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加]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 丛书名: 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56388
- 上架时间:2020-6-16
- 出版日期:2020 年6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3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管理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经营/管理/实务

编辑推荐
明茨伯格深入企业内部观察其真实的运作状况,
以犀利的笔锋全方位地展现了自己在组织的战略、结构、权力
和政治等方面的智慧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Thinkers50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目录
致谢
前言 我们的组织世界
第一部分 论管理
第1章 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现实/4
管理工作的一些传说与现实/6
再谈对管理工作的基本描述/10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管理/16
第2章 塑造战略/19
战略既是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源自过去的模式/21
战略不一定全都来自事前的深思熟虑,也可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23
有效战略以各种奇怪的方式形成/25
战略调整是极为短暂的剧烈变革/27
故此,战略管理指的是塑造思想和行动,控制与学习,求稳求变/30
第3章 左脑规划,右脑管理/33
人类大脑的两个半球/35
源自右脑的管理/37
对左脑的启示/42
第4章 在管理中把分析和直觉结合起来/44
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48
前言
不管是好是坏,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组织的社会。我们在组织里出生,在组织里受教育,日后在组织里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供养我们,娱乐我们,管理我们,困扰我们(有时候这些情况甚至会同时发生)。最后,组织还会承办我们的身后事。然而,除了一小撮专门研究组织的所谓“组织理论家”和组织管理者有可能深入研究管理问题外,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这些奇异的集体怪兽竟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想探索自己的精神层面,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就能找出几十本有关思维、身体或行为如何运作的书。但如果你想理解组织,你必须去一家大学附属书店,在厚厚的学术书籍里艰难地扒拉出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除非,你满足于看看教科书,里面整整齐齐地把各派理论打了包,但它们或许又太简单化了一点。
好了,以上是你在管理学书架上能找到的内容。书架上还罗列着别的一些更古老、更传统的科目。在那里,你能找到有关组织的资料。按经济学的说法,组织是一个“理性”却又神秘的实体,拼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可不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这样的组织。心理学教我们认识个人的行为,以及组织中小群体的行为,但是只字不提组织本身的行为。政治学探讨的是政府这种非常重要的组织类别,可它着重强调,政府是一种立法或政治制度,却忽视了其作为组织网络的性质。社会学和人类学倒的确是在研究人类的集体行为,但着眼点往往放在大型的松散社会上,而不是较小型的正规组织上。
组织理论吸收了上述各学科的相关内容,但增加了一点非常重要的东西,即“组织”本身的概念。对我来说,组织意味着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使命而出现的集体行为;更通俗地说,也就是一群人集合在一个明确的标志(比如“通用”“乔式美容院”一类)下,一起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
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于我相信,社会里有一大群人渴望理解组织,其中不仅有尝试经营组织的管理者,还有对组织的奇异行为感到困惑的普通人。每当我跟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甚至包括独立工作的专业人士、家庭主妇,以及其他跟组织关系相对较少的人)谈起组织,他们对这个主题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总会令我惊讶。有人谈起自己在医院里的奇特经历,还有人提到在飞机上、汽车专卖店里的邂逅。我们全都热切地想要理解这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怪兽。可惜,基本的理论知识虽说就摆在那儿,但却很难理解。
本书罗列了这二十多年来我研究过的组织的若干材料。它不仅仅包括了我自己的观点,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综合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尤其是基于系统化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管理者如何工作;组织如何运作,如何制定决策,如何发展战略,如何构建自身;权力关系如何包围组织,又如何分布(也包括社会如何应对下属的组织)。
我认为,本书收录的这些谈及上述内容的文章,最适合对组织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一些文章首发于通俗的商业出版物,而另一些只在发行量相当有限、文风更为晦涩的学术期刊上刊登过。我把其中自认为最受关注的篇目汇编成册,做了一些润色,使之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最开始,我只是想把它们整理到一起;结果,我改写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有些文章甚至重新写了一遍。故此,我希望它不仅适合想要深入理解组织思想的读者,也适合管理行业之外的受众。要是你愿意,大可叫它“流行组织学”—只要你别认为我是在把复杂的组织行为肤浅化就行。
我将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管理”,通过这一过程,人们正式负责整个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设法命令(至少是指导)它们怎么去做。第二部分涉及“组织”的形态。我的研究方式,类似于生物学家区分自然界里的不同物种。我认为,在应对组织这个问题上,我们所犯的最大错误(整个20世纪里我们都在犯这个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每天仍在犯这个错误)就是误以为有一种“最佳方式”,能管理每一个组织。适合“通用”的好方法,放到“乔式美容院”,往往就错得离谱。用同一种方法对待所有组织,就像是医生给所有人配了同一副眼镜。第三部分关注的是“我们的组织社会”—我们如何尝试影响它,反过来,它又如何影响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既幸福又痛苦。
从从容容地读吧,挑挑又选选吧,按你自己的兴趣去芜存精吧。不管你怎么做都好,记得多想想你自己的公司,你的修理厂,你的汽车供应商,你去看病的医院,让你苦痛不堪的学校,你搭乘的航线,游说你参加的各类协会(卖宠物服装啦,促销爆米花啦,等等)。组织培养我们,剥削我们,教育我们,折磨我们。我们偶尔能逃离组织,少数人甚至能相对独立地自行其责,但我们大多数人必须从公共和私人生活里抽出大量时间应对它们。我们都需要更好地理解组织。
媒体评论
明茨伯格可能是我们过去30年、40年、50年唯一一位真正深刻的管理思想家。
肖知兴领教工坊学术委员会主席,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杰出研究员
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创新能力的匮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死循环、产业升级的无能,背后其实都是科学人本主义的缺乏。所以,我们现在比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明茨伯格的思想。
杨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大家风范之人晚期所写的著作,通常都是先期著作的深刻化,只有读到后面的著作……人们才觉过去散落满地的碎屑字字珠玑,豁然开悟。
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
明茨伯格的思想是一种哲学思想,不主张信,而主张疑。这在管理学界很难得。
姬十三果壳CEO,在行创始人
管理是一种实践,需要在行动中不断探索。当你不确定该怎么做的时候,你需要先行动后思考,而不是先思考后行动。战略不是规划出来的,真正富有成效的战略家在肥沃的土地上建造花园,让各种各样的主意在那里生根发芽。其中的佼佼者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壮大。管理大师明茨伯格一语惊醒梦中人!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
明茨伯格通过一个个故事点明了管理中常被忽略的常识和本质。在快节奏的工作之外,他的著作给了我一个真正属于管理者的静享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