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需要改善亚健康、慢性病的人群和需要利用碎片时间养生保健的人群。
自身健康,自己管理,自然疗法,自主疗养。
内容简介
作译者
目录
为什么现在生病的人愈来愈多 /02
何为“上工(医)治未病” /05
普世的健康之道是自然疗法、经络运动 /08
健康的真相:自身健康、自己管理、自然疗法、自主疗养 /14
运动的奥秘 /17
很多人不懂科学和健康运动之法 /18
扁鹊长兄的“上工之治”是什么技术 /19
上医之道是自疗,上医之法是运动,上医之术是经络导引运动 /22
运动中的效率问题 /26
经络导引运动的进步阶梯 /34
经络导引运动的健康原理 /37
运动的奥秘:经络导引运动是疗愈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良好方案 /40
太极拳的历史和核心内涵 /43
陈氏太极拳的诞生 /46
太极拳的易道医武文化内涵 /48
太极拳的重要发展阶段 /51
太极拳六大流派的形成 /53
太极拳在当代的核心价值 /55
太极拳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运动明珠 /57
前言
什么是自疗? 自疗就是:自身健康、自己管理、自然疗法、自主疗养!
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猝死……
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人高达2.7亿人……
中小学生近视弱视人群达95%……
亚健康人群占比75%……
慢性病患病率达22%……
我国只有3%的人群属于健康状态……
每当听到有人感叹为什么现在人人有病时,我就会想起一句话: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留给世人的一句话。“上工治未病”被后人注解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初病、下医治已病;即高明的医生和医术可以预防人体生病、持久保健;次者可让人体初病早愈,不积大病;普通的医生和医术只可发现和治疗已生之病。治已病治大病难免要伤筋动骨,扎针放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故不予推崇。
两千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古人推崇的“上工治未病”这个先进的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理念,现在却仍没有普及?
是人体的自然规律?是科学技术未发展到这一步?还是天灾人祸造成的?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健康教育不足!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纵观现代社会,人人依赖医院和医疗、人人依赖医生和医药、不生病不保健、轻预防重治疗、乱运动乱保健,这些落后的健康意识和保健方法误区如今依然盛行于世!
面对目前的社会现状,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的战略。全科医生、教育减负、全民体育等均在大刀阔斧地推进,尤其是社区医院的建设、学生体育课的加强以及体医结合群众体育事业的大力推动,这些措施比建设更多的医院和培训更多的医生更具现实价值。不改变全民的健康意识和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一味地扩充医疗服务机构相对于日益扩大的病患人群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而标本兼治的方法是大力宣传教育以改变全民的健康意识,推广全民科学自主健康管理自疗保健方案。当人人依靠自主自疗、人人依靠自我保健预防的理念建立后,不仅可以减少新增病患,让大量的慢性病病人和亚健康人群逐渐回归健康人群之列;还可以使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在提供常规的全民医疗服务保障之外,能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各类疑难杂症和人体科学研究。健康中国指日可待!
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的核心方案应该是什么?笔者认为:除了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就是向中华历史长河中的先贤们学习健康之法,寻找文化自信!
面对当下的全民健康问题,我们首先要对 “上工治未病”或“上医治未病”的经典理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上医和上工其实根本不是指外面的医疗医院、医生医药,而应该是指上医之道和上工之法。上工之治的根本理念是:自身健康、自己管理、自然疗法、自主疗养。只有每个人都建立了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意识,主动学习掌握日常自疗保健疾病的预防方法,人们才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
医学发展至今,人类对人体仍然有诸多未知未解,无论是东方的人体能量医学宏观经验积累,还是西方的解剖医学微观数据发现,疾病和人类发展始终相生共存、此消彼长。但无论如何,历史先哲和医学家们还是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机制有了基本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实践,即人体的亚健康状态,“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症,多由代谢循环不畅、人体功能失调、细胞变异以及免疫力下降所致。通过找到有效改善和促进微循环的方法,通过气血循环系统和人体免疫系统自疗,很多疾病可以自愈,通过日常科学健康管理方式,弱化的功能得以恢复,也就是人体可以用自然疗法采取自主疗养的方式来治疗慢性疾病、预防疾病和长久保持自身健康。
本书主要阐述两大主题:健康自疗意识和健康自疗功法!
媒体评论
2. 加文·迪恩(中国国际乡村旅游组织董事会成员):太极拳给我带来了意外的健康收获,让我感受到了它对健康调养的神奇作用。我要把这种来自中国的神奇运动推广到英国及其他国家,要让更多外国人学习这种神奇的运动。
3. 张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原华为技术区域负责人、西门子通信产品线负责人,现国内某上市新能源公司副总裁):萃太极完美地诠释了太极拳虚实、开合、呼吸、螺旋之妙用,没有习练过太极拳的普通人也能够体验“意(识)、气(息)、形(体)”的微妙变化对自己力量和动作的巨大影响。坚持习练很快就能体会到身体状态的明显好转。
4. 李亦雄(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博士通智能医疗集团执行董事、南山康养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萃太极系统化、标准化地将太极、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健身运动进行了集萃,创新性地建立了萃太极人人自疗运动体系,为运动体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化技术体系建设参考,是很有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