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一份好清单,可以显著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让你和拖延、手忙脚乱、慢性压力说再见
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畅销图书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
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
迄今发现的最强大学习法,
成为任何领域杰出人物的黄金法则!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你是否因为无法完成每天任务清单上的每件事而感到沮丧?你是否因为没有有效地处理好工作感到沮丧?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使用让他们注定失败的任务清单。不管他们多么努力地工作,每天结束的时候都会留下一长串未完成的任务。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制作清单,那么你的清单几乎肯定不能完成它的使命,而你可能会因此感到愤怒和沮丧。
本书会使用一种专门设计的方法来帮助你利用清单,及时组织、管理和处理手头上的每一项任务。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同时和26人下 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作译者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美]达蒙·扎哈里亚德斯(Damon Zahariades)著:一份好清单,可以显著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让你轻松地和拖延、手忙脚乱说再见
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畅销图书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
(Anders Ericsson, Phd)
"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目录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前 言
第1章 待办事项清单:你需要用它做什么 / 001
第2章 生产率悖论:待办事项清单如何阻碍你的成功 / 005
第3章 为什么你没能完成待办事项清单 / 008
1. 你误解了待办事项清单的目的 / 009
2. 你忽略了设定截止日期 / 010
3. 你的清单太长了 / 012
4. 你的清单充满了变数 / 014
5. 你给自己留了太多选择 / 015
6. 你未曾意识到为任务添加场景 / 017
7. 你的任务被定义得过于宽泛 / 018
8. 你的任务不符合特定目标 / 020
待办事项清单掌握程度:自我测评 / 022
消极情绪如何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 025
前言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待办事项清单(to-do list)是如今用起来最简单的一种任务管理方法,但它也令成千上万的使用者感到挫败,你可能就是其中一位。
如果你感到挫败,这绝不是你的错。首先,很少有人接受过正式的关于“如何创建待办事项清单”的训练。在学校里,它也基本没有被教授过;等到我们进入职场后,自然就都靠着糟糕且无效的方法来工作。
其次,如果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你使用的任务管理方法,可能反而会破坏你完成任务的效率。我把这种情况称为“生产率悖论”,这一点将在稍后详细讨论。
“生产率悖论”造成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缺乏合适的任务管理方法,我们的生活很容易失控。面对许多接近截止日期的重要项目,我们的压力将一路飙升;与此同时,新任务不断涌入,抢占着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我们将会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清单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力可及的范围。
这就是那些感到挫败的清单使用者的日常。
这也正是我写作本书的原因。我在书中将向你介绍如何管理任务并创建清单,最终帮助你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会了这个技能,你的大部分压力就会消失。
这是一本简短易懂的书,它的目标是帮助你尽快采取行动。“尽快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你可能是因为感到被一堆任务、项目和承担的责任所吞没,而开始阅读本书。书中的任务管理方法将帮助你重新掌控工作和生活,走在时间的前面。
这不是一本应该阅过即焚或者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和应用的书。但不用担心,书中内容的组织和编写方式决定了它易于快速阅读。你也可以选择只阅读你认为重要的部分。
具体如何应用由你自己决定。
本书介绍的并不是某种单一、完美、适用于所有人的任务管理方法。相反,它的目标是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工作流程的最优方法。
我将介绍目前最常用的几种清单制作法。每种都既包含有用的功能,又包含值得注意的缺陷。在讨论了这些制作法之后,我将介绍如何创建有效的清单,并带你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个过程。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使这份清单良好、持续地运行,日复一日地为你提供完美指引。我鼓励你采用适合自己的策略,而不是别人的策略。
正如我在其他书中也强调的,只有你才是你这艘船的船长。我只是提供地图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而你才是整个航程的执行者。
序言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推荐序}
在提升自己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但1万小时定律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作者艾利克森的本意是什么?人们如何更好地学习?
超越1万小时定律
如何习得专业技能,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生性懒惰的我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立即购买格拉德威尔的图书,并且报名参加各类1万小时练习小组。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1万小时定律,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西蒙那里。
1973年,即将在 1978 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 "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 与 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移民美国,他就是本书作者艾利克森。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 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 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丝毫没有提及西蒙的贡献,是故意忽视还是真的没有读到?从论文标题到实际内容,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也仅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而已,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2012年10月,艾利克森在捍卫刻意练习观念时,提到了格拉德威尔的演绎,这一错误的演绎使得自己的研究经常被当作一个稻草人,遭受心理学界的批评。对于格拉德威尔没有提及刻意练习,他也略有微词。
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媒体评论
---------------------------高效清单工作法:聪明人的无压时间管理手册---------------------------
帮助客户设计制作PPT时,大量的需求和反馈需要逐一解决,必然会用到清单工具。但我一直没有系统地了解过清单工具。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而且有很多非常实用的方法。如果你也被各种大小事情缠绕,建议你阅读这本书,因为它可以帮你更好地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邵云蛟 旁门左道PPT唯一作者 知乎PPT领域TOP1答主
针对“虽然列好了清单、制定了计划,却难以有效落实”这一常见误区和痛点,本书详述了“如何列出清单、执行清单以及自我评估和调整”,为时间管理的每个环节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希望读者能认真灵活地进行尝试和反思,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清单工作法,生活得更加游刃有余、张弛有度。
——郭俊彬博士,《北京考试报》专栏特约专家、儿童青少年学习与发展指导专家
我们的大脑喜欢清单,事实上,这是大脑接收和组织信息最有效的方式。要想拥有更有条理和更高效的大脑,关键是创建一张好用的待办事项清单。《高效清单工作法》分享了最常用的几种清单法,并教你量身定制个性化清单,让你的工作和学习更加井井有条。
——何燕川,北京外企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CEO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赞誉}
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书摘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一些德国科学家于2014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现了关于心理表征的另一个重要事实。该研究着重观察了室内攀岩。这项运动专门用来模仿室外攀岩运动,也作为室外攀々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攀岩者必须使用各种把手来攀爬一堵垂直的墙。这些把手要求采用各种不同的握法,包括张开式抓握、口袋式抓握、从旁边抓握,以及皱褶抓握。如果你在把手上运用了错误的抓握方法,就有很大可能从墙上掉下来。
研究人员采用标准的心理方法研究了攀岩者存分析各种不同的把手时大脑中产生的变化。他们首先注意到,有经验的攀岩者和新手不问,前者能够根据需要的抓握类型来辨别每个把手。例如,在他们对各种把手的心理表征中,所有那些需要采用皱褶抓握方法的把手,都构成一个组,而且与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抓握的把手区别开来。这种分组方法是无意识的,就好比你看到贵宾狗和大丹狗的时候,马上就知道它们全都是犬科的一员,而不会这样对你自己说,“那两种都是狗。”
换句话讲,经验丰富的攀岩者已经对把手形成了心理表征,这使得他们无须有意识地思考,便知道看到的是哪一种把手,需要采用哪一类抓握方法。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有经验的攀岩者看到某个特定的把手时,大脑会给双手发送一个信号,让他们作好相应抓握的准备,同样无须有意识的思考。
没有经验的攀岩者则必须有意识地思考每个把手适合哪种抓握方法。经验丰富的攀岩者使用心理表征来自动分析把手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快地攀岩,而且掉落的概率也更低,因此,更好的心理表征,带来了更加杰出的表现。
……