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特价书)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中国知名产业互联网专家、O2O实践派专家、粉丝经济学权威、Social CRM倡导者叶开撰写
围绕O2O的关键要素、模式、范式、业务支撑、技术支撑、商业设计、场景设计、组织结构变革、顶层设计、底层运营、平台设计、思维等方面系统总结实践“互联网+”战略的O2O方法
2015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清晰定义了O2O:“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强调要将O2O搞得“红红火火”,给如火如荼的O2O行业再添一把柴。同时,总理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
“互联网+”的核心是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促使互联网全面与传统行业相连接和融合,使广大企业全面、加速向互联网转型。O2O是目前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必然选择,这也使得O2O必然是“互联网+”这一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它将是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O2O本身也会因此升级和创新,进入“O2O+”时代。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借助O2O实现互联网转型和产业升级?究竟如何才能将O2O落地?这是当前几乎所有致力于转型的传统企业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书作者将自己十余年在互联网领域和产业界的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几年来在TCL、海尔、vivo、九阳等企业的O2O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可落地的O2O实施方法。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特价书)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精装)---------------------------
经过几年的“野蛮”式发展,中国很多O2O企业都遭遇了发展瓶颈,大多数希望通过O2O来实现互联网转型的企业步履维艰。亿邦动力作为国内电商门户,在O2O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对中国的O2O现状有着深入且全面的认识、理解,深谙企业当下面临的难题。榜样是较好的老师,为了帮助广大企业突破O2O的瓶颈和困局,亿邦动力决定挖掘和总结成功企业的O2O实践经验,以供借鉴。他们精心挑选了目前对O2O需求较为广泛且发展相对成熟的近10个行业的10家模范企业,并进行了专门走访和深入调研。他们带着对行业的认知和企业的共性问题,深入到这些企业内部,直接与企业的O2O操盘团队面对面交流,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用专业的“复盘”方法,从思想、观点、战略、战术、流程、方法等多个维度对企业的O2O实践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和回顾,从而著成本书。本书不仅能让我们了解这些企业在O2O实践中为什么会成功,还能让我们知道他们一步步是如何做的,实践指导意义极强。复盘过程中,本书将重心放在了这些企业的O2O模式和具体的操盘方法上,在系统、全面回溯这些企业是如何做的同时,也对这些企业所在行业的O2O痛点和实践方法进行了总结,由具体到抽象,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
---------------------------(特价书)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这是国内首部讲解企业如何通过O2O的方式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著作,也是目前O2O领域最系统和最接地气的著作,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作者是中国知名的产业互联网专家、O2O实践派专家、粉丝经济学权威、Social CRM倡导者。
本书从廓清对O2O的认识开篇,权威地讲解了O2O的定义、15个入口、3个闭环、4类平台、4大价值、8大风险、10大误区和10个标准,然后从以下8大方面系统讲解了O2O究竟该如何落地:
5大关键要素: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大类模式:整合类、导流类、体验类、定制类、社交类、平台类;
作译者
---------------------------(特价书)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叶开
国内资深的实践派产业互联网专家,既对互联网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能踏实地深入到企业中将互联网付诸实践,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需求,真正能为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提供接地气的解决方案。
国内O2O和粉丝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通过这几年来在TCL、海尔、vivo、九阳等企业的O2O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可落地的O2O实施方法。在O2O实践和帮助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还是国内CRM产业的领袖和Social CRM的倡导者,在这个领域耕耘十余年,长期专注于企业的客户运营策略、运营流程、信息管理及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在金融、汽车、消费电子、零售、服装、家居、快消品、电商、餐饮、房地产等领域,为诸如TCL、华泰证券、国金证券、华夏基金、一汽大众、奥迪、宝马中国、奔驰中国、海尔、国航、中移动、博雅公关、东方航空、七匹狼、欧莱雅、中国人寿、大自然家居、王朝酒业、丽珠医药、九阳、银泰百货、苏宁易购、中粮、vivo手机、赫基国际等国际、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致力于产业教育与推广,兼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北京大学CIO班兼职教授,以及多家企业的高级顾问。
知名作家,撰写并出版了《中国CRM最佳实务》、《圈住客户》、《客户关系管理之叶问评估指南》三部曲系列、《社会化媒体运营》、《粉丝经济》等多部作品,其中大多都非常畅销。
他还是一位知名的自媒体人,运营有公众账号“叶开”,几年来笔耕不缀,已经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录
---------------------------(特价书)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精装)---------------------------
前言
第1章 全平台模式:滴滴出行O2O对传统交通的
颠覆之路 1
第1节 创业就是不断地闯关 2
第2节 颠覆传统打造平台经济模式 6
第3节 创新+产品+团队 16
第4节 案例思考:创新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21
第2章 平台共享:品胜·当日达的O2O之路 25
第1节 数码3C行业O2O转型急先锋 26
第2节 品胜·当日达的“三板斧” 32
第3节 品胜·当日达O2O再升级 40
第4节 O2O带来的价值和改变 47
第5节 打造数码3C生态圈 51
第3章 自下而上:零售巨头大润发—飞牛网的O2O转型之路 55
前言
---------------------------(特价书)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精装)---------------------------
一个经典案例胜过听万遍创业导师演讲
---------------------------(特价书)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无处不在的焦虑
在实践中我遇到过大量的企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处在无比的焦虑中,因为转型无处不在,创新无处不在,颠覆无处不在。我们随处可见类似的声音和故事: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微信、移动支付、O2O等,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最火爆的O2O概念。
其中最焦虑的是传统企业,因为有很多的故事说的是一夜颠覆了某个行业,就如同诺基亚,庞大的传统企业感觉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在一夜之间就被颠覆和淘汰。这些传统企业的老板,虽然不太懂什么叫电子商务,什么叫O2O,但是已经处于严重的焦虑中,已经清醒地或者被迫地认识到:转型势在必行!
