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高职高专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安全通识教育课程教材
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配套教材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配套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信息安全基础》着眼于提高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针对非信息安全专业学生进行知识点编排,内容涵盖了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管理安全5篇,涉及即时通信软件安全、电子邮件安全、Web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病毒与木马、网络通信基础、网络监听、拒绝服务攻击、无线网络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编写方式上,本书融入了作者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内容逻辑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各章以网络安全事件为引子,引出本章思维导图,继而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阐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为初涉信息安全技术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的信息安全防范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防御能力。
目录
前言
第1篇 信息安全概论
第1章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引子:“棱镜门”事件
本章思维导图
1.1 信息安全的定义
1.2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1.2.1 信息安全与政治及军事
1.2.2 信息安全与经济发展
1.2.3 信息安全与日常生活
1.3 信息不安全的根源
1.3.1 客观原因
1.3.2 主观原因
1.4 国内外信息安全现状
1.4.1 国外信息安全现状
1.4.2 国内信息安全现状
1.5 信息安全主要内容
1.6 本书梗概
习题
前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蓬勃兴起,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所依赖的网络中所蕴含的信息安全问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系统及程序漏洞不断被发现、恶意代码不断增长、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时刻威胁着人们的信息安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国民的信息安全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能够大大提升国民的整体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基础》的编写正是立足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安全素养,通过大量的信息安全典型案例、图片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为初涉信息安全技术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的信息安全防范知识。全书共15章,各个模块及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篇章主要知识点
第1篇 信息安全概论 第1章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信息不安全的根源、国内外信息安全现状、信息安全 主要内容、本书梗概
第2章 黑客黑客的定义、黑客存在的意义、黑客守则、黑客攻击的一般过程、黑客攻击事件、黑客的发展趋势第2篇 应用安全 第3章 即时通信软件安全即时通信软件的起源与工作原理、即时通信软件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何安全地使用即时通信软件
第4章 电子邮件安全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地址安全、电子邮件密码安全、电子邮件内容安全、电子邮件传输安全、垃圾邮件
第5章 Web安全Web的起源、URL、HTTP、Web安全威胁的类别、Web浏览器的安全威胁与安全防范
第6章 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安全、支付安全、网络钓鱼、购物退款诈骗
第3篇 系统安全 第7章 操作系统安全常见的操作系统、登录安全、文件安全、软件安全、操作系统漏洞、移动操作系统安全
第8章 病毒与木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点、蠕虫病毒、木马的工作原理、木马的分类、木马与病毒的异同、木马和病毒的传播方式、木马和病毒的安全防范
第4篇 网络安全 第9章 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常见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的风险
第10章 网络监听网卡的工作原理、网络监听的工作原理、常见的网络监听工具、网络监听实例、网络监听的安全防范
第11章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的对象和分类、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方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与步骤、拒绝服务攻击的防范
第12章 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移动通信网安全、无线局域网安全、蓝牙安全
第13章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概念与特点、防火墙的分类、个人防火墙应用实例
第5篇 管理安全 第14章 密码密码概述、使用密码保护数据、常见的密码破解方式第15章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数据备份的基本概念、Windows 7系统备份与还原、个人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的概念
《信息安全基础》内容丰富,各章以常见网络安全事件为引子,引出本章思维导图,继而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阐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息安全通识教育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安全培训教材及计算机用户的参考书。
《信息安全基础》得以出版,得到了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职业院校专项)《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通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JZ180397)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项目《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通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Y17203)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