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Java编程思想(第4版)---------------------------
本书曾获:
被china-pub会员评为“2007年我最喜爱的十大技术图书”之一
2003年《Software Development》杂志最佳书籍Jolt大奖
2003年《Java Developer’s Journal》读者选择最佳书籍奖
2001年《Java World》编辑选择最佳书籍奖
2000年《Java World》读者选择最佳书籍奖
1999年《Software Development》杂志最佳产品奖
1998年《Java Developer’s Journal》编辑选择最佳书籍奖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3版)---------------------------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从工作原理和工程实践两个维度深入剖析JVM的著作,是计算机领域公认的经典,繁体版在台湾也颇受欢迎。
自2011年上市以来,前两个版本累计印刷36次,销量超过30万册,两家主要网络书店的评论近90000条,内容上近乎零差评,是原创计算机图书领域不可逾越的丰碑。
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做了重大修订,内容更丰富、实战性更强:根据新版JDK对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和升级,围绕新技术和生产实践新增逾10万字,包含近50%的全新内容,并对第2版中含糊、瑕疵和错误内容进行了修正。
全书一共13章,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走近Java
系统介绍了Java的技术体系、发展历程、虚拟机家族,以及动手编译JDK,了解这部分内容能对学习JVM提供良好的指引。
第二部分(第2~5章)自动内存管理
详细讲解了Java的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排除等与自动内存管理相关的内容,以及10余个经典的性能优化案例和优化方法;
第三部分(第6~9章)虚拟机执行子系统
深入分析了虚拟机执行子系统,包括类文件结构、虚拟机类加载机制、虚拟机字节码执行引擎,以及多个类加载及其执行子系统的实战案例;
第四部分(第10~11章)程序编译与代码优化
作译者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3版)---------------------------
周志明 著:周志明
资深Java技术、机器学习和企业级开发技术专家,现任远光软件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博士在读,著有知名畅销书《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开源技术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对计算机科学和相关的多个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尤其是人工智能、Java开发和敏捷开发等领域。曾受邀在InfoQ和IBM DeveloperWorks等网站撰写技术专栏。
著作颇丰,著有《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深入理解OSGi》,翻译了《Java虚拟机规范》等著作。其中《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1版出版于2011年,已经出至第2版,不仅销量好,而且口碑更好,累计印刷超过30次,仍长销不衰,是中文计算机图书领域公认的、难得一见的佳作。
---------------------------Java编程思想(第4版)---------------------------
Bruce Eckel是MindView公司(www.MindView.net)的总裁,该公司向客户提供软件咨询和培训。他是C++标准委员会拥有表决权的成员之一,拥有应用物理学学士和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除本书外,他还是《C++编程思想》的作者,并与人合著了《C++编程思想 第2卷》(这两本书的英文影印版及中文版均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及其他著作。他已经发表了150多篇论文,还经常参加世界各地的研讨会并进行演讲。
目录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3版)---------------------------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走近Java
第1章 走近Java 2
1.1 概述 2
1.2 Java技术体系 3
1.3 Java发展史 4
1.4 Java虚拟机家族 12
1.4.1 虚拟机始祖:Sun Classic/Exact VM 12
1.4.2 武林盟主:HotSpot VM 13
1.4.3 小家碧玉:Mobile/Embedded VM 14
1.4.4 天下第二:BEA JRockit/IBM J9 VM 15
1.4.5 软硬合璧:BEA Liquid VM/Azul VM 16
1.4.6 挑战者:Apache Harmony/Google Android Dalvik VM 17
译者序
---------------------------Java编程思想(第4版)---------------------------
时隔两年多,《Java编程思想(第4版)》的中文版又要和广大Java程序员和爱好者们见面了。这是Java语言本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是本书作者Bruce Eckel孜孜不倦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所结出的硕果。.