只是,传统企业的转型很痛苦,因为这是重构和再造的过程。它不是曼妙的转身,而是一次从皮肤到肉身,甚至骨头的再造,一次经历文化、组织、人员和运营的巨变。我在这几年的转型咨询中目睹了众多的痛苦,从中领悟到:转型就是一种重生,是一种哲学,是企业信仰的再造,一个企业的转型,跟一个人建立信仰的过程是类似的。
我们结合了佛法入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四法印,来尝试解释企业转型的奥秘。佛法有云:“诸法无我,有漏皆苦,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企业转型中的四法印:“无我,皆苦,无常,涅槃”。
无我,就是忘记我是做什么的?也就是企业要放下原来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忘记自己是生产啤酒的、生产电器的、生产服装的。如果按互联网体,就是:我不是我。
皆苦,是痛苦,当你忘记自己是做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痛苦,那我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小我,只考虑自己的痛苦,而是要体会众生的痛苦。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消费者的痛苦,到消费者中去,了解和体验消费者的痛苦,从这种痛苦来寻找你应该是做什么的?互联网体是:我不是我,那我是什么?
无常,是从痛苦中了解到我们以前的认知是错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动态演变的,你最终发现原来你真的不是做产品、做服装的,而是提供生活方式或者提供你认识到的众生痛苦的解决方案。互联网体就是:原来我是“猪”。
媒体评论
---------------------------(特价书)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精装)---------------------------
不少O2O创业公司因烧钱太狠、资金不继而面临倒闭,但电子商务产业并没有泡沫,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当中的纽带和核心。电商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电子商务2.0时代即将到来。全新的电商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自主性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自我表现欲等心理。O2O真正的含义是电子商务向传统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渗透和深度融合,实现全程在线,其是电子商务2.0时代的重要业态。本书介绍的10家案例企业正在努力探索电子商务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其中的得失值得业界高度重视。它告诉你,如果今天成功的电商平台不能成功转型升级,明天这家企业老板就不再是成功的企业家。——柴跃廷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 清华大学教授
本书描绘了10个完全不同基因、不同兴趣、不同目标的探险者,如何分头爬过了自己的“雪山”和“草地”的壮阔场景。O2O作为电子商务中较难啃、又较诱人的一块骨头,我们今天的英雄们在重塑消费场景道路上的确只迈出了一小步,但也是较难的一步。——贾鹏雷亿邦动力网总编辑
互联网连接世界,O2O连接互联网和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平等,商业因O2O而使消费者拥有商业先手的权力。我们通过实践发现,O2O是个系统活儿,仅有了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让消费者通过线上获得线下的“真”、通过线下获得线上的“快”。O2O将不再追求大流量的电子商务,而强调精准流量的场景商务。其中,连接是O2O的商业基础,大数据是O2O的商业趋势,而O2O践行模式是什么? 无疑是线上线下互动! 本书复盘了10个业内正在践行中的O2O案例,对这些案例的总结不论对错,都是后继者的重要基石和宝贵财富,衷心祝愿本书能够帮助更多后继者感悟到线上线下互动的O2O场景商务。——张波O2OPark创始人 /“中国O2O三部曲”作者
互联网O2O的寒冬来临,着实给O2O泼了一盆冷水。但是,与此同时,传统企业的O2O,尤其是垂直领域的O2O平台却进入快车道。2016年会是传统企业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这种双线融合的O2O模式,如本书中所提及的案例,如大润发的飞牛、婴童的乐友、酒类直供的1919等,正是传统企业对线下业务的全面升级改造。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建立大会员体系,结合供应链变革和大数据,实现O2O融合平台。本书中这几家传统企业的案例,着实需要其他传统企业好好学习借鉴,从而进一步寻找自己产业的转型升级机会。——叶开汉拓科技创始人 / O2O实践派
