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先做幸存者,再做幸运者
徐小平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徐小平|作序推荐 邱晓华|杨 斌|毛大庆|盛发强|赵迎光|吴贵生|联袂推荐
海尔、万科、联想、长虹、美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大唐网络、BAT、中信集团、探路者、韩都衣舍、西贝莜面、爱尔眼科、完美世界、西安光机所……正在内创业
目录
推荐序 我要订1000本《反败资本》送人??VI
前言 凛冬过后,昂头返场??X
第一章 榨取“反败资本”??001
我们曾经的反败逻辑都错了??002
高手过招,拼的是反败资本??012
打掉劣质心理??021
看透创业反败曲线??029
第二章 进化你的能力??035
醒悟力:你的经历绝不等于能力??036
止损力:断臂重生??044
抗压力:扛住最后一根稻草??056
关系力:创业可败,做人不能败??064
第三章 重塑你的惯力??072
死于惯性,生于受虐??073
说得连自己都信了??081
勤劳的双脚奔跑在错误的道路上??089
急于求成=加速失败??098
习惯补短板,却不小心丢了长板??109
第四章 修炼你的心力??118
前言
每逢岁末,网上都会准时流出一份“创业公司阵亡名单”。以前看时,我备感触目惊心,多少熟悉的创业公司最终没扛过去而灰飞烟灭。现在看时,我要恭喜这些公司的创业者,要知道大多数成功者都曾是失败者,这是上天给他们的最好的成长机会,在失败中求索,在反败中重生,名单上的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反败资本”。
有人会说,你是不是疯了?
我没疯,是这个时代到了必须击穿失败、全力反败的关键时刻。
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又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值得每个人去揣摩和思量。这里的“我们”,不只是创业者,还包括投资人、创业服务者、政策制定者,甚至每一位普通老百姓。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的年代,也是一个“大众”失败的年代。
创业这件事,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才是常态。既然是大众创业,那么就必定会有“大众”失败。失败率有多高?有人说是95%,有人说是99%,还有人说是99.9%,具体是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大群人败了怎么办?没人疼,没人爱,唯有反败。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年代,也应是一个铭记失败的年代。
一个冷静的时代,总是能把对成功的“幸存者”的盲目崇拜降到最低,把对失败的反思和纠偏做到最好。当各种创业论坛、训练营和商学院大讲成功学,却发现越来越偏离轨道时,研修失败、败中制胜的新思维便会成为必然。既然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避免,既然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是从成功中学到的数倍,为什么不赶紧闭上你渴望成功的迷乱之眼,睁开另一双冷静反败的理性之眸呢?
这是一个强调生态的时代,但唯独少了对反败生态的呵护。
你不是一个人在创业,而是一群人围着你在创业,这便是每个创业者都无比珍视和依赖的生态。然而,这个生态现在生病了,不能给那些失败者更好的呵护。因为在创业生态的设计中,人们忘了关键一环:失败生态。当创业失败成为大规模现象,而整个生态对此不闻不问甚至冷嘲热讽时,创业只会成为一具带病前行的躯壳。当有一天你不再是一个人反败,而是全社会在帮你反败,这个生态才是健康饱满、活力十足的。
这是一个推崇能力的时代,却忘记了失败过的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创业者的能力是最宝贵的,他们是真正从0干到1的人,经历了普通人几辈子都不会碰到的事。所有失败的教训都是为未来成功而储备的“潜能量”。但若你没有勇气去反败,一直把从失败中磨砺出来的能力隐藏起来而不去释放它,那就真的是白白失败了。若一个国家忽略创业失败者,便丧失了提升全民能力的绝佳机会。当我们把创业者的失败教训转化成全民能力,充分激发出创新精神时,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大众创业的设计初衷。
这是一个热闹的“创”时代,更是一个回归价值和理性创业的时代。
改革开放后,每10年左右,中国就会经历一次创业大潮。我们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创业浪潮,政府摇旗呐喊,民众激情参与,投资风起云涌。然而,伴随喧嚣而来的,却是心态浮躁、泡沫浮现、估值虚高、伪创业盛行等乱象。热闹过后,正是回归价值和理性创业的大好时机;从失败中攫取价值,从失败中收获理性,才是最该走的“捷径”。这不只事关每一个创业者,更是全社会在试错后的良性回调与深度进化。
生机在蕴藏中开始,凤凰在浴火中重生,一切劫难和挫败都在锻造我们迈向成功的耐心和信心,一切事皆有其自身完整的过程。
反败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几代创业者,那一个个辉煌的名字,正是一个个创业者历经无数反败才铸就的人物标记:年广久、陶华碧、李书福、王石、刘永好、史玉柱、潘石屹、俞敏洪、徐小平、马云、任正非、王健林、马化腾、雷军、王兴……
失败之于徐小平,是创办真格失败研修院(现为真格学院)的情怀,他说:“在创业时代,失败不应该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丑闻,而应该是一种蓄势待发的潜伏。如果要给‘失败’下一个定义,那就是离创业成功更近了一步。”
失败之于马云,是推出湖畔大学、推行失败教育的初心,他说:“经商就像打仗,很多人上战场就被打死了,剩下的都是活下来的。讲白了,企业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不失败。”
失败之于任正非,是网罗人才的根基,“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把失败的人给我们,这些失败的人甚至比成功的人还要宝贵”。
媒体评论
■创业者需要的,除了勇气和智慧,就是“资本”,而且,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资本——反败为胜的资本!我不能给所有创业失败者追加资金,但我可以信心百倍地送给他们《反败资本》。
徐小平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