遇。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相当新的学科。大脑殿堂的大门才刚刚打开,这趟旅程将会充满新奇和乐趣。书中所提及的各种效应来自实际的观察,而它们背后的机制和产生原因众说纷纭。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也亲身体验过里面的练习和实验:看着自己的注意在房间里四处游走,发现自己开始模仿对面说话者的手势和姿态,还有观察车流中车辆的颜色。这些经历都格外有趣。在阅读科学文献时,我们对生活的各个面向也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比如为什么有些网站看上去很难看,而有些则感觉十分美观。如果通过本书,我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易于理解,我们就成功了。如果你发现了新的话题或新的应用方式,请不吝赐教。这趟旅程,我们同样期待。
书名由来
“hacker”一词在媒体中声名狼藉,它通常是指那些侵入系统或以电脑为武器搞大破坏的人。然而,对于程序员来说,“hack”意味着对某个问题快速而到位地解决,或者将某件事高效完成的聪明方式。说某人是“hacker”,多有赞扬之意,意思是有创造力、有办法。本书的目的之一便是为这个词洗白,记录它好的一面,让毫不知情的人了解到hacker以创造为特点的参与准则。看看别人如何处理问题,通常是学习一项新技术最快的方式。
就像所有被隐藏的系统一样,大脑也吸引着无数充满好奇心的hacker。感谢近些年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的那一点好奇得到了一些满足,让我们能为许多心理效应做出合理且有依据的解释,而不只是将这些效应简单列出。我们更能揭开它们的面纱,一窥究竟。
通过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大脑有许多巧妙的处理方式,让你不禁赞叹它的聪明机智。不过,你也会看到大脑还有不少怪癖,我们能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对之加以利用。这些都是认知神经科学为我们带来的新的发现和收获。
任何想要更多了解自己大脑的人,还有想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创新的人,都不能错过本书。而且,它非常容易上手。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大脑。
如何使用本书
如果你喜欢的话,你可以将本书从头读到尾。不过,每个奥秘是相互独立的,你可以随意翻阅你最感兴趣的部分。你需要知道的是,本书正文部分设置有用灰体表示的参见项,供读者随时翻阅相关章节内容。
书中所有的练习和实验,我们都已尝试过,所以我们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们会带来一样的效果和影响,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现象和实验。实际上,有些会出乎我们的意料,直到我们亲自试验后,才真的相信。本书总结了当前已有的知识—通常是处于争论中的不同观点的概述。对此,请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未来总会有新的研究结果出现,而我们的理解可能也需要随之改变。
通常,每个奥秘都涉及了大量相关研究,所以我们提供了不少资源以供参考,包括网站、书籍和学术论文。不妨以此进行扩展阅读,你将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故事。
媒体评论
本书的每一节都会为你揭开大脑的某一面向,向你展示大脑内部每时每刻的工作状态,让你更加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书将带领你:
? 探索大脑的内部图景,认识大脑的关键区域,了解相关的知识;
? 追踪视觉系统,从眼睛移动一直到图像的重新构建;
? 关注注意力,了解你是如何远在意识之前就使用注意力过滤信息的;
? 理解大脑如何整合视觉、触觉及其他感觉,了解我们对言语及某些感觉的偏好,还有当这些感觉信息相互冲突时,将会发生什么;
? 了解大脑如何看待我们的身体(提示:这和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身体很不一样);
? 将推理应用于我们每天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看看在什么地方,我们的逻辑也会不够用;
? 将大脑对物体的重新构建进行分解,并深入探讨它和因果效应之间的关联;
? 了解我们如何学习,从基本的启动效应到情景效应,再到移植虚假记忆;
? 深入探讨我们对他人的特殊“照顾”,探索我们如何读懂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并在某种程度上读懂他们的心。
这是一本有用、有趣的好书,它着力于探索大脑工作的原理,依托认知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整理了关于大脑的100个奥秘。整本书包含了视觉、听觉、注意、记忆、语言、推理等十大领域的内容。相信通过这本书,你会更了解认知神经科学是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的。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
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当前,脑科学研究正处于“鼎盛时期”,颠覆性的成果不断涌现。浩瀚如宇宙的大脑中,等待我们去挖掘的奥秘远不止100个。面对琳琅满目的科学理论,我们需要有更多专业的引路人,带我们“潜入大脑”,认识大脑,提升自己。一本书不是学习的终点,但可以是改变自己的起点。
——Simon
医学博士,Brainnews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