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霸王的春秋 本书特色
春秋之际,天下大乱,群雄纷争。暴力冲突不止,流血事件不断,百姓皆为刍狗,大夫命如草芥,君主被弑三十六,灭国掠地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江山者,更是多如牛毛,不可胜数。 在这大国争霸、小国图强的乱世之中,先后有五位霸王崛起。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贤能大力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开一代霸业;晋文公流亡十九载,终于重返故国,称霸诸侯;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逆境突围,问鼎中原;吴越两国两代争霸,做局者设局围杀,入局者破局反噬,又是一段激荡传奇。 风云变幻间,圣人之道发育万物,君王雄才吞吐河山,将军驰骋沙场,谋士纵横捭阖,志士心苦,美人哀歌。兴衰罔替,雄飞雌伏。本套从书包括《一匡天下齐桓公》《流浪君主晋文公》《问鼎中原楚庄王》《横空出世吴阖闾》《破局入杀越勾践》五本书,向您讲述春秋三百年间一段你可能并不知道的癫狂历史。
内容简介
在内忧外患中登临君位,不记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相,采用非常之手段,推行非常之改革,渐使齐国强盛。纠合诸侯,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蛮,最终成为中原霸主,与天子平起平坐,号与天齐。
桓公一代,创“霸术”之秘诀,横行“霸道”于人间,终成“霸王”之伟业!
他,曾挥霍无穷、荒淫无度,一生只信奉享乐主义,论才干、性格、品行、德操,均没什么明显的过人之处,甚至也很少过问朝政国事,但他却脱颖而出、横空出世,率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霸主!
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巨大成功?一个本会没落的王国,如何力挽颓势,重振雄风?
吴闲云所著的《一匡天下齐桓公》带你重返春秋,解开“霸术”的奥秘。
《问鼎中原楚庄王》:
幼年继位,权臣掣肘。空有雄心壮志,也不得不低头。誓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横扫江汉,扩地千里,观兵华夏,问鼎中原。
神秘的楚国,为何会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为何要以“楚”为国号?又为何屡屡大不敬冒犯天子?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推上了王位,刚刚登上了王位,却又被当作人质扣押,被解救出来之后,却又成为受人操控的摆设傀儡,凡事皆不由自己。从此他把志向深埋于心底。
历史的凶险漩涡,如何一步一步地把他逼上成功之峰?
一个新兴之国,如何突破重围,确立大国地位?
吴闲云著的《问鼎中原楚庄王》带你重返春秋,教你如何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逆境突围。
《横空出世吴阖闾》:
名不见经传的域外小国,远离中原,默默无闻,却突然兴起于东南,蒸蒸日上。一时间,名流涌集,人才荟萃,数年之间,便以惊人的速度不可思议地成为了天下一大强国!
然后挥师中原,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灭了霸主,至此再无人敢来称霸!
原始部落一样的吴国,为何会突然横空出世,火速崛起?为何被《史记》排在了所有诸侯之首位?又为何夺了霸主之位后却又不再称霸?
吴闲云所著的《横空出世吴阖闾》带你重返春秋,揭示“重组”的秘密。
作译者
目录
章诸侯盟杀
中国历史上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相亲之夜发生的兄妹乱伦事件
齐国公主的畸形恋情
首席大臣与周天子的恩怨纠纷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古代阵法
郑庄公的去世与郑国的衰落
古代国事中的胁迫与勒索
誓言仅仅只是一时的失言
八代冤仇的来历
第二章襄公小霸
人尽可夫的来历
古代帝王家的女儿为什么叫公主
戴绿帽子被写进《诗经》里的国君
春秋乱伦事件
不露痕迹的谋杀国君案
过河拆桥,替罪羊之死
春秋时期个被五马分尸的人
被强行吞并的纪国
书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
东周的第一位天子是周平王。
周平王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个是态度强硬的郑公寤生,一个是性格柔弱的虢公忌父。他们是大周朝的最高执政宫,辅佐天子周平王管理天下的各路诸侯。
郑公寤生,就是历史上的郑庄公。
郑庄公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作“寤生”,为什么叫这个名呢?寤,就是一逆的意思。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是倒着生下来的,两个脚先出来,脑袋最后出来,把他妈折腾得够呛,所以就取名叫作“寤生”。
倒着出来的,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大逆不道!
虽然他妈不喜欢他、讨厌他,但因他父亲是东周开国第一大功臣,爷爷又是殉难烈士,所以郑庄公承袭了他祖上的一切荣耀,成为春秋初期最为显赫的新贵。他的地位之高,仅次于天子周平王,属于朝廷里的“二把手”,相当于后世的辅政大臣。
周平王已经老了,而郑庄公正年轻,就像猴群里雄壮的公猴一样,馋涎地望着年迈的老猴王。周平王感觉到了危机,不想再让他一个人独揽朝纲,就暗暗分权给“三把手”虢公。
这虢公与郑公实在有趣,当年烽火戏诸侯时,郑公的祖先赶来护驾救天子,而虢公的祖先则是出馊主意,叫周幽王在烽火台上点火,坑了天子的那个人。到了这一代,他们还同朝为宫。
不过,虢公的实力完全不能和郑公比,所以他害怕了:“大王,这样不好,要是让他知道了,对我、对您都不好啊!”
但消息走漏得飞快,还是让郑寤生知道了。
就在当天,郑寤生驾着车来到宫中,怒气冲冲地拜见天子:“大王,臣在来的路上就听人说了,大王要分我的权!分什么呀分,干脆我全权交出,告老还乡,免得您多疑。”
周平王慌忙应道:“没有,没有,爱卿多疑了。你现在还不能走,你若走了,那谁来替寡人处理这么多的天下政务?”
郑寤生冷冷道:“朝廷是大王的朝廷,大王愿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臣如何敢干涉!依臣之见,臣的才能不及虢公万分之一,大王不如就用他吧!”
周平王见他说及虢公之事,心惭面赤,不好吱声。
郑寤生又喋喋不休地说道:“我父子辅佐了大王四十几年,敢向天发誓,从没有过半点私心,到头来竟无端受到猜疑,这还有什么意思!”
周平王又赶紧说:“真的没有那回事,你我君臣这些年,一直如鱼得水,今天你却疑心寡人,你叫寡人何以自明!爱卿如还不信,寡人敢把儿子抵押给你当人质!这样,你该相信了吧。”
郑寤生说:“不好,外人会以为臣在要挟大王,臣当万死!”
怎么办呢?群臣们就七嘴八舌地商议:如果大王不把儿子押给郑公当人质,就不能释疑;如果给了,又显得郑公太霸道。不如你们两家互相交换儿子当人质,才是两全其美呀。
同类热销商品
文明的两端
- ¥98.00
- ¥8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