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摩洛哥] 贝拉·巴德(Bellaj Badr) [英] 理查德·霍洛克(Richard Horrocks) [美] 吴勋(Xun (Brian) Wu)申屠青春邹均[美] 拉杰尼什·古普塔(Rajneesh Gupta)
- 丛书名: 区块链技术丛书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1912111056
- 上架时间:2019-12-11
- 出版日期:2019 年10月
- 开本:16开
- 页码:504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文化 > 综合

编辑推荐
---------------------------区块链开发实战:实用案例分析---------------------------
区块链技术入门级实战手册,助你快速上手并全面了解各种类型区块链技术
从开发者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教你如何使用主流区块链解决方案构建项目
---------------------------区块链技术指南---------------------------
《区块链技术指南》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区块链安全实战---------------------------
深入剖析区块链安全问题
从原理、技术到工具,全面实践区块链安全防御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区块链开发实战:实用案例分析---------------------------
本书开始部分对区块链概念进行介绍和高度概括,然后基于以太坊、比特币和超级账本区块链展示不同的使用案例和实际操作。具体内容包括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创建加密货币、Solidity 智能合约语言、使用Truffle和Drizzle构建Tontine游戏、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期货系统、商业区块链、分布式存储IPFS和Swarm、超级账本上的供应链、信用证超级账本。
---------------------------区块链开发指南---------------------------
本书首先介绍基础密码学、算法、P2P协议、脚本等区块链基础原理与技术,然后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两大区块链平台为例,指导读者搭建测试环境,对区块链进行编译,建立私链与测试链等,帮助开发者创建自己的私链,实现智能合约、挖矿等区块链特定编程实例。
---------------------------区块链技术指南---------------------------
第1-2章为基础和入门内容,着重是区块链入门介绍,并讲解区块链的一些基础概念。本书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区块链的基础知识与概念,剖析了区块链的架构、底层实现细节以及加密技术,并配合行业应用案例,常见问题等,全面解读大热的区块链技术实现与应用。第3-10章,着重是区块链架构剖析,并讲解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包括密码学和共识算法;提供比特币开发指南以及以太坊智能合同开发指南;同时介绍HyperLedger,讨论区块链的常见问题和典型的解决方案。第11章,从架构变革的角度探讨IT发展的原动力,并提供对区块链对未来IT发展的一些展望。
作译者
---------------------------区块链开发指南---------------------------
深圳银链科技CEO, 深圳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博士。
---------------------------区块链技术指南---------------------------
本书作者邹均: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专家、服务合约(Service Contract)方向博士,关注与实践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擅长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定义存储。现为海纳云CTO,曾任IBM澳洲金融行业首席软件架构师、多个云计算公司高管,是融智北京高端外国专家。在国际会议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2015年澳中校友会ICT和媒体类别杰出校友奖,区块链相关论文获2016年IEEE ICWS佳博士论文奖。
张海宁:VMware中国研发中心云原生应用首席架构师,西蒙弗雷泽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多年软件全栈开发经验,Harbor企业级容器Registry开源项目负责人,Cloud Foundry中国社区早的技术布道师之一,国内早的iOS开发者。在VMware公司先后负责开源PaaS平台Cloud Foundry、大数据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VSAN等领域的技术布道和解决方案推广。目前着重关注区块链、容器和云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之前曾担任IBM软件工程师、Sun公司解决方案架构师等职务。
唐屹:广州大学教授、理学博士,专注于区块链安全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等,为国外知名安全公司开发过椭圆曲线密码软件,获密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自然科学基金与人才计划等重点项目。
李磊: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Macquarie大学博士。擅长数据挖掘、社会计算、智能计算。获2011年澳洲优博士论文提名,并多次担任IEEE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及组织者。在社会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用350余次。
刘天喜: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博士。在移动通信、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深耕多年,擅长技术产业研究、行业分析和战略规划,主导或参与中国工程院、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国资委等十余项产业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陈晖:区块链PPk开源项目发起人和主要开发者、巴比特网站专栏作者与区块链技术版版主。对网络与通信技术有深入实践与研究,十余年的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经验。通过深度实践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领域,率先提出“区块链 网络通信”将大化发挥区块链革命性价值的观点,并着力以开放开源项目的形式推动区块链与网络通信领域融合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