《Java编程思想(第4版)》以Java最新的版本JDK5.0为基础,在第3版的基础上,添加了最新的语言特性,并且对第3版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所有章节的安排更加遵照循序渐进的特点,同时每一章的内容在分量上也都更加均衡,这使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阅读本书并充分了解每章所讲述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再次向Bruce Eckel致敬,他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书籍才是经典书籍,而且还展示了经典书籍怎样才能精益求精,长盛不衰。
Java已经成为了编程语言的骄子。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教授数据结构、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等课程时,选择以Java语言为载体。这说明Java语言已经是人们构建软件系统时主要使用的一种编程语言。但是,掌握好Java语言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如何真正掌握Java语言,从而编写出健壮的、高效的以及灵活的程序是Java程序员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Java编程思想(第4版)》就是一本能够让Java程序员轻松面对这一挑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经典书籍。本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把我们领入Java的世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用Java的思想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Java编程思想(第4版)不仅适合Java的初学者,更适合于有经验的Java程序员,这正是Java编程思想的魅力所在。但是,书中并没有涵盖Java所有的类、接口和方法,因此,如果你希望将它当作Java的字典来使用,那么显然就要失望了。
我们在翻译Java编程思想(第4版)的过程中力求忠于原著,为了保持连贯性,对原书第3版中仍然保持不变的部分,我们对译文除了个别地方之外,也没做修改。对于本书中出现的大量的专业术语尽量遵循标准的译法,并在有可能引起歧义之处注有英文原文,以方便读者对照与理解。
Java编程思想(第4版)全书由陈昊鹏翻译,郭嘉也参与了部分翻译工作。由于水平有限,书中出现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07年5月
前言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3版)---------------------------
Java是目前用户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软件开发技术,Java的技术体系主要由支撑Java程序运行的虚拟机、提供各开发领域接口支持的Java类库、Java编程语言及许许多多的第三方Java框架(如Spring、MyBatis等)构成。在国内,有关Java类库API、Java语言语法及第三方框架的技术资料和书籍非常丰富,相比而言,有关Java虚拟机的资料却显得异常贫乏。
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Java开发技术本身的一个重要优点导致的:在虚拟机层面隐藏了底层技术的复杂性以及机器与操作系统的差异性。运行程序的物理机千差万别,而Java虚拟机则在千差万别的物理机上面建立了统一的运行平台,实现了在任意一台Java虚拟机上编译的程序,都能在任何其他Java虚拟机上正常运行。这一极大的优势使得Java应用的开发比传统C/C++应用的开发更高效快捷,程序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业务逻辑,而不是放在保障物理硬件的兼容性上。通常情况下,一个程序员只要了解了必要的Java类库API、Java语法,学习适当的第三方开发框架,就已经基本满足日常开发的需要了。虚拟机会在用户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硬件平台的兼容及对内存等资源的管理工作。因此,了解虚拟机的运作并不是普通开发人员必备的,或者说首要学习的知识。
然而,凡事都具备两面性。随着Java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之中。其中一些领域,如互联网、能源、金融、通信等,对程序的性能、稳定性和扩展性方面会有极高的要求。一段程序很可能在10个人同时使用时完全正常,但是在10 000个人同时使用时就会缓慢、死锁甚至崩溃。毫无疑问,要满足10 000个人同时使用,需要更高性能的物理硬件,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提升硬件性能无法等比例提升程序的运行性能和并发能力,甚至有可能对程序运行状况没有任何改善。这里面有Java虚拟机的原因:为了达到“所有硬件提供一致的虚拟平台”的目的,牺牲了一些硬件相关的性能特性。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如果开发人员不了解虚拟机诸多技术特性的运行原理,就无法写出最适合虚拟机运行和自优化的代码。
其实,目前商用的高性能Java虚拟机都提供了相当多的优化参数和调节手段,用于满足应用程序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对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如果只是为了入门学习,让程序在自己的机器上正常工作,那么这些特性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如果用于生产开发,尤其是大规模的、企业级的生产开发,就迫切需要开发人员中至少有一部分人对虚拟机的特性及调节方法具有很清晰的认识。所以在Java开发体系中,对架构师、系统调优师、高级程序员等角色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大。学习虚拟机中各种自动运作特性的原理也成为Java程序员成长路上最终必然会接触到的一课。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以一个相对轻松的方式学到虚拟机的运作原理。
本书面向的读者
(1)使用Java技术体系的中、高级开发人员
Java虚拟机作为中、高级开发人员修炼的必要知识,有着较高的学习门槛,本书可作为学习虚拟机的教材。
(2)系统调优师
系统调优师是最近几年才兴起并迅速流行起来的职业,本书中的大量案例、代码和调优实战将会对系统调优师的日常工作有直接的参考作用。
(3)系统架构师
