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e-works 组 黄培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67155
- 上架时间:2020-11-6
- 出版日期:2020 年11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编辑推荐
中国制造正不断加快创新发展的速度,MES作为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是推进智能制造建设的基础且关键环节。本书详细介绍了MES在企业实施的具体案例和解决方案,极具实用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专家推荐
前言
第1章 MES概述1
1.1 MES的发展历程2
1.2 MES的定义3
1.3 MES的应用现状6
1.4 MES技术发展趋势6
1.5 MES与MOM8
第2章 企业对MES的共性需求10
2.1 MES的特点11
2.2 MES的基本性能需求11
2.3 MES的基础数据需求12
2.4 MES的核心功能需求12
2.5 MES数据采集需求16
2.6 MES信息集成需求20
第3章 典型行业MES的需求要点24
3.1 各行业MES需求差异综述25
3.2 电子行业需求要点分析28
3.3 食品饮料行业需求要点分析37
前言
1)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实时了解生产线的实际状况,ERP系统下达的生产计划执行有效性难以保证。
2)在制品加工信息和工位状态信息等不能及时反馈。
3)车间在制品的收、发以及工序间的搬运明细无法统计,导致在制品库存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增加。
4)无法对产品质量指标进行在线检测、统计、分析并呈现,尚未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5)难以实时地采集生产过程的相关信息,如进度信息、关键质量信息等,无法快速响应生产变更。
6)无法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设备突发故障。
7)无法收集与核算各生产工序的成本,不能实时得到动态成本信息。
8)车间工人的生产效率无法统计,人力成本无法准确掌握。
生产过程不透明,使企业管理人员难以及时掌控和追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瓶颈,也制约了企业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企业生产制造的一体化管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成为制造企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必然选择。
MES作为车间级的综合管理系统,向下采集底层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各类设备信息,对上承接ERP下达的生产计划,实现设备与工装管理、质量管理、人员派工、在制品管理、生产追溯、车间排产等功能的集成应用,并与仓储物流系统集成,打通制造环节的信息流。MES应用与制造企业自身工艺路线、生产模式、设备布局、车间物流规划、生产和物流自动化程度、数据采集终端、车间联网,以及精益生产推进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及企业特点。MES应用不仅仅是实施一个信息化系统,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生产管控水平,优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概括来说,MES能在以下方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生产透明化。通过生产过程数据实时采集,及时了解车间的生产情况以及质量状况,将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ERP,打开生产过程中的“黑箱”。
2)敏捷制造。掌控所有的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物料信息等,能快速应对生产现场紧急状况,对生产作业计划进行调整并合理调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生产可追溯。建立完整的生产数据档案,形成全面的正反向追溯体系,界定责任,减少召回损失。
4)改善生产质量。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关注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从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MES选型与实施指南前言5)及时预警。自定义各项生产指标,实时监控指标执行情况,以邮件、短信、看板等多种方式实时、主动暴露生产中的异常状况,使相关人员能够提前发现,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6)绩效分析。对生产绩效、人员绩效、设备绩效进行分析,为车间、工厂乃至整个集团绩效的改善提供依据。
随着MES在更多企业的应用,企业收到了实际效果,愈发推动了MES的应用热潮。eworks Research发布的《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研究报告(2018版)》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企业对MES的需求仍然迫切,但对于需求的准确把握还有待提升;国内MES市场解决方案繁多,项目实施成功率不足五成,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合适自身的MES产品并有效实施,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总体上,企业在MES应用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