曲烈:Macquarie大学博士,曾任Macquarie大学研究员、助教。从事信息安全、密码学、区块链、服务计算以及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多次在国际知名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并受邀宣讲。
郑晓明: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工程师、Macquarie大学博士,专注于云计算、云存储、监控系统、推荐系统、模式识别等,近期研究区块链相关技术。
目录
---------------------------区块链开发实战:实用案例分析---------------------------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审校者简介
第1章 初识区块链 1
1.1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兴起 2
1.1.1 从虚拟货币到加密货币 2
1.1.2 比特币的出现 2
1.1.3 什么是区块链 3
1.2 与区块链交互 5
1.2.1 入门 6
1.2.2 方法1——使用Bitcoin Core创建原始交易 10
1.2.3 方法2——用JavaScript创建原始比特币交易 18
1.3 区块链类型 21
前言
---------------------------区块链开发实战:实用案例分析---------------------------
区块链是一项可能对全球经济的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突破性技术。通过将范式从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中心化架构转移到去中心化架构,这项创新性技术将为那些传统上依赖中介和信任的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过去的几年中,区块链呈指数增长,已经发展成多种形式。目前包含许多不同的技术和工具,其中一些是成熟的,另一些是相对较新的。所有这些都使得理解和掌握关键的思想和概念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就是本书诞生时的图景。由于区块链大热,因此有许多相关书籍,但是我们认为,其中很多书都只关注区块链的理论性或者推测性,换句话说,就是只介绍区块链未来可能有哪些应用,却没有具体介绍如何落地。这正是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它非常注重实际。从最开始,本书就通过一系列深入并且能够快速上手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区块链今天能做什么,以及到底怎么做。
本书分为几大部分。开始部分对区块链概念进行介绍和高度概括,然后基于以太坊、比特币和超级账本区块链展示不同的使用案例和实际操作。
本书的读者对象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区块链新手,本书的目标是为他们提供开发基于区块链的项目的简便方法。本书较详尽地介绍了不同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技术细节,并一步一步地指导读者实施典型的区块链项目。在学习完本书之后,读者能够自行创建和维护基于区块链的可靠、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本书内容
第1章是概览章节,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理念。
第2章首先通过创建一个客户友好型支付系统来介绍比特币的细节,之后关注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使用细节。
第3章在前面章节介绍的比特币概览知识的基础上,在比特币代码库上创建一个新的货币。
第4章介绍创建去中心化应用的以太坊的基本特征、理念和工具。该章介绍后面章节将大量使用的Solidity 智能合约语言。
第 5章在第4章的基础上,利用Solidity语言更高级的性能和Truffle 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更复杂的去中心化应用。
第6章继续在前两章以太坊内容的基础上推进,该章关注智能合约如何用oracle和第三方API与外界互动。
第7章介绍私有企业级区块链及相关应用案例, 之后详细介绍如何用以太坊的企业分叉Quorum 实现私有网络。
序言
---------------------------区块链开发指南---------------------------
推荐序一
区块链的价值实现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全球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也是我国金融界、科技界过去一年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毫无疑问,2017年我国金融界、科技界将会加大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领域的投入,同时市场上将会出现几个实际的应用。
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原深圳市金融信息服务协会)在研究推动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及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批积极探索、深入钻研、大胆应用这门技术的志同道合者,并与微众银行、国信证券、博时基金、富德保险、深证通、银链科技、招银网络、致远速联、中证信用等25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共同发起并成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加深了对申屠青春、姚辉亚、宿旭升等区块链积极推动者的认识,与他们建立了友谊,其中申屠青春就是本书的作者之一。
申屠青春近几年专注于研究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技术能力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他对区块链的热爱程度近乎痴迷,凡是区块链圈内的交流,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对于区块链技术和标准,他都热心地和业内人士进行分享。他为金链盟的筹建和运作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也是成立金链盟的倡议者之一。
自从2015年,人们发现了区块链巨大的潜在价值后,区块链技术已经飞速发展了两年多。这两年之中,区块链成为主流金融圈所推崇和研究的创新技术。全球众多大型金融机构都投入了人力财力进行区块链研究,R3、HyperLedger等大大小小的组织也纷纷成立。我国的反应也很迅速,金链盟、ChinaLedger、工信部区块链联盟快速发展起来。从行业巨头参与的积极性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来看,我国显然不想在区块链领域落后。
