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黄鑫 (美)彼得·莱文(Peter A. Levine) 安·弗雷德里克(Ann Frederick)
- 译者: 王俊兰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005211633
- 上架时间:2020-5-21
- 出版日期:2020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561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励志/成功 > 个人励志 > 人生智慧/哲学

编辑推荐
---------------------------用写作重建自我---------------------------
中国写作治疗开创者黄鑫私房课秘籍
一个层层深入的写作体系 一套循序渐进的疗愈系统
教你手写内心,记录自己独特的历史,打破枷锁重建自我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讨论的是利用自然法解决创伤症候,这种方法是作者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在过去的25年间研创出来的。
如果你正在看心理医生,那么跟你的治疗师分享此书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没看心理医生,那么你也许可以利用本书自助。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用写作重建自我---------------------------
《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本心理自助书。读者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写作治疗练习,可以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并写出诗歌、散文、家族回忆录等个人原创作品。本书提供了一条通过写作重建自我,并与父母及家族达成和解的道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把思想变成文字,把爱恨情仇变成文字,把我们的、父母的以及祖父母的故事、人生经历和情感创伤变成文字,通过写作赋形自我生命的源流,明白“我从哪里来”“父母为什么会那样做”“父母为什么如此对我”等困惑,让心灵获得安宁,发现自我生命的意义,接纳当下的生活,重建一个真正的自我。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焦虑、失眠、抑郁、封闭、身心失调、恐慌发作、记忆重现、无故大发脾气、反复出现破坏性行为……这些都是心灵受伤的表现。
摔倒,车祸,重大疾病,手术,牙科检查,遭遇或目睹暴力,难产或妊娠期间的巨大压力,经历战争或自然灾害(地震、飓风、洪水、火灾),突然失去亲人,遭受身体、心理或性虐待……这些事件都可能给人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心灵受伤后,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慢慢让自己的惊恐感受消失。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一个复原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应对危险时聚集起来的能量滞留在身体中,人就会处于受伤状态。
本书作者彼得·莱文、安·弗雷德里克是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通过练习他研创出的“身体体验疗法”,你不但可以学会利用自身的本能来治愈自己,还能学会在创伤事件发生之后进行情感急救的方法。更有甚者,你可以将焦虑和绝望转化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作译者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作者:(美)彼得·莱文 作者:安·弗雷德里克 译者:王俊兰
彼得·莱文博士,40多年来一直是创伤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缓解压力和心理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发明了身体感觉治疗创伤法,倡导以自然主义的方法治愈创伤,并在全世界推广宣传他的理念和方法。2010年获得美国身心治疗协会终生成就奖。
曾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多个项目的特别心理顾问。出版有《唤醒猛虎》等多部畅销书。
目录
---------------------------用写作重建自我---------------------------
序
前 言
001 第一部分
觉察·看见
打破心灵枷锁的自由写作
002 第1章
自由书写是用写作重建自我的基础
自由书写 /002
自由书写的益处 /006
自由书写助我探索写作治疗之路 /010
写日记与自由书写的区别 /014
写作练习:自由书写 /015
016 第2章
通过检查分析发现自我问题的根源
前言
---------------------------用写作重建自我---------------------------
12年前,在女儿幼儿园毕业典礼那天,我看清楚了自己的状况有多么糟糕!
那天,孩子们在舞台上如精灵一般吐露感人的童言,引爆所有老师、家长、小朋友的泪点,全体哭成了泪人,除了我。闭上干涸无泪的双眼,我把头歪向坐在身旁的先生,想在他的肩膀上靠一靠。但是,先生推开了我。结婚十多年,第一次,他不让我靠他的肩膀。他冷冷地摆正我的身体,默默地挺身站起,走向前排,给女儿拍照去了。
这怎么可能?结婚以来,他的肩膀就是我的自留地,想靠就靠,任何时候只要我歪过头,一副热情的肩膀就迎上来。我们可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何时对我由恩爱变为冷淡了呢?他甚至已经有几天没跟我说话了。当然,我说的“恩爱”,是指在我自己开公司前。这两年做老板,我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在家冲他不是吼就是叫,看他哪里都不满意,曾经的恩爱已被透支,曾经的暖男越变越冷。今天,也许对我的不满已由量变到质变了吧,他忽然不再愿意把肩膀给我倚靠。
毕业典礼后,坐在回家的车上,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车里,女儿、阿姨、先生,眼睛都哭得红肿。看着他们,我发现自己有点不一样。在所有人都为离别而哭泣时,我没有流一滴眼泪。我不像他们那样感动,我的眼神透出麻木。周围的世界,好像跟我隔了一层透明玻璃,明明身在现场,却体会不到自身的感受。我丢失了我的感受,毕业典礼露出我糟糕状况的冰山一角。
接下来的日子,我那个与报纸配套的广告公司,在势不可挡的互联网浪潮下,宣告歇业。我这个职场拼命三娘,成了无业游民。我的身体频繁出现毛病,尿血、肾盂肾炎、胸闷窒息……深圳南山医院的门诊大楼都视我为常客了吧!