---------------------------(特价书)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传统企业已经触网!现今时代我认为已经没有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之分。商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工业4.0时代的自我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阶段。为了探索顾客不断变化的消费形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创造新的顾客需求,品牌在哪里可以寻找到机会打造出极致的顾客体验,依然要回到商业营销的本质:“引导消费、创造顾客”。企业何以应对竞争?品牌资产信息化、数据化、社会化的创新机遇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住?我们何以能够在新的商业形态和新的消费模式下赢得市场?企业又如何在没有线上线下分界岭的全媒体和全渠道时代,把顾客变成粉丝,视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产进行管理?叶开老师的这本书,能跳出传统看传统,透过电商现象看到商业本质,给予奋斗在市场一线的管理者们一些企业O2O实战落地的实实在在的系统方法和管理实践经验。
——洪忠信劲霸男装(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本书结合多个行业的O2O实践,围绕着O2O的众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有益的讨论,深刻形象地诠释了其定义和内涵。我在TCL集团O2O实践的过程中也验证了叶开老师的很多见解和方法,务实而有效。致力于O2O领域的朋友通过阅读此书,可以更快、更深地进入到行业当中。
——杨斌TCL集团O2O公司总经理
书摘
---------------------------(特价书)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精装)---------------------------
《O2O复盘:10大企业O2O模式与操盘方法解密》
创业其实是不停地补短板的过程人总要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付出代价。互联网创业是平衡的创业,不像过去依靠长板去赢。创业者身上的薄弱点,你不了解的、不懂的、没有经验的,毫无意外都会成为公司的短板。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
滴滴以销售团队起家,技术是其最大的短板。技术外包不靠谱,程维就开始找技术合伙人。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程维想尽了一切办法,找支付宝的同事,找亲戚朋友帮忙物色和打听,去腾讯、百度约想跳槽的技术人员吃饭喝咖啡,积极招聘工程师。他找了好几个大公司出来的工程师,他们都拒绝了他。
程维通过微信群中的一个猎头找到了后来任滴滴产品技术副总裁的张博——原来的百度研发经理。跟张博谈完,程维特别兴奋,他一眼就知道张博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2012年7月,滴滴陆续签约了一些出租车公司。从7月延后到8月再延后到8月月底,滴滴软件一直都没有达到上线的标准。张博认为产品不行,但时间不能再拖了,必须要上。那就硬着头皮上,能响就行!2012年9月9日,经过3个月的准备与司机端的推广,滴滴硬着头皮在北京上线。然而,这种临时抓来的产品漏洞百出。程维一拿到软件就迫不及待地到交委演示滴滴打车。然而,演示的过程却让他十分尴尬。叫10次车,能响六七次。不响的时候,大家就盯着该响起来的手机,沉默10秒钟,他尴尬地把话题岔开。以后再给人演示的时候,就带上两部手机,哪部响就拿哪部出来。
“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程维给后来的创业者忠告。程维曾经自信满满地把产品拿给王兴看,结果王兴看了一眼说了两字:“垃圾。”王兴说:“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四个月后,程维果断地让早期技术合伙人离开了公司,在公司账上并没有多少现金的情况下,滴滴付出了数百万人民币的代价。
2012年8月下旬,张博加入滴滴打车,这个靠外包来开发软件的团队终于有了懂技术的人,才彻底补齐了技术的短板。张博在接手滴滴打车系统时发现,这个系统稳定性差,经常死机,安全隐患较多,架构不足以支撑大规模人群使用,还有很多无用的功能。
2013年8月,滴滴打车才推出重构的产品。
创业者强大的学习能力是弥补短板的有效途径。
在当下的创业浪潮中,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并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妨碍发现新机会的。在创业中需要许多能力,互联网创业者身上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滴滴联合创始人李响认为程维学习能力强:“我们都是新人,从零开始,程维自学了很多团队管理的知识。”在滴滴发展过程中,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一直是站在一旁为滴滴鼓掌的人,他评价:“程维确实很聪明,而且学习能力非常强。”在互联网行业中,打车软件的时间窗口只有三个月,如果有一方资金断裂,就会彻底出局。2012年11月,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程维碰壁多次,A轮融资终于成了——来自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300万美元。在2014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滴滴面临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公司的账户上没有钱了。2014年1月,滴滴完成了C轮1亿美元融资,但是,由于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当晚转入滴滴的账户。连夜,程维向朋友、投资人借到1000多万元。
2014年8月,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柳青的加盟,给滴滴补了一块融资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