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丁志国 赵晶
- 丛书名: 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36250
- 上架时间:2019-9-19
- 出版日期:2019 年9月
- 开本:16开
- 页码:467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教材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专业) > 金融学(金融理论与实务)
教材 > 经济管理教材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专业) > 金融学(金融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
作译者
客户服务
友情链接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金融与金融学/2
1.1 金融学界定/3
1.2 金融决策/8
1.3 信用创造与虚拟财富/16
本章小结/23
习题/23
本章思维导图/24
第2章 金融学范式/25
2.1 金融学的基本概念/26
2.2 金融学的理性范式/33
2.3 行为金融学/38
本章小结/44
习题/45
本章思维导图/46
第二部分 金融机构
前言
最近,我经常想起《中庸》里的一句话:“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之道,在于居易守正,坚持自己的原则,简单认真做好自己。
2004年,自我从海外回到吉林大学开启教学生涯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一颗学者的初心——希望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能够认真编写一本教材,仅此一本,历久经年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最终成就一本好教材。
毋庸置疑,教材之于学者本身,经济效用十分浅薄,但它是学者对其所学领域科学体系的总结和传承。而教材之于学生,经济成本其实也十分浅薄,但它是学生所学知识体系的源头和启蒙。因此,教材之于教育本身重要至极,而认真编写教材需要学者的情怀。
事实上,认真编写教材本身是一件极其不易之事,学者不仅要对所学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还要能够采用大道至简的表述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从别处转抄,又或者只是将知识平铺直叙。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就是因为它所阐述的知识是读者学习的起点,因而不能有半点差错,需要绝对的严谨和科学。同时,学者还必须从一个未知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已知者的视角,循序渐进地阐述科学知识和学术逻辑。因此,教材的知识体系搭建和阐述方式都会对学习者的知识掌握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
2011年,历时18个月,经过不断的打磨和碰撞以及十几位老师和同学的共同担当与辛苦,终于出版了《金融学》的第1版。当把教材拿在手里的时候,伙伴们的最大感慨就是:“心血与付出是值得的!”
我们虽然不敢保证能够做到出类拔萃,但是我们可以保证已经全力以赴了!因为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公式的上下角标、每一个案例或者每一个小帖子都经过了10次以上的仔细推敲。我们可以秉承作为学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担当,坦荡地对自己,也对读者讲:“我们确实很用心,我们确实很努力。”
历经8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金融学》第2版已经正式完成了编写工作。基于第1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金融学的最新理论发展,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整。
第一,本书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赵晶副教授共同编写。
第二,每一章的内容结构为:导读、正文、本章小结、习题和思维导图5个部分。新增的思维导图总结了每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和理论逻辑,可以帮助读者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
第三,为了方便检验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本书针对每一章内容都配备了完整的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课后习题的形式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等。习题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和理论逻辑,能够全面、准确地考查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直接体现在本书每一章后面的习题中,而全部的习题内容和参考答案,将作为《〈金融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赵晶和丁志国编著)专门出版。
第四,为了方便教师教学使用,本书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制作了全套的教学用课件PPT文件,可以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课堂(http://www.hzcourse.com)下载,也可以在吉林大学丁志国教授主页(http://biz.jlu.edu.cn/info/1246/16213.htm)或者东北师范大学赵晶副教授主页(http://js.nenu.edu.cn/teacher/index.php?zgh=2012900255)下载。
第五,基于读者学习知识的便利性和金融学的最新发展,本书对第1版的第1章和第2章进行了重新编写,对金融知识的框架和逻辑进行了更加科学的梳理与总结,尤其是行为金融学部分增加了相当大的比重,以适应金融学发展的最新趋势。
第六,本书针对金融领域出现的一些典型事实,进行了全面的案例更新,同时,将涉及的相关数据信息全部更新到2018年以后。
第七,本书对术语表进行了全面更新,提供中英文对照,按照中文顺序进行了编排并给出了术语对应的具体页码,保证读者在遇到金融学名词时,能够轻而易举地在书中找到相关的解释和知识链接。
在第1版团队辛勤工作付出的基础上,本书得以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这完全依赖于我们有一个具有共同理想并且愿意认真付出的团队,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与共同努力,他们分别是:
徐德财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系讲师;
张炎炎,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张宇晴,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黄禹喆,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媒体评论
关于金融学的具体定义,国内与国外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金融学的具体内涵和研究范围也存在巨大差异。国内关于金融学内涵的理解主要以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和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而西方学界对金融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方面,具体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和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investments)。
基于我国金融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实需要,本书内容以微观金融学(西方学界的金融学内涵)为主导,同时包括主要的宏观金融学内容(国内金融学的内涵)。本书内容力求全面、基础,涵盖了金融学几乎所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逻辑,但注重基础性概念和逻辑的介绍,并不追求过度深入。本书的学习能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金融学知识建立起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基础。本书的讲授方式强调大道至简和深入浅出,能够作为商科、管科、金融专业或者MBA学生学习金融学知识的第一本入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