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艾琳·肯尼迪-穆尔 珍妮特·兰斯伯里
- 译者: 王正林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007271439
- 上架时间:2020-7-27
- 出版日期:2020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30
- 版次:1-1
- 所属分类:家庭教育 > 心理辅导

编辑推荐
---------------------------学会自我接纳:帮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为什么我们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
解决自卑的深层次根源问题,帮助孩子形成真正的自信
内容简介
---------------------------学会自我接纳:帮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在本书中,临床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穆尔开创性地探讨了自卑的孩子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他们容易放弃、易受排挤、对批评反应过度、嫉妒兄弟姐妹等。本书列举了许多基于实证的有效方法,引导孩子摆脱“过度关注自我、过分自责”的状态,解决孩子自卑的深层次问题,帮助孩子提升自我接纳水平。本书指出,当孩子在联结、能力和选择这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他们就会更加自信,更能悦纳自我。“联结”旨在帮助孩子建立牢固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能力”旨在鼓励孩子坚持努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过分追求完美。“选择”旨在帮助孩子学会做决定,明确个人的价值选择。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本书是作者受欢迎和得到广泛阅读的文章合集,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幼儿行为以及相应的教养方法,让父母和儿童都从中受益。它覆盖了常见的主题,如惩罚、合作、界限、测试、发怒等。本书提供了一种对于父母来说很实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父母可以用其体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挑战我们的耐心和爱的极限的关键时刻
作译者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十年英译中图书翻译经验,翻译了近50余本书,擅长经管、经济与金融、励志和职场类图书翻译,与电子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有过翻译合作。
目录
---------------------------学会自我接纳:帮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第一部分 绪论
1.为什么告诉孩子他们很棒并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2.孩子的自我接纳是如何随着年龄变化的
第二部分 联结
3.“你为什么总是对我大喊大叫”当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反应强烈时
4.“你更爱她”当孩子嫉妒兄弟姐妹或与他们发生冲突时
5.“没有人喜欢我”当孩子觉得没有朋友时
第三部分 能力
6.“我做不到”“我不干了”当孩子轻易放弃时
7.“这还不够好”当孩子遭受严厉的自我批判和完美主义时
第四部分 选择
8.“我决定不了”当孩子感到犹豫不决和无助时
9.“我不合群”当孩子与与众不同作斗争时
第五部分 更长远的未来
序言
---------------------------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
说到管教孩子,不同的专家为父母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这些建议可能十分复杂、相互冲突,有的还不可能照着去做。父母应不应该打孩子屁股,或者收买、奖励、忽视、重视他们,抑或对他们进行隔离?温和的管教是不是意味着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该不该运用威胁、分散注意力、游戏、图表、计时器、“数到三”或者是完美的“那看起来像……”等方法和工具?
难怪众多父母倍感困惑、失败和麻木。难怪他们发现自己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失去信心,并且通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其实不必那样的。
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我和大多数出色的儿童发展顾问的做法不同。多年来,我举办了一些针对父母/学步期儿童的培训班,着力将理论付诸实践。我上千次见过父母对孩子采用各种各样的干预和回应方法,它们有的管用,有的从来都不奏效,还有的虽然管用过一两次,最终却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越发对抗,或者破坏了双方信任。
学步期儿童尤其倾向于挑战界限。这是他们作为主动学习者和探索者的一项本能,也符合他们的成长趋势。他们在奋力争取更大自主权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表露出各种强烈的情绪。成功引领孩子,可以为他们带来茁壮成长所需要的安全感和慰藉。我们确立的界限奏效时,孩子不需要经常挑战它们。他们信任父母和照顾者,因而信任他们身边的整个世界。他们觉得更加自由、更加平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玩耍、学习、和他人交往、做个既快乐又幸运的孩子。