而我的家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我的强势、先生的退让和女儿对阿姨的依赖,我的家庭结构中大人都站错了角色位置,对女儿而言似乎“阿姨是妈妈,妈妈是爸爸,爸爸是司机”。在出现问题的系统中,女儿的安全感也出现问题,经常表现为躯体上的痛苦难受。原本该上小学的她,后来重回幼儿园复读一年。
我“扑通”一下,掉进命运的大坑。身体垮掉,事业停滞,感受丧失,亲密关系疏离,孩子出现问题,家庭系统紊乱……人生负面的遭遇,几乎一起发力,把我摁在坑底。如果一个人同时失去事业和身体健康,那就好像被打断了双腿,陷入痛苦深渊,想爬出这个深渊,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幸好,我有梦,还有一双手。
我自幼就有要当作家的梦想,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家班,在报社工作,长期与文字密切接触。那段时间,我用双手坚持写作,文字从指尖流淌出来,我手写我心,我笔疗我伤。自那时到现在的12年间,我写下近千万文字,出版了五本图书,发展出写作治疗的方法,并且借助这个方法,帮助上千人实现了写作梦想,获得心灵的疗愈。我用双手接续自己的双腿,爬出大坑,不仅在事业上扬帆重启,而且身体恢复健康,重新与自我感受建立联结,亲密关系日益和谐,更迎来女儿的“春天”。
2019年2月,在广州美院附中AIP国际艺术课程春季开学典礼上,当老师念出高二年级唯一的优秀生——女儿的名字时,我激动得泪眼婆娑。望着登台领奖的女儿,我把头靠在先生的肩膀上,幸福地任泪水流淌。
回首往事,我把自己运用写作进行自我重建、写出作品的实际经验,写成你眼前所见的这本书。《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本心理自助书,它不仅是帮你实现作家梦的写作教材,也是指导你进行写作治疗的实用手册。使用这本书,和你的写作基础没有关系,和心理学的知识基础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识字,心中有写作的梦想,有心灵成长的渴望,有亲手把自己难忘的记忆写下来的愿望,你就可以使用这本书,踏上写作之旅。
通过写作,你有那么多的精彩故事呈献出来,那么深的思念情感表达、倾吐出来,那么多的思想信念传递给他人。当你完成当天的工作量,那一天就是幸福的一天;而当你写出作品后,你开始对自己有了一些自信,曾经的失落和被拒绝感都得到了补偿,你的自我评价大幅提升,自我怀疑和自我羞愧得到缓解,你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心情更加平静,更爱你的家人和这个世界。这些,都是你使用本书开始写作后,将会获得的回报。
我在书中详细讲述的“写作治疗”,是我对精神分析和创意写作的提炼融合,对东西方文化与心理治疗领域部分观念和工具的整合运用。它不仅是一种心灵康复的方法,还能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帮你开启创意潜能,激发出更强大的创造力。
我在书中向你系统介绍了写作治疗的路径、缘起、理论基础、操作工具、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各种写作治疗练习,这些都是我开设的写作班中学员的学习内容。书中每一章,有正文、写作练习和学员习作三个板块。正文是这一章我要讲述的内容,写作练习是我结合写作和心理治疗的特点而创制的练习,在写作班上,学员跟随练习即兴书写,获得精彩的文字和良好的疗愈效果。学员习作是写作班学员的原创作品,经过授权首次使用,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照。
你可能会赞叹这些习作优美的文笔,其实它们的作者就是生活在你身边的普通人,甚至就是你的街坊邻居,他们亲身实践并写出这些文字,他们能做到的,你也能!我希望向你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写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你按照书中的方法坚持书写,勇敢反思,你同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字,并且疗愈心灵的创伤。
媒体评论
---------------------------用写作重建自我---------------------------
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完整性与丰富性,是一点一点写出来的。环绕着名字、身体,还有“我的样子”等,跟随自由联想的写作,我流淌出来,被我重新认知。这就是《用写作重建自我》的任务。这本以自我及家族史书写为中心的论著,引入并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思想与方法。更为宝贵的是,作者黄鑫把家谱、家训等传统文化纳入家族史书写之中,这是意味深长的尝试。同时,黄鑫还将多年精读《文心雕龙》等传统文论典籍的研究心得与写作体验一一呈现在本书之中。在黄鑫身上,传统不是字面上的、口号中的,而已经成为她实践中的有机部分,充满活力。
——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 吴和鸣
伤和病都不会成为生命中永远的印记,而是强化生命力的转折点。在这本书中,黄鑫不只是记录了自己和学生的转化历程,还记录了他们如何做到的方法。看到黄鑫在本书前言写下“献给中华民族”时,眼眶一阵热。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情怀,却由一位小女子在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学时回向给广大的人们,那毫不保留地抛洒自己热情的胸襟,让我动容。
——第十四届台湾心理治疗与心理卫生联合年会终身成就奖得主 杨蓓
