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米里亚姆·施莱彭 长岛聪
- 译者: 康英楠
- 丛书名: 工业控制与智能制造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007301151
- 上架时间:2020-7-30
- 出版日期:2020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13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 > 工业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

编辑推荐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着重OPC UA解决方案、
开发工具及具体实现三大核心内容
内容简介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概述了OPC UA;介绍如何操作已经建立好的OPC UA信息模型;OPCA的应用程序架构和系统架构,最后本书对OPC UA协议子集进行介绍,并对OPC UA与传统OPC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于那些需要进一步查询OPCUA详情的读者,本书的附录给出了参考。
---------------------------新工业革命:现场力和可视化下的日本工业4.0---------------------------
本书着眼于如何理解工业4.0的本质,重点阐明工业4.0的本质对日本企业有效的理念,加强日本企业所擅长的现场力和可视化等,融合日本文化,发挥更大效力。本书不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工业4.0的本质,还介绍了很多案例。
作译者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德] 米里亚姆·施莱彭(Miriam Schleipen)主编:米里亚姆·施莱彭(Miriam Schleipen)博士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研究助理,并于2012年以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自适应性和语义互操作性”研究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
自2005年以来,Miriam Schleipen博士一直在Fraunhofer IOSB研究所(前身为工程与生物信息处理(IITB)研究所)先后负责“工程与互操作性”“控制系统和工厂建模”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工业4.0和互操作性”课题的首席研究员。她积极参与针对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过程互操作性(工业4.0、AutomationML和OPC UA)方面的自动优化概念和方法的研究,并领导相关的工业研发项目。自2017年以来,她一直在西门子数字工业集团担任软件架构师。
Miriam Schleipen博士是德国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活跃成员,并被公认为该领域内的工业4.0专家,拥有80多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并多次参加相关展会的演讲和研讨。
---------------------------新工业革命:现场力和可视化下的日本工业4.0---------------------------
长岛聪,德国咨询机构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日本联合代表
目录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译者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 OPC UA—工业4.0基础 1
1.1 OPC UA与通信协议 2
1.2 导入OPC UA的步骤 3
1.3 这就是全部吗 3
1.4 差异化 4
1.5 展望 5
1.5.1 趋势:SoA 5
1.5.2 趋势:服务到服务 5
1.5.3 趋势:片上OPC UA 5
1.5.4 未来:基于TSN的OPC UA 6
第2章 OPC UA基础理论 7
前言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OPC UA技术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对于该领域的初学者并不总是一目了然。用户在首次接触OPC UA时,往往会被众多的关键字所迷惑,从而无法确定OPC UA的哪一部分与具体应用紧密相关。OPC UA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广阔的覆盖领域对于用户而言既是福音,同时也可能成为诅咒。一方面,OPC UA标准、示例程序以及众多的文献呈现了所有的技术细节。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海量的信息对于普通的终端用户反而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他们往往无法得知该从何处入手。深入理解OPC UA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此时用户常常求助于外部专业咨询人员或者培训机构。
自2006年以来,编者做过多个不同的OPC UA项目,从Beta版的技术标准制订到如今丰富的产品与技术实现,从中不断地接触到了这项强大技术的各种新细节。然而,伴随着新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仍然需要不断及时更新这些知识。在Fraunhofer IOSB研究所工作期间,我们帮助众多的用户切换到使用OPC UA技术,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成功应用该技术的一些关键因素。例如技术实现的细节往往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对市场概况的初步了解,比如当前有哪些供应商、开发工具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用户的实现策略等。
有时对OPC UA技术全貌有一个初步但全面的了解,比纠缠于复杂的技术细节意义更大。当某个厂商出于市场目的宣布支持OPC UA时,我们需要了解OPC UA而不局限于文本上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了解其背后隐藏的信息。为了能够准确评估此类信息,用户需要掌握一定的OPC UA基础理论。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供实际应用OPC UA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用户案例、经验教训以及最佳实践等。开发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取所需信息。阅读时,读者既可以通读本书,也可以挑选特定主题章节快速查阅。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OPC UA标准来对所有细节进行详细解释,而是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向读者展现OPC UA核心内容的一个概览。
