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奥]迪特尔·施马尔斯蒂格(Dieter Schmalstieg) [美]托比亚斯·霍勒尔(Tobias H&ouml llerer)约翰·F.休斯
- 丛书名: 计算机科学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2002122048
- 上架时间:2020-2-12
- 出版日期:2019 年12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52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 系统仿真/虚拟现实

编辑推荐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带你了解增强现实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系统架构以及激动人心的应用和未来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本书基于作者20余年的AR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从技术和HCI的角度介绍AR。 本书内容涵盖AR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案例,主要内容包括显示和跟踪技术、标定与注册技术、视觉一致性、交互、建模、开发、AR软件架构,既有AR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又有对AR技术脉络的梳理与展示,适合作为高校增强现实相关课程的教材,以及增强现实研究者、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及实践(原书第3版)(基础篇)---------------------------
本书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著作,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关键概念、算法、技术和应用。本书先介绍了如何创建二维和三维图像,接下来介绍了更为广泛的话题,包括图像表示和操纵、图像和信号处理、图像的缩放、纹理和纹理映射、交互技术、曲线分割、曲面分割、形状的隐式表示、网格、光、材料和散射、颜色、光传输、概率和蒙特卡洛集成、动画、空间数据结构、现代图形学硬件等内容。
作译者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奥]迪特尔·施马尔斯蒂格(Dieter Schmalstieg) [美]托比亚斯·霍勒尔(Tobias Höllerer) 著:迪特尔·施马尔斯蒂格(Dieter Schmalstieg) 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教授,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中心主任。他是IEEE高级会员、奥地利科学院会员以及欧洲科学院会员,目前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并担任《IEEE可视化和计算机图形学会刊》等核心期刊或论文集的编辑。2002年获得奥地利科学基金会START Career奖,2012年获得IEEE虚拟现实技术成就奖。
托比亚斯·霍勒尔(Tobias Höllerer)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Four Eyes实验室主任。曾获得美国NSF授予的CAREER奖,并于2013年获得ACM杰出科学家称号。他曾担任IEEE VR 2015、ICAT 2013等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并多次荣获最佳论文奖。
目录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出版者的话
前言
致谢
第1章 增强现实介绍 1
1.1 定义和范围 1
1.2 增强现实简史 2
1.3 示例 8
1.3.1 工业和建筑业 8
1.3.2 维修和培训 10
1.3.3 医疗 11
1.3.4 个人信息显示 12
1.3.5 导航 13
1.3.6 电视 14
1.3.7 广告和商务 15
前言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在过去的20年里,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固定的办公室和桌面计算转移到网络、社交媒体和移动计算。近年来,即使将笔记本电脑归入桌面式电脑的类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也远超传统桌面式电脑。
虽然目前主流用户界面还没有完全从20世纪90年代的桌面计算(或者说是1981 Xerox Star)中脱离出来,但是当今年轻一代获取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已经改变:各种应用和云计算在许多情况下取代了电脑桌面。计算已经从一项在办公室或书房中开展的工作转变为随时随地进行的活动。
初识增强现实
随着用户逐渐远离电脑桌面,将真实世界融入我们的计算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考虑到真实世界既不是平面的,也不是由书写文档组成的,因此必须有一个新的用户界面隐喻。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有潜力成为用于情境计算的主流用户界面隐喻。增强现实具有能将真实世界和与之相关的虚拟信息直接关联的独特性质。整个世界变成了用户界面,这引出了那句熟悉的宣言:
回到真实世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愿景是将我们自身沉浸于人造世界,这推动了游戏设备的发展,带来了令人惊艳的画面效果,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头戴式显示器和手势跟踪器的出现。但即便如此,像虚拟现实这样通过定义来独占大众注意力的用户界面隐喻,也不一定是日常计算的最佳选择。
相反,我们越来越依赖可以随意使用并能提供容易理解的少量信息的计算界面。我们需要普适计算。这可以通过“宁静”的计算过程实现,这一过程会在后台进行,不需要用户干涉,甚至根本不会引起用户的注意。在需要普适交互时,增强现实脱颖而出,成为合适的用户界面技术。
为何写作本书
多个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聚焦于增强现实的发展,相关的知识体系也在快速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以研究者的身份致力于该知识体系的相关工作。本书的主要动力来自我们所任教的格拉茨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关于增强现实的课堂教学。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到目前没有一本教材能够覆盖这个快速发展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从2001年的SIGGRAPH会议开始,各种学术会议及研讨会的部分演讲稿都为备课提供了参考,我们也参与组织了其中的一些会议。许多基础理论从那时起逐渐构建起来,我们着眼于系统地汇集相关知识,同时注重新兴概念与实践信息。因此,这本书诞生了。
本书主要内容
如书名所示,本书在原理和实践之间力求平衡。我们的目标是让这本书既能服务于科学研究人员,又能服务于对增强现实应用感兴趣的从业者,特别是工程师。因此,本书既可用作教材,又可用作参考读物。为了充分利用本书,读者需要对计算机科学有基本认识,如果能够了解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相关知识,或者对其感兴趣,会对理解本书有所帮助。考虑到篇幅的限制,我们无法进一步提供必要背景技术的特定细节,而是给出了参考文献。与此同时,本书谨慎地介绍并清楚地解释了超出基础知识的特定增强现实概念,从而使本书自成体系。本书采用下面的篇章顺序来介绍增强现实的技术和基本方法。
第1章为本书奠定基调,介绍增强现实的定义,简略讲述该领域的历史,之后带领读者领略这项强大的真实世界用户界面技术的多种应用实例。小结部分介绍了一系列相关技术和研究领域的全景。
第2章的主题是显示技术,这是增强现实的关键基础技术之一。根据视觉感知的基础理论,讨论了各种适用于增强现实的显示技术,尤其是头戴式显示、手持式显示和投影式显示。我们还讨论了非视觉显示技术,如听觉和触觉设备等。
第3章的主题是跟踪技术,这是增强现实的潜在核心技术之一。首先讨论了理解跟踪(广义的定义是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所需要掌握的特定知识,然后讨论了传统的固定跟踪系统,并将其与移动传感器进行比较。接下来,着重介绍了主流的光学跟踪技术,并在最后简述了传感器融合的原理。
媒体评论
---------------------------增强现实:原理与实践---------------------------
【参见59910】
随着真实世界中计算机生成的信息越来越多,增强现实(AR)可以通过不可思议的方式增强人类的感知能力。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要求学习者掌握多学科知识,包括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等。本书将这些知识有机融合,严谨且准确地展现了当前颇具影响力的增强现实技术和应用。全书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系统架构和领域应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增强现实的相关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适合开发者、高校师生和研究者阅读。
本书内容
显示:涵盖头戴式显示器、手持式显示器和投影式显示器等。
跟踪/感知:包括物理原理、传感器融合以及实时计算机视觉等。
标定/注册:实现可重复、精确且一致的操作。
真实和虚拟物体的无缝融合。
可视化:使信息的呈现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交互:从简单的情境信息浏览到全面的三维交互。
通过增强现实创建新的几何内容。
AR的表示和数据库的开发。
具有实时、多媒体和分布式元素的AR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