保障系统的性能、并发和伸缩等能力是系统架构师的主要职责之一,而这部分与虚拟机的运作密不可分,本书可以作为他们制定应用系统底层框架的参考资料。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部分:走近Java、自动内存管理、虚拟机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代码优化、高效并发。各个部分之间基本上是互相独立的,没有必然的前后依赖关系,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专题开始阅读,但是每个部分各个章节间则有先后顺序。
这里并没有假定所有读者都在Java领域具备特别专业的技术水平,因此会在保证逻辑完整、描述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去讲述虚拟机中与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但是,本书毕竟是在探讨虚拟机的工作原理,不可避免地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且本书的读者定位是中、高级程序员群体,对于一些常用的开发框架、Java类库API和Java语法等基础知识点,将假设读者已有所了解。
媒体评论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3版)---------------------------
该书是国内近10年少见的原创计算机著作,它帮助国内数十万Java开发工程师和架构师加深了对JVM的认知,提升了Java水平,不可多得。
—— 陈斌易宝支付 CTO
当年看到本书的第1版时如获至宝,反复读了很多遍,让我对Java有了深入了解。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原理和实践都讲得很透彻。第3版在内容上有很多更新,强烈推荐给所有技术从业者。
—— 张新波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本书是讲解JVM原理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内存管理、多线程、编译过程、执行子系统、高并发优化等关键技术,第3版中新增了大量最新的Java技术,值得再仔细阅读。
—— 陈运文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达观数据CEO
JVM是Java的核心和基础,深入理解它,不仅有助于提升Java程序的性能,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底层语言的运行机制。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Java工程师提升功力。
—— 郭炜易观国际CTO
本书对Java内核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讲解了Java中的关键组件和体系,如Java的内存管理、JVM系统的全局体系、性能调优、高并发等,让读者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JVM的运行机制和调优原理。
—— 罗李滴滴大数据架构部负责人、Apache Alluxio PMC&Committer
只有掌握JVM的原理,才能够在高并发、大容量和低延时的极端场景下做好架构和编码,这对程序员的要求极为严苛,本书为广大Java程序员和架构师提供了非常棒的指导。
—— 赵成蘑菇街技术总监
本书值得所有Java工程师仔细研读,在它的基础上再去深入挖掘,必定能对Java开发和相关系统的设计有真正的理解,完成从应用开发到系统设计的关键一步。
—— 张力柯腾讯游戏Turing Lab副总监
书摘
---------------------------Java编程思想(第4版)---------------------------
1.10 对象的创建和生命期
在使用对象时,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便是它们的生成和销毁方式。每个对象为了生存都需要资源,尤其是内存。当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对象时,它必须被清理掉,使其占有的资源可以被释放和重用。在相对简单的编程情况下,怎样清理对象看起来似乎不是什么挑战:你创建了对象,根据需要使用它,然后它应该被销毁。然而,你很可能会遇到相对复杂的情况。
例如,假设你正在为某个机场设计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同样的模型在仓库货柜管理系统、录像带出租系统或宠物寄宿店也适用)。一开始问题似乎很简单:创建一个容器来保存所有的飞机,然后为每一架进入空中交通控制区域的飞机创建一个新的飞机对象,并将其置于容器中。对于清理工作,只需在飞机离开此区域时删除相关的飞机对象即可。
但是,可能还有别的系统记录着有关飞机的数据,也许这些数据不需要像主要控制功能那样立即引人注意。例如,它可能记录着所有飞离机场的小型飞机的飞行计划。因此你需要有第二个容器来存放小型飞机,无论何时,只要创建的是小型飞机对象,那么它同时也应该置入第二个容器内。然后某个后台进程在空闲时对第二个容器内的对象进行操作。
现在问题变得更困难了:怎样才能知道何时销毁这些对象呢?当处理完某个对象之后,系统某个其他部分可能还在处理它。在其他许多场合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必须明确删除对象的编程系统中(例如C++),此问题会变得十分复杂。
对象的数据位于何处?怎样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C++认为效率控制是最重要的议题,所以给程序员提供了选择的权力。为了追求最大的执行速度,对象的存储空间和生命周期可以在编写程序时确定,这可以通过将对象置于堆栈(它们有时被称为自动变量(automaticvariable)或限域变量(scopedvariable))或静态存储区域内来实现。这种方式将存储空间分配和释放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某些情况下这样控制非常有价值。但是,也牺牲了灵活性,因为必须在编写程序时知道对象确切的数量、生命周期和类型。如果试图解决更一般化的问题,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仓库管理或者空中交通控制,这种方式就显得过于受限了。
第二种方式是在被称为堆(heap)的内存池中动态地创建对象。在这种方式中,直到运行时才知道需要多少对象,它们的生命周期如何,以及它们的具体类型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在程序运行时相关代码被执行到的那一刻才能确定。如果需要一个新对象,可以在需要的时刻直接在堆中创建。因为存储空间是在运行时被动态管理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在堆中分配存储空间,这可能要远远大于在堆栈中创建存储空间的时间。在堆栈中创建存储空间和释放存储空间通常各需要一条汇编指令即可,分别对应将栈顶指针向下移动和将栈顶指针向上移动。创建堆存储空间的时间依赖于存储机制的设计。
动态方式有这样一个一般性的逻辑假设:对象趋向于变得复杂,所以查找和释放存储空间的开销不会对对象的创建造成重大冲击。动态方式所带来的更大的灵活性正是解决一般化编程问题的要点所在。
Java完全采用了动态内存分配方式e。每当想要创建新对象时,就要使用new关键字来构建此对象的动态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