2008年年底,中本聪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一个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想,并且于2009年实现了比特币的原型。这个系统可以使地球上的任何人通过互联网以极致的效率进行货币交换和价值传递,无需任何第三方机构。比特币没有发明任何新技术或算法,其中涉及的技术工作量证明、时间戳、公钥体系等早已成熟。神奇的是,中本聪通过对这几项技术的组合解决了无需可信第三方的数字资产所有权问题。从广义上讲,这些技术和思想的集合正是如今谈论的区块链。
从技术上看,区块链算是一个自由开放、没有固定形式的开源社区。众所周知,Linux开源社区中,Linus具有绝对权威来定制发展路线。有趣的是,区块链社区不存在这样一个角色,中本聪在2010年就在互联网上消失了,至今也没能确认其真实身份。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官方定义区块链该怎么实现,以及未来该怎么样发展。没有方向也许正好说明“一切皆有可能”。
去权威的社区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并且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项目和先进理念。纵览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大多创新点可归纳为共识机制、智能合约、隐私安全、可扩展性这几个方面,由于技术实现的灵活性相当大,因此更多的争论和共鸣在于设计理念和哲学上。
共识机制
中本聪在提出以工作量证明(PoW)机制作为共识算法之后,部分人认为耗能过大,于是就有了Sunny King设计的“环保”的股权证明(PoS)机制,后续又发展到Bitshares改进的股份授权证明(DPoS),并衍生出了更多的类PoS机制。从公有链的角度来看,共识算法就是公平和效率孰重孰轻的决策,技术实现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如何从社会学、从人性出发去设计激励机制。各种共识算法的支持者都有其合理的理由,不同共识的争论即使到现在也还一直存在。
另一个领域,金融机构的关注点在于效率、不可篡改及对应用的支持,由于不需要链上的代币激励,因而改进的拜占庭容错(PBFT)、PAXOS、RAFT等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就成为首选。
由此也就形成了两种区块链生态:公有链和联盟链。公有链可以任意加入,联盟链是许可加入,联盟链的用户大多是机构或公司,需要区块链契合自身的业务模式。从共识机制开始,区块链就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双方是竞争还是融合,有待后续观察。
智能合约
媒体评论
---------------------------区块链开发实战:实用案例分析---------------------------
区块链将带来世界大变革,成就一个没有中间人的新世界。从技术角度看,它是一种在点对点网络中针对所有交易的、不可变更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在本书的指引下,你将学习如何构建真实的区块链生态系统项目。
本书将带领你创建多个不同复杂程度和挑战等级的区块链项目。为了从一开始就让学习富有成效,每个项目的内容都恰好能使你学习本领域的领先知识,如以太坊、Quorum和超级账本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了解到区块链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扩展性、集成性和分布式文件管理。在最后几章中,你会学习创建商业区块链。本书还涵盖了很多实践项目,如超级账本上的供应链、用以太坊创建Tontine游戏等。
学习完本书之后,你不仅能够解决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常见问题,还能设计并创建可靠、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到:
学习去中心化技术基础,掌握区块链原理
基于比特币、以太坊和超级账本创建区块链项目
用比特币创建支付应用
用超级账本实施去中心化应用和供应链系统
编写智能合约,用以太坊创建Tontine去中心化应用
用区块链实施分布式文件管理
将区块链集成到你所在组织的现有系统中
---------------------------区块链安全实战---------------------------
书摘
---------------------------区块链技术指南---------------------------
版权页:
插图:
早期的矿工由一些技术爱好者组成,他们提供机器用于分布式记账。到了后期,挖矿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职业,组成了专门从事挖矿的团队。由于挖矿得到的货币数量和机器的运算能力大小成正比,因此从概率上看,采用越快速的硬件,在所有矿工中算力的占比越高,就能够获得越多的货币。矿工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彼此之间在算力上进行较量,算力低的矿工会因挖不到币而逐渐被淘汰出局。从参与的硬件上看,最开始矿工们采用通用的CPU(中央处理器)来挖矿。后来大家发现GPU(图形处理器)能够提高并行计算能力和吞吐量,效率更高,于是纷纷采用GPU挖矿。再后来,出现了专门为挖矿设计的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芯片,目前已经成为挖矿行业主流的硬件设备。
随着全网算力的不断增加,单打独斗的小矿工已经没有规模优势,挖到加密货币的时间非常不确定,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几年才能挖到一个有效区块,有点像买彩票中奖一样。为了使收入更加平稳,矿工们可以组成矿池(Mining Pool),由矿池管理者统一分派挖矿的计算任务,挖到的币都归矿池管理者所有。矿池管理者根据各个矿工贡献的算力比例,定期分配挖矿的收入。矿池已经成为加密货币区块链网络算力的主要来源,零散的矿工由于经济上不占优势,基本上已退出了挖矿的行列。
矿池能够给矿工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矿池把原来分散的算力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这违背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原则,在矿池规模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的矿池在全网的算力达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排前几位的矿池的算力总和可以超过全网的51%。图9—5是2016年7月的比特币算力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前3大矿池的算力已经大于51%(这3个矿池都在中国)。从理论上说,如果能够控制整个网络达到或超过51%以上的算力,就可以控制区块链的记账权。这样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依赖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将被破坏,同一个货币可以多次使用(即重复花费,也叫双花,double spend),这样,信用体系将不复存在,加密货币体系将被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