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从技术、架构、设计、运营、管理5个维度系统总结数据中台实现方法论
数据中台领先企业数澜科技官方出品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内容简介
什么是数据中台?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建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应该如何架构与设计?
建设数据中台的系统方法论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台有哪些组成部分?
如何从0到1实现一个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应该如何运营?
数据中台的安全如何保障?
……
以上所有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是一部系统讲解数据中台建设、管理与运营的著作,旨在帮助企业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本书由国内数据中台领域的领先企业数澜科技官方出品,几位联合创始人亲自执笔,7位作者都是资深的数据人,大部分作者来自原阿里巴巴数据中台团队。他们结合过去帮助百余家各行业头部企业建设数据中台的经验,系统总结了一套可落地的数据中台建设方法论。本书得到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在内的多位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推荐。
作译者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付登坡 江敏 任寅姿 孙少忆 等著:付登坡(花名:天湛)
资深大数据专家,数澜科技联合创始人&地产事业部总经理
有10余年?数据领域从业经验,擅长数据建模、海量数据产品架构设计与实现。原阿?巴巴集团?数据专家,曾在阿里集团负责消费者数据标签体系、DMP平台等大数据项?设计与实施。2015年以创始人身份组建阿?巴巴集团的“11维数据创新工作室”,探索数据创新与数据商业化。
2016年6?离职,联合创办数澜科技,在数澜科技先后负责技术部、咨询服务部、地产事业部。
江敏(花名:江敏)
资深大数据专家,数澜科技联合创始人&CTO
有10年大数据平台规划、数据安全交换使用、数据应用场景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曾任职于阿里数据平台事业部、阿里云数据事业部,负责阿里数据能力及平台的行业客户赋能,ID-Mapping体系能力构建及服务化的核心参与者,并打造行业的数据共享交换,数据交易模式早期探索者。
数澜科技联合创始人,负责管理公司产品技术团队,为客户输出构建和经营数据中台的能力,基于数据中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打造一站式数据应用基础设施-数栖,并完成实施多家行业龙头客户基于数栖的数据中台建设。
任寅姿(花名:影姿)
资深数据产品专家,数澜科技创新事业部总经理
曾任阿里巴巴数据产品专家、数据创新梧桐工作室负责人等。对大数据资产设计、资产服务、资产应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据标签类目体系方法论;擅长对各种复杂业务场景进行需求拆解、数据抽象和数据应用建模,关注于采用大数据方法切实解决场景痛点提升业务效率。
孙少忆(花名:守正)
资深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数澜科技战略副总裁
20年企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积累信息化内部运营、解决方案销售及交付等领域实践经验。拥有MBCI、CISSP-ISSMP、CGEIT、COBIT5、ITILExpert、P3O等国际专业资质证书。曾任职华为ICT规划咨询部,面向企业、政府提供“以数据为核心,聚焦业务场景和价值”的流程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和落地咨询业务。
目录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赞誉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数据中台:信息化的下一站1
1.1 数据中台产生的大背景2
1.2 数据中台的3个核心认知11
1.3 数据中台的3个发展阶段13
1.4 开启信息化的下一站16
第2章 什么是数据中台20
2.1 解码数据中台22
2.2 数据中台必备的4个核心能力24
2.3 数据中台需要厘清的2个概念29
2.4 数据中台VS现有信息架构32
2.5 数据中台的业务价值与技术价值34
前言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回顾几十年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就是“业务数据化”的过程——企业持续在IT方面进行投入和建设,不断将发展过程中业务和经营管理端的各种能力以数据形态沉淀下来。而接下来的“数据业务化”则是将已经成为资产的数据作为生产资料融入业务价值的创造过程,使之持续产生价值。
但是随着DT时代的来临,一路高歌、突飞猛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却开始出现诸多发展瓶颈和痛点。
首先,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在传统烟囱式IT建设方式下,企业独立采购或者自建的各种企业信息系统,在内部形成诸多数据孤岛;而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号、小程序、O2O平台等新模式下产生的外部数据与传统系统的内部数据无法互通,这进一步加剧了数据孤岛问题……系统多样性和多态性,增加了企业IT架构的复杂度。
其次,随着多云环境的出现,硬件基础设施从IT 时代的服务器演变成DT时代的“云”,多数企业将选取多云策略,以避免被单一云厂商锁定,且多云的使用可以让企业IT架构更灵活、更符合自身情况。但这也让企业IT架构变得更为复杂,底层数据的互联互通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之一。
因此在传统企业底层IT架构下,新旧IT系统中沉淀的数据之间难以打通,而在多云环境中,企业内外部数据亦难以快速连接。分散各处难以融合的数据,无法很好地支撑企业经营决策,也无法很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前端业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企业IT架构,以阿里、华为等为首的国内顶级公司开始提出“数据中台”的概念。
在笔者们看来,数据中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产物。在企业IT架构日益复杂的今天,亟须通过一套机制,联通传统 IT 架构和各类数据,融合新老模式,整合孤岛数据,沉淀数据资产,快速形成数据服务能力,为企业经营决策、精细化运营提供支撑,这套机制就是数据中台。
