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传感器:应用、设计与实现
基本信息
- 作者: [澳]苏巴斯·钱德拉·穆科霍达耶(Subhas Chandra Mukhopadhyay) [印]塔里库尔·伊斯拉姆(Tarikul Islam )
- 丛书名: 电子电气工程师技术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53608
- 上架时间:2020-5-15
- 出版日期:2020 年5月
- 开本:16开
- 页码:277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人工智能 > 综合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客户服务
友情链接
目录
前言
贡献者名单
作者简介
第1章 测量生理参数的可穿戴传感器:物理、特性、设计和应用1
1.1 简介1
1.2 可穿戴传感器的类型3
1.3 用于动物健康的可穿戴传感器4
1.4 可穿戴传感器的工作原理5
1.5 可穿戴传感器制造中的问题7
1.6 利用电气特性制造可穿戴传感器9
1.7 电化学可穿戴传感器14
1.8 压电可穿戴传感器15
1.9 可穿戴传感器的制造17
1.10 在电极上沉积传感膜19
1.11 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21
1.12 总结22
参考文献22
第2章 可穿戴柔性传感器:制造与表征24
2.1 简介24
前言
传感器主要基于电、热、光、压电、机械和机电等原理进行工作。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不同,无论是基于何种工作原理,传感器总是能监测到对应参数的变化。为了便于信号接入、处理、传输、测量和监控,对应参数的变化会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同时传感器必须保证能在具有各种干扰以及输入可修改的情况下可靠、灵敏地工作,并且具备美观、便携、耐用等特点。
本书将帮助读者了解可穿戴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功能、设计与制造,以及用于方便数据判读、数据传输、数据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的相关接口电路和信号处理方面的高级知识。此外我们将讨论非侵入式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及其局限性等重要内容。还将讨论智能接口、无线人体传感器网络、特定参数的监测应用,以及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一共12章,每一章都由各领域的专家撰写,主要包括可穿戴、物理、化学及生物传感器,以及接口电路、信号调节、无线数据通信、数据分析、无线人体传感器网络(WBSN)、医疗应用中的物联网、数据安全及保密专用软件开发。
本书首先从可穿戴传感器的基础知识开始—它们的设计、制造和重要响应特性。第1章概述可穿戴传感器,特别是非侵入式传感器的发展过程。首先回顾了非侵入式传感器利用的几种体液,接着讨论了重要的叉指电极结构设计。此外还讨论了柔性和非柔性传感器的高效功能、材料选择、传感膜的制备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可穿戴传感器的制造等问题。最后介绍了可穿戴传感器的一些重要应用。第2章主要介绍新兴的易于使用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在测量和监控不同人体参数方面的发展。首先概述了柔性传感器的发展概况,然后讨论了一些与设计选型相关的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选择传感和电极材料(包括功能化纳米颗粒材料),以及制造方法等。
随着对床边诊断、化验信息系统需求的不断增加,微型微电子智能电路的发展势在必行。该智能电路可与传感器集成,用户使用起来舒适方便。第3章论述集成了可穿戴传感器的小型智能电路的设计与开发,该电路可用于心脑疾病患者的居家监测。其中主要讨论了用于指尖光电容积描记输出的信号调节电路、脑血氧测定技术,以及用于测量心率、脑氧饱和水平和心音等参数的MEMS传声器。第4章讨论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可穿戴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提取、显示和存储软件的开发。第5章介绍面向患者健康监测应用的物联网架构的设计与开发,主要提供了与物联网相关的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模拟平台和硬件平台上(包括在真实的医院环境中),对医疗物联网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第6章论述可穿戴传感应用在物联网平台上的安全问题,其中主要讨论了可扩展性、异构性、策略管理及跨域管理等需要利用技术解决的重要问题。第7章对WBSN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还讨论了面对这些挑战的可能解决方案。第8章论述可植入医疗设备(IMP)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分析了IMD的网络安全挑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讨论了几种关键的植入式装置的安全性问题及设计方案。第9章介绍特殊设备“VitalMON”的硬件和软件开发,该设备是一个基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阵列和低功耗电子器件的新型可穿戴鼓膜温度系统,用于监测人体核心体温和活动,可供普通人和军事人员使用。
视觉传感器是一种以摄像机为视觉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其尺寸已经缩小,可以作为可穿戴视觉传感器(WVS)戴在身上。WVS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运动监测、远程手术、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它面临着低内存需求、低功耗等问题的挑战。第10章概述现有传统的、低内存的图像转换和编码算法,提出适合WVS应用的图像转换和编码算法,并将其性能与先进的编码进行了比较。
第11章和第12章讨论用于健康参数监测的无线人体传感器网络(WBSN)。在WBSN中,所有的医疗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健康参数监测。这两章主要对WBSN中存在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第11章描述在自由生活环境中开发基础设施的方法,主要讨论可穿戴技术在自由生活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传感器在物联网框架中可靠运行。这一章提出了解决此类情况的算法解决方案,允许SmartStep物联网生态系统具有容错性和健壮性。这一章还介绍了将传感器数据连接到云端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在单独的受试者身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测试,测试期间100%的传感器数据都可以从SmartStep中检索到。第12章讨论基于时域心率变异性(HRV)信号的WBSN技术—WBSN中的数据通信使用HRV信号来执行,以及用户的安全和数据隐私。为确保医疗数据的隐私和真实性,本书还讨论了基于HRV的生物特征安全机制(HBSM)的发展。
我们要向本书各章杰出的作者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他们花了这么多时间来撰写对应的章节。得益于作者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用心,本书的形式很有趣,内容也很有价值。我们希望读者能发现本书有趣、有用、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
Tarikul Islam教授
印度新德里中央大学
Subhas Chandra Mukhopadhyay教授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媒体评论
本书内容
对可穿戴传感器系统进行全面技术讲解,涉及传感器、信号调节、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显示等模块。
覆盖可穿戴传感器的功能、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知识。
从信号处理角度介绍与数据传输、数据联网、数据安全和隐私等相关的高级知识。
从系统角度出发,介绍可穿戴传感系统的智能接口、专用软件开发、无线人体传感器网络、特定参数的监测应用等内容。
讨论越来越流行的非侵入式传感器及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