当编者开始投身于OPC UA技术时,就希望能够拥有这样一本入门指导,感谢所有参与者对本书编撰的通力合作。
Miriam Schleipen博士
序言
---------------------------新工业革命:现场力和可视化下的日本工业4.0---------------------------
一本认清自己的书
——写在本书之前
认识长岛聪博士已经很多年了,同样作为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的我们既是同事也是内部竞争者,不知道多少年,中国和日本汽车团队一直在争夺内部业务量前三的位置(雷打不动的第一是德国办公室,其次是美国办公室,之后是中国或者日本办公室)。和两国地缘政治一样,这两支团队其业务在不断渗透到东南亚、欧洲、美国、非洲,可以说只要有中、日企业足迹的地方,这两支来自亚洲的团队各自代表着自己国内客户作为先锋队开展着各自的业务。
相对于某些公司强调高层客户互动的文化不同, 起源于欧洲的罗兰贝格特别强调专业洞察驱动(Insights & Expertise driven),但是这在不同国家的办公室也异化成不同的形式。比如:在德国,我们做的是理论突破和企业联合创新,和亚琛工大、Lazard投行等机构不断地进行碰撞,创造出大量重量级的研究报告,尤其重要的是作为发起企业之一和西门子、博世等德国企业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建立了贴近欧洲企业运营的一系列路线图;日本管理咨询界长期重视理论思辨学习及情报研究,日本同事们在忙碌工作之余,特别乐于把管理咨询的经验总结成一本本专著,有的时候使得我不禁感叹于日本同事孜孜以求的精神。《现场力》、《可视力》、《持续力》……甚至都被引入中国,成为管理类畅销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国企业看来,日本的整个制造体系已经很成熟了,精益生产等概念现在还是我们很多企业追寻的目标。日本产经界对于工业4.0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国家,甚至在反省自己,在融合日本本国既有基础和文化方面,应该说有其极为独到的地方。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1.危机感:亚洲国家中,特别是日本对工业4.0的深度研究,是基于欧洲突破式的体系发展,感觉颠覆了产业逻辑,是对日本既有优势加以冲击而产生的。这和日本本身的岛国文化是有非常深的联系的。相对于那些乐观于工业4.0带来的机会而期待弯道超车,这种态度或许更为务实。
2.自信心:工业4.0不是无本之木,它是根植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制造工业基础和文化的。强调工业4.0并不是抛弃制造传统、现场力、可视化等概念,这在长岛聪博士的书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3.组织的软实力:谈及工业4.0,很多人都会把数字化、平台化理解成单纯的扩大硬件投资。事实上,缺乏有弹性有远见的人的执行,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最多是钱打了水漂、旧瓶装新酒罢了。因地制宜、创造出“值得使用”的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才是关键。
国内这几年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罗兰贝格中国团队也有幸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标准研究课题组的一员。相对于其他国家循序渐进的工业发展,中国的历史包袱还是很重的,我们事实上在研究突破工业4.0的同时还要完成一些2.0、3.0时代的欠账,但是这并不可怕,因为如果知道了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古希腊建筑上的箴言“Nosce te ipsum”意思是认识你自己;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小姐也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直面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才是最务实的做法,所谓见始知终。我们需要有愿景,也需要积累跬步的耐心。将工业4.0用本国视野融合并诠释,积极发挥本身管理文化上的特点,这是相当重要的。
长岛聪先生长期以来对于丰田公司及日本代表性的工业企业有很深的研究,所以由他来带领读者探索VUCA世界〔注:VUCA 指的是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里的工业4.0道路,算是最称职的向导了。
愿读者快乐欣喜,学有所得。
张君毅蔚来资本(Nio Capital) 合伙人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资深顾问专家(前全球合伙人、
大中华区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副总裁)
媒体评论
---------------------------工业4.0开放平台通信统一架构OPC UA实践---------------------------
本书着重OPC UA解决方案、开发工具及具体实现三大核心内容,重点涵盖:
OPC UA实际应用中的框架、信息模型及建模。
一致性测试和认证、安全机制和实践。
OPC UA 的技术优势、嵌入式系统中的OPC UA。
实际生产过程中以OPC UA为核心的软件分析和解决方案。
OPC UA开发指南和开源实现。
未来片上OPC UA、基于TSN的OPC UA的新发展。
作者简介:
米里亚姆·施莱彭(Miriam Schleipen)博士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研究助理,并于2012年以 “制造执行系统(MES)的自适应性和语义互操作性”研究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
自2005年以来,Miriam Schleipen博士一直在Fraunhofer IOSB研究所(前身为工程与生物信息处理(IITB)研究所)先后负责“工程与互操作性”“控制系统和工厂建模”领域的研究工作,担任“工业4.0和互操作性”课题的首席研究员,并积极参与针对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过程互操作性(工业4.0、AutomationML和OPC UA)方面的自动优化概念和方法的研究,还领导相关的工业研发项目。自2017年以来,她一直在西门子数字工业集团担任软件架构师。
Miriam Schleipen博士是德国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活跃成员,并被公认为该领域的工业4.0专家,公开发表80多篇论文,撰写多部专著,并多次参加相关展会的演讲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