在确立界限时,父母的情绪状态几乎总是预示着孩子的反应。如果我们没能明确地确立界限并且缺乏信心、大发脾气或者感到不确定、紧张、疲惫、失败等,将使孩子心神不宁,很可能致使他们表现出更多我们不期望的行为。在孩子们眼里,我们是神,我们的感觉总能为他们的行为确定基调。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痛苦挣扎可能变成一个令人气馁的恶性循环。
正如本书所指的那样,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哪个孩子是坏孩子,只有一些易受影响、内心冲突的年幼孩子,他们在努力地应对情绪与冲动,试图以他们知道的唯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我们由于他们的行为感到失败、困惑和不愉快,进而将他们描绘为坏孩子,这对他们是一种极大的虐待。“坏孩子”是负面标签和耻辱感的来源,到最后,被贴上了这个标签的孩子,可能开始相信自己就是坏孩子。
我的育儿理念以及我对孩子和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感知,全都是从玛格达·格伯(Magda Gerber)教给我的知识与经验中获得的启示,她是我的朋友和导师,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早教专家。作为一位母亲,我通过玛格达本人以及她创办的婴幼儿资源中心,清楚地了解并发展了一种尊重的、有成就的、高效的育儿方法,然后,我扮演了老师和作家的角色,将这些方法与数百万人进行了分享。
婴幼儿资源中心育儿方法的核心,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婴儿是完整的人,是有感情的、有意识的、直觉敏锐的、喜欢说话的人。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探索者、科学家,能够测试各种假设,解决各类问题,理解语言及抽象的观点。
婴幼儿的这些令人惊讶的能力,得到了临床的与科学的研究发现和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确认,而玛格达·格伯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辨别了他们身上的这些能力,只是人们认为的那种传统育儿智慧,并没有确认这些能力。
然而,我们在对待婴幼儿和学步期儿童时,经常依然觉得他们似乎一片茫然、没有意识、无法理解我们,或者无法和我们交流。相反,我们可能期望孩子们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和情绪控制能力来做大人才能做的事情(比如一整个下午都在商场里逛),但事实上,他们尚未发育到拥有那些能力的程度。这种不准确的感知,可能导致父母在育儿方面徒劳无功,尤其是涉及管教问题时。
最后,成功管教孩子的最大秘诀是摒弃那些充当权宜之计的小诡计、小花招以及其他各种操纵技巧,转而对婴幼儿和学步期儿童诚实以待。(多么简单的概念!)这是婴幼儿资源中心所教的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我们要在实践中保持这种尊重。
本书收集了我的一些文章,涉及的主题包括常见的学步期儿童的行为,以及怎样运用尊重孩子的育儿实践使孩子和父母双方都受益。它阐述了惩戒、配合、界限、试探、孩子发脾气和打人等很多常见的主题。
媒体评论
---------------------------学会自我接纳:帮孩子超越自卑,走向自信---------------------------
本书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育儿书。有太多的儿童和青少年陷入消极的自我评判无法自拔,他们看起来焦虑、压抑、沮丧。儿童和家庭临床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穆尔给父母指出了一条道路:帮助孩子建立联结、提高能力、学会选择,实现真正的自我接纳。
卡罗尔?D.古德哈特(Carol D. Goodheart)
教育学博士,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
建立自尊和自信的传统方法往往鼓励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可能会无意间使孩子更加关注自我、更缺乏安全感、更容易情绪低落。艾琳?肯尼迪-穆尔以最新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为基础,为父母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建议,来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联结、提高自身能力、掌握自主选择的技巧,从而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掌控感,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
马克?R.利里博士(Mark R. Leary)
杜克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自我的诅咒》(The Curse of the Self)作者
本书有力地驳斥了一种广为流传的错误理念(孩子的自信来自没有批评、充满赞扬的环境),并明确提出了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自律和快乐的具体方法。艾琳?肯尼迪-穆尔在书中讨论了孩子如何与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建立稳定良好的关系,如何学习管理情绪,如何掌握社交技巧等。她将临床经验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给父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佩格?斯特里普(Peg Streep)
《解毒的女儿》(Daughter Detox)和《刻薄的母亲》(Mean Mothers)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