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客户服务
友情链接
目录
前 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投资银行概述 1
1.1 投资银行的定义、与商业银行的异同及主要业务 1
1.2 投资银行的存在形式与组织形式 18
1.3 投资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5
1.4 投资银行功能的经济学解释 29
1.5 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34
第2章 企业融资方案设计 48
2.1 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48
2.2 融资需求预测 56
2.3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61
第3章 股份有限公司与首次公开发行 77
3.1 股份有限公司 77
3.2 公开上市的动机 81
3.3 首次公开发行与股票上市 92
3.4 股票发行方式 100
3.5 股票上市 115
3.6 股票发行定价 121
前言
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作用,是在投融资双方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在“建筑材料”“工艺水平”相对简单的过去,贷款是最主要的模式。虽然现在这座桥梁的结构已经越来越精巧了,但是成本却在下降,这就是投行工程师的杰作。笔者还是愿意引用罗伯特·库恩的那句话:“投资银行业的精髓是它对经济的推动力,它永远使人充满激情的复杂性和创新性。”
由于资本市场落后,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所获得的利润,几乎百分之百来自中国,而真正因其发展有所收获的却主要是海外投资者,究其原因,就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再往前,四大行上市,我们给了海外投资者战略入股的获利机会,若干年后,他们带着利润纷纷退出,这也是我们的“学费”。
投资银行的发展,需要有坚实的市场基础设施,因为在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下,投资者面对的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加持,商业银行不需要直接了解融资者的信用,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以其自身的信用来减少信息不对称。但是在直接融资模式下,投资者将直接面对融资者,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投资银行并不是在单打独斗,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会计制度、法律制度、交易制度等,当我们要求投资银行发展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它们所需要的合作伙伴。面对上市公司的欺诈,如果背后是会计师的失职以及法律制度的纵容,投资者怎敢放心托付手中的资金?所以,我们在学习本书有关投资银行的各项业务时,千万不要忘记先决条件;国家在发展直接融资时,也绝不要疏忽基础设施的建设。
本书第1版出版于2011年,第2版出版于2014年,笔者本来计划每3年一更新,但是第3版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19年10月才完稿,滞后于读者的期望,笔者感到非常抱歉。尤其在完稿时收到了第2版第13次印刷的样书,笔者真心感到愧对读者的厚爱。
也许是辩解,但笔者认为,“慢工”带来的结果还是比较好的,相比于第2版,第3版有了非常多的更新,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可以说相当于一本新书。
从形式上看,本书引入了二维码阅读,提供了一些学习网址,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参考资料。大量的参考资料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呈现,读者可以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扫码阅读对应的法律制度、年报、公告、网页等,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减少了正文篇幅。
从内容上看,本书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的一些重大变化,更新了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包括IPO、再融资、债务融资、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监管等方面,尤其是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我国证券发行和交易制度出现重大创新,教材及时纳入了这一最新变化;第二,采用了近年来发生的案例,对第2版中某些较为经典的案例,本书进行了保留,案例总数由第2版的38个增至第3版的44个;第三,对全书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第2章“企业融资方案设计”,删去了第2版第7章“项目融资”以及第8章“资产管理业务”,将第2版第9章“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拆分为两章,即第3版的第8章“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第9章“投资银行的监管”。
当然,在第3版中,笔者也根据第2版教学中的一些反馈意见,对其中的错漏进行了更正。
在教材特点方面,第3版延续了第2版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对投资银行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的掌握,各章都列出了知识要点,同时对基本知识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避免学生因为不熟悉资本市场的相关基础知识而难以理解资本运作,此外,本书对投资银行的前沿理论和实务进行了跟踪与更新;二是注重案例教学,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本书精选了相关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在课上或者课后进一步展开,以便更加详细地讨论;三是所有内容均以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为主,辅以国外成熟市场投资银行业务的介绍,在案例选择方面,本书也首先选择我国的相关案例,因为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同,各国的投资银行业务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相较于投资银行实务的蓬勃发展,理论界对于投资银行这类金融机构的研究相对欠缺,这说明投资银行学在研究方面面临困难,但同时又暗示着投资银行学的研究仍有广阔空间。如何将丰富的实践与相对严谨的理论结合起来,如何拓展投资银行的理论研究,这些正是投资银行学从教者不断探索的内容。一方面积极汲取理论研究的新知,另一方面及时纳入实践发展的新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投资银行方面看得更远,脚步更坚实。投资银行学理论绝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公式,而是一套不断丰富完善的求解体系。
笔者在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讲授“投资银行学”课程已有20余年,讲授由投资银行学衍生的“公司并购与战略重组”等课程也有很多年了,感谢20年来学生对课程的积极参与,感谢同事的热心建议,也感谢业界朋友和学生的交流指正,更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一如既往的支持,尤其还要感谢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给予的研究和探讨机会,使笔者能够站在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观察这个行业。
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中最灵活、最能体现创新的业务,笔者希望本书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大业。由于投资银行业务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加之笔者的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不吝赐教,以利于教材的不断完善。
最后,感谢各方对本教材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感谢每一届使用本书的学生,只有读者才是本书编写者真正的“上帝”!
马晓军
2020年3月12日于南开大学
媒体评论
新版变化:
1. 及时更新:除了跟进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如IPO、再融资、债务融资、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变化,还及时纳入了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中的重大创新;
2. 增添案例:案例总数达44个,除保留第2版中某些较为经典的案例外,还采用了近几年发生的有代表性的新案例。
3. 增减章节:扩展了“企业融资方案设计”和 “投资银行的监管”两章内容,删掉了原来的“项目融资”和“资产管理业务”这两章。
4. 拓展阅读: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增加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对应知识点的法律制度、年报、公告、事件发展等。
本书适合作为金融、投资、财务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