DT时代数据中台的使命是“让数据持续用起来”,它的一个根本性创新就是把“数据资产”作为一个基础要素独立出来,将成为资产的数据作为生产资料融入业务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推动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笔者们认为,数据中台作为整个企业各个业务所需数据服务的提供方,通过自身的平台能力和业务对数据的不断滋养(业务数据化),会形成一套高效可靠的数据资产体系和数据服务能力(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服务化)。这样当出现新的市场变化,需要构建新的前台应用时,数据中台可以迅速提供数据服务(服务业务化),从而敏捷地响应企业的创新。业务产生数据,数据服务业务,业务在阳,数据在阴,阴阳互补,形成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中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平台,倘若仅停留于此,就完全忽略了从IT到DT的本质变化是“围绕数据资产进行价值的持续积累和释放”。单纯增大技术投入和人才投入无法保障企业经营效能的持续提升,只有站在数据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才可能系统性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关于数据的诸多问题。谁能率先解决面向数字经济特征的全新数据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并在其指引下打造出平台级能力,谁就能真正意义上帮助企业把数据用起来。
因此,本书重点落笔于数据中台建设方法论体系的阐述,这也是笔者们多年大数据领域从业经验以及多个数据中台建设经验总结所得。希望这套数据中台建设方法论能为计划进行数字化转型,或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奋力前行的企业决策者、业务推动者和执行者,提供认知升级的有益借鉴,帮助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在战略规划牵引下,从组织、保障、准则、内容、步骤等五个层面全面考虑,建立起一套可持续运行的中台建设机制,以保障数据中台建设实施如期完成,从而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2019年是数据中台爆发的元年,笔者们认为,数据中台必将依循从概念引爆到迭代试错,再到规模复制的认知升级路径,从行业头部企业普惠至更多中小企业,成为数据应用的“基础设施”。未来,每个企业都会像20年前上ERP、5年前上云那样,标配自己的“数据中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而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数据服务创新者,笔者们希望能将过去十余年沉淀的数据认知和行业经验,与更为广泛的行业人士分享、碰撞、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认知升级,从而更好地增援企业未来,提升企业硬实力,这就是从2019年5月起,笔者们历时半年撰写本书的初心与梦想。
本书的写作历程是一次共创与感恩之旅。数澜三年,与百家行业头部客户共建数据中台,本书虽只有薄薄数百页,但却承载了数澜与客户合力共创的千余个日日夜夜的思考与探索。感恩在与中信集团、万科地产、兴业银行、百果园等诸多客户共创中沉淀的数据认知与实战经验,让我们得以不断思考“让数据用起来”的真谛与本质,而唯有将这些思想的火花具象成文,集结成册,分享给更多数字化转型之路上同行的人们,方不负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和厚爱!
这还是一次自我超越之旅,非常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策划编辑杨福川老师、责任编辑罗词亮老师、美术编辑王建敏老师,他们的鼓励与指导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梦想,让我们这群拙于表达的技术人,竟产出了近20万字的中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总结。半年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坚持了下来,并沉淀下了多年工作认知和经验思考,于我们自身来说是一份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感谢赵东辉、谢辉、白松、蔡勇剑、黄飞、黄耐寒、贾松、罗玲、李舵、李远泽、秦文艺、孙昂、陶胜刚、张梦琴等多位数澜专家,他们奋战在数据产品、开发、算法、咨询、治理一线,在异常繁忙的年中冲刺季,挤出时间为本书撰文,可谓字字珠玑;感谢徐锦、谭琼、邵雪、杨莎莎、朱清漪、程国强、李德亮、陶丽婷等组成的内部编委会,十年经验,四月烧脑总结写作,两周封闭萃取,杭京深三地联动,通宵达旦,激情燃烧,让专业的技术术语鲜活起来,让抽象的思维认知灵动起来,让本书逻辑更清晰明了,更具有可读性与吸引力!
媒体评论
---------------------------数据中台:让数据用起来---------------------------
这本书的大部分作者曾是阿里数据中台部门的实干者,“干过”是一种很宝贵的实力。今天,他们正在用这套数据中台方法论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卓越的业务效果。撰写此书是他们践行“让数据用起来”这一使命的又一尝试,本书将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参与者提供体系化的指导。
—— 谢世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湖畔山南资本创始人
未来的企业家都应该关注数据的应用,但不是哪个企业都适合建设数据中台。要了解数据中台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因为作者们都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实践者。
—— 邱昌恒(卜鹰)鲲腾基金创始合伙人/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大数据的本质是数据的融合,把原本各自孤立的数据互相关联、融合,通过抽象、加工构建数据资产标签类目体系,从而赋予数据更深层次的语义和价值,洞察事物的本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突出了数据的人本特性,数据的充分利用不仅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同时还将深刻地改变生产关系。
本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并重,对于破解当前的信息化发展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会为所有想要了解数据中台丰富内涵的读者,以及从事数据治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带来深刻的启发,指导他们的实践和创新。
—— 周傲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数据学院教授/博导
数据中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是数字化时代对企业的组织重构、流程再造与技术升级。数据中台并非一个简单的平台,而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计算、加工与融合的产物。数据中台旨在消除数据标准和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实现面向应用的数据共享。数据中台让数据与业务分离,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弹性化试错与快速迭代,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
—— 金小刚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
---------------------------数字化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