文学和艺术是古圣先贤强健精神的重要方式。写作作为一种充满艺术感的文学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排解情绪,提升对心灵的修炼和滋养。我们现在的教育,多为格物致知,少有诚意正心。很多人缺乏独立的人格,心灵孱弱多病。很欣喜地看到,像黄鑫这样的作家和心理咨询师正在开启诚意正心的教育,通过写作帮助人们重建自我。这本书具有非常强的实操性和专业性,相信很多对心理学和写作感兴趣的小伙伴,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修行之路。
——砍柴书院创始人李砍柴
内容简介
《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本心理自助图书。读者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进行写作治疗练习,可以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并写出诗歌、散文、家族回忆录等个人原创作品。本书提供了一条通过写作重建自我,并与父母及家族达成和解的道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把思想变成文字,把爱恨情仇变成文字,把我们的、父母的以及祖父母的故事、人生经历和情感创伤变成文字,通过写作赋形自我生命的源流,明白“我从哪里来”“父母为什么会那样做”“父母为什么如此对我”等困惑,让心灵获得安宁,发现自我生命的意义,接纳当下的生活,重建一个真正的自我。
书摘
---------------------------唤醒老虎:启动自我疗愈本能---------------------------
然而放松并没解决问题。在第一次诊询时,我还满怀天真,心存美好期冀。我试图帮助她放松,没想到却令她的惊恐症全面发作。她全身瘫软,甚至无力呼吸。她的心脏先是怦怦地剧烈跳动,然后几乎像是停跳了一般。我非常害怕。我害怕自己就这样把人给害死。我们都陷入了噩梦般的恐慌中。
恐惧掳获住了我。然而我仍设法保持着清醒。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一只猛虎向我们扑来。这种感受完全扼住了我,我大声疾呼道,“一只猛虎要攻击你。看,老虎向你扑过来了。跑到那棵树那儿,快爬上去逃命!”让我吃惊的是,她的腿竟然开始以奔跑的姿态颤动。她发出了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把一位正好路过的警察招了进来(幸好我的工作伙伴想尽办法解释清了事情的缘由)。她开始发抖,然后开始抽泣,并全身抽动。
南茜持续颤抖了将近一个小时。她回忆起了童年时期一次可怕的经历。当时她只有3岁,被绑在手术台上接受扁桃腺切除手术,手术使用的麻药是乙醚。由于不能动而且呼吸困难(这是乙醚的常见反应),她出现了可怕的幻觉。童年的这段经历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跟乔奇拉市那些遭受心理创伤的孩子一样,南茜遭遇了极大威胁,被彻底打垮,并因此在生理上被困在僵直反应中。换句话说,她的身体已经彻底放弃了逃命,无法采取行动。这种听天由命不但使她失去了安全感和天然本性,而且使她彻底失去了真实而健康的自我。创伤性事件已经过去20年了,但它带来的微妙而隐秘的影响渐渐开始显现。在一个拥挤的房间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她突然爆发了严重的恐慌症。后来,她就有了开放空间恐惧症(不敢独自出门)。这种恐惧如此极端且荒谬,所以她知道自己必须看医生了。
在经历了初次诊询中的大突破之后,南茜离开了我的办公室,用她的话说,她感觉“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虽然我们又继续进行了好几次诊询,诊询期间她还有轻微的颤抖,但是她的恐慌症再也没有像初次问诊时那样发作过。她停服了用来控制恐慌症发作的药,随后进了一所研究生院,并在那里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她的恐慌症再也没有发作过。
当时遇见南茜时,我正在研究动物捕食者和猎物行为。南茜在恐慌症发作时表现出来的瘫痪状态跟上一章中描述的黑斑羚的状态之间的相似性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大多数被捕食者在被某个大型动物攻击而几无逃脱可能时会进入“僵直”状态。我很确定,正是这些研究使我在那一刻急中生智想出了那只不存在的老虎。之后的数年时间我一直努力想弄明白南茜的焦虑发作以及她对那只虚构老虎的反应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期间我走过不少弯路。
我现在明白,真正促使她痊愈的不是情感宣泄,也不是对童年时期那次扁桃腺切除手术的重新体验,而是因为,在从被动呆滞的“僵直”反应中走出来、积极而成功地实施脱逃的过程中,她实现了能量释放。老虎的意象唤醒了她的本能,使她迅速而积极地做出了反应。在南茜的经历中,我的另一个深刻理解是,那些能使我们成功地应对威胁的资源,也可以用来治疗我们的心理创伤。这不仅在创伤性事件刚发生时会起到作用,而且在事件发生数年后也可以奏效。
我了解到,疏浚旧时记忆、重新体验旧时的情感痛苦,对治疗心理创伤而言并非必要。事实上,严重的情感痛苦有时会给人带来二次创伤。要想从心理创伤症状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我们身体深处的生理资源,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们。我们有能力积极主动地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改变我们的本能反应路径,但如果我们继续无视这种能力,我们会继续画地为牢,深陷痛苦中不